你是我的眼睛剧照(你是我的眼 剧照)

时间:2023-04-18 浏览:116 分类:娱乐资讯

7月中旬,常州迎来近40℃的高温天气。一间由厂房仓库改建的摄影棚里,刘奕君正在进行拍摄。每到中午,日光总会把里面烘得更热。

对刘奕君来说,在炎热中工作并非什么需要标榜或炫耀的事,这是演员工作的一部分。去年同一时间段,他也在炎热中拍过戏,只不过当时在桥上取景,海风吹着,如果把阳光遮起来,对他而言,也不算太难耐。

电视剧《张卫国的夏天》宣传照。/图源张卫国的夏天官微

采访这一天,刘奕君和黄磊联袂主演的电视剧《张卫国的夏天》即将开播。他走出摄影棚,借我们的专访时间,坐下来扇扇风。

“人生重新归零,重启”

刘奕君生于初夏。2020年,走过半生,他觉得是时候思考一下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首先我觉得要有动力,加个油吧”。

作家路遥曾写道:“50岁、60岁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人重新开始生活的另一个起点。”所以刘奕君在剧组庆祝51岁生日时,蛋糕上只插着一根蜡烛,寓意着“人生重新归零,重启,今天我1岁”。

这么算,刘奕君今年刚满2岁。回望人生重启后这两年,他觉得自己“其实运气挺好的”。

演员刘奕君近两年塑造的角色几乎无一失手。 /图源受访者

去年夏天,在广西拍完《大山的女儿》,刘奕君回北京客串了《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随后飞往厦门拍《开端》。接着,他在北京和南京拍了《张卫国的夏天》,年底又去天津拍了《熟年》。

而今,这5部戏已经播出4部,刘奕君口中的“运气好”便是指这个:“拍的戏都播了,所以让别人感觉我很忙,其实我没那么忙。”

刘奕君进组前有个习惯,他会先给自己增压。等压力随拍摄推进达到“一定程度”,他再慢慢减下来,然后再拍摄,再增压,“调整到一个平衡的、最舒服的状态,进入到角色当中”。

对待任何戏、任何角色,刘奕君的态度皆是如此,因为“我是一个职业演员”。

职业演员之间最常探讨与创作相关的话题。拍《张卫国的夏天》时,刘奕君和黄磊总是在思考:我们拍的是喜剧吗?为什么哭的戏份比笑的戏份要多得多?

刘奕君和黄磊总是在思考:我们拍的是喜剧吗?为什么哭的戏份比笑的戏份要多得多?/图源张卫国的夏天官微

“这个戏是一个结构型轻喜剧,不是靠语言表现它喜剧的一面,”刘奕君解读他们得出的结论,“故事设定本身就充满了这种不一样的气质,包括人物设定。”

在刘奕君看来,他饰演的林宏年无论光环有多耀眼,归根到底还是“小人物”。在结构带来的各种碰撞中,他会直率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所以在我们设定的剧情当中,这个人物哭得就比较多。”刘奕君觉得这样挺好,“而且演员在哭的时候,观众看了会笑,就是源于他认真。”

这个过程是否可以理解为,演员们拿自己的悲惨和眼泪,去换观众的笑?刘奕君深以为然,“而且你必须得认真,必须得极度投入,喜剧不好演就在这一点上”。

刘奕君觉得,演喜剧时绝对不能想观众会在哪里发笑。/图源张卫国的夏天官微

刘奕君觉得,演喜剧时绝对不能想观众会在哪里发笑:“你要想的只有剧本和人物,因为结构已经在那了,你要是想我这个一弄观众就会笑,格局就小了,知道吧?喜剧要有大格局。”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甚至有观众表示,仅仅第一集,笑点的密集度就堪比搞笑综艺。

“忘记他们挺难的”

在表演上,刘奕君对近两年塑造的角色几乎无一失手。

电影学院的老师曾评价刘奕君是个“容易相信的人”,意思是刘奕君总能快而妥当地将自己代入即将演绎的故事和角色中。这个优点源自他的天性,除此之外,他也会运用一些技巧。

刘奕君会把要饰演的每个角色的一生,像“过电影”似的过一遍。人物小传里没写出来的,他也会根据自己的合理想象作补充。他塑造的林宏年就是真实和想象的结合体。

今年年中,刘奕君的摄影随笔集《不奕乐乎》问世。 /图源受访者

“生活中谁都会掩盖自己的自私,或者在被别人看出来之后,都会做一些辩解。林宏年则是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刘奕君说,林宏年最难演的地方是把假话当真话讲,“因为他有一些自私,有一些夸大其词”。

如何让林宏年的自负和荒诞合理化?刘奕君给他设计了一个前传——他从小是孤儿,成长过程中没有安全感,所以趋利避害、自私自利成了他自我保护并赖以生存的法宝。

有了这个坚实的心理依据,刘奕君就抓住了人物的大基调,“然后具体的那些细节的东西,我会根据情节等方面做一些调整”。

具体做了哪些细节设计,乍一问刘奕君还真想不起来。很多临场发挥是在他理解人物的基础上随性出现的。

在拍摄《大山的女儿》时,刘奕君用照片记录了一些难忘的瞬间。/图源刘奕君微博

更重要的是,每拍完一部戏,他都会尽快把这个角色从自己的记忆里删除,“我不喜欢一个角色在自己身上留下特别深的烙印”。

但刘奕君也会因为入戏至深,常常感到“忘记他们挺难的,确实需要用一些工夫和方法”,比如他戏外会去摄影、打球、旅行。

但旁人不会忘记好角色和好表演,这对演员来说就像捧在手心的玫瑰,明明那么美,却可能带来小小的痛感。

在刘奕君以所谓的反派角色著称的那些年里,“玫瑰上的刺”让一些制片人、导演,或出品方的决策者,产生了一定的顾虑。

刘奕君强调,其实很多角色他都可以演,现在还没解锁的那些类型,他都愿意一试。/图源刘奕君微博

“他们肯定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但随着我涉猎的不同角色越来越多,这层顾虑是他们慢慢去抛开的。”表示理解的同时,刘奕君强调,其实很多角色他都可以演,现在还没解锁的那些类型,他都愿意一试。

最近这些年,影视创作越发具有集体性,观众的意见和演员自己的选择也变得更重要。当然,发挥个性仍是创作型工种的必备素养,但是不能毫无边界、全无限制地发挥。

刘奕君觉得,从事艺术工作的演员应当与时俱进,“不能有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现在所有东西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大家互相都合拍了之后,才会完成一部好的作品”。

“我是一个时刻有危机意识的人”

艺术工作者应当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以及对人物情绪的捕捉能力。刘奕君在这两个方面做得很好,而且该释放真性情的时候,他也毫无保留。

在个别采访里,刘奕君讲述过青年时期的几个潸然时刻。当记者提起这些眼泪,他反复而坚定地说没有,“我很少,我很少。你看错了,我眼睛本身就比较亮。嗯,很少,很少”。

刘奕君剧照。 /图源受访者

刘奕君的回答像一种撒娇式的误读,或许是通话质量不稳定,导致他没有听清,又或许是他有意这样化解提问。

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因为他后来承认自己比较敏感、心思细腻,“可能也跟这个职业有关系,这么多年我都是这样训练心灵的”。

幸而这些训练没有改变刘奕君的天性,他在生活里和在戏里一样,也很容易“相信”。不过越是善良的人,往往越较真,心里容不得撒谎和欺骗。

刘奕君生活照。/图源刘奕君微博

“我经常说谁都不傻,以我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足以去揣测对方的意图。”但刘奕君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反应会慢一些,但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接触,他有问题的话我肯定会知道。”

刘奕君喜欢直率和真诚,凡是这样的发问,哪怕这件事已经解释过许多遍,他也会把对方当成第一次听故事的人,绘声绘色地如实相告,并时不时分享一些真知灼见。

譬如青年时期那段屡屡受挫的时光,他会讲到,当演员是他从小到大的唯一执念,“这件事我就是要走到头,但是别的事情,我有的时候一接触到原因就知道结果了,结果不好就立马掉头走”。

电视剧《开端》剧照。

那时的刘奕君还没有机会预见当演员这件事的结果,他万分不甘地想:首先得用好戏“遛遛”,才知道“是骡子是马”吧?“但是我没想到那个机会需要那么长时间去等待。”

等待的过程中,刘奕君也焦虑过。等到了人们口中那个大器晚成的年纪,他却没有了陷入中年危机的时间,“因为一直在拍戏”,“只能是问题来了,我就解决”。

刘奕君认为,年轻时一般都会有焦虑,中年都会有危机。《张卫国的夏天》选择中年危机及与其关联的兄弟情、亲情作为议题,“应该还是有普遍性的”。

客观来看,刘奕君现在的事业和生活节奏都非常顺畅,没给危机爆发留下空间。但他其实早就思考过,万一这个节奏被打乱,自己该如何应对。

“我是一个时刻有危机意识的人,居安思危。”他未雨绸缪地生活着,“没有发生的事情,你只能做一些心理上的准备,如果它突然发生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份危机感同刘奕君几年前在肯尼亚旅行的感受遥相呼应。在那里,他被野生动物粗犷、原始的生存状态所震撼——“完全靠天吃饭,危机四伏!”

大自然是刘奕君想要“隐于野”时的目的地,那里神奇而伟大的一切令他更明晰地感知到,“人类是很渺小的,跟所有生灵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共存”。

反过来,他想“隐于世”的时候,则喜欢到市井当中去。打从年轻时起,他就已经养成了在剧组周边走一走的习惯。

“到一个剧组之后,我会先以我住的地方为坐标,从方圆一公里走到方圆五公里,慢慢了解这个城市。”

“还没选好到底让哪个小孩儿出来呢”

总有一些地方能勾起刘奕君的乡情,借用他喜欢的小说里的文字,那是他在“动荡的世界上”的“一块固定的、永恒不变的东西”。

《张卫国的夏天》在南京取景,那儿的皇城气象和他的家乡西安很像,令他倍感亲切。只可惜,紧张的行程让他来不及多走一走,对此他意犹未尽。

海清在《张卫国的夏天》中饰演针灸医生顾佳怡。/图源张卫国的夏天官微

临走前,他拜了个本地“码头”——来自南京的同组演员海清。“南京小吃很有名,跟西安一样,我说我也喜欢吃小吃,她就给我推荐了皮肚面。”

那家面馆在一条小街道的居民楼下,尽管很有名,但仍保持着一眼看遍全店的质朴风貌。身着便装的刘奕君坐在一张小桌前,举目便是专心吃面的其他食客。

没人注意到他。他自得其乐,感觉妙极了——这正是他偏爱居民区、小巷和小吃店的原因,它们比商业街、大商场、高档餐厅之类的地方更有烟火气。

刘奕君爱观察、爱感受,也爱记录。年轻时,他用胶片相机进行拍摄,用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他说那时候自己思考的东西更多,“所以动笔能力还可以”。

刘奕君的摄影随笔集《不奕乐乎》。/图源刘奕君微博

现在,刘奕君用来记录的设备换成了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电脑,他经常给自己拍的照片配一段文字,发在个人微博上。渐渐地,出版社注意到这些图文作品,向他发出出书的邀请。

今年年中,刘奕君的摄影随笔集《不奕乐乎》问世。

从素材整理到编撰出版,他将自己在世间行走的经历梳理了一遍。他选目的地时没有什么标准和要求,也不会做详细的攻略,他认为攻略都是在参考别人走过的路。

纵观数以千计的照片,刘奕君拍摄的题材以人文和自然风光居多,“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摄影,我喜欢捕捉一瞬间的东西”。

他也喜欢与食物有关的场景和元素,小到面团佐料,大到餐厅门脸儿,还有那袅袅炊烟……他本人没什么忌口,几十年走南闯北,早就具备在各地风味里找乐子的本领。

拍照及饮食习惯袒露刘奕君的心性,文字则宣示他惊人的记忆力。/图源刘奕君微博

拍照及饮食习惯袒露刘奕君的心性,文字则宣示他惊人的记忆力,“我以前拍过的任何一张照片,现在只要一拿出来,我就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是那天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想来也挺奇怪的,怎么记这么清楚呢?刘奕君分析,大概是因为他拍照不会“扫射”,而是“点射”。

“每一张照片,摁下去的时候,都是在我脑子里过过之后才摁的。”这个习惯从一卷只能拍36张照片的胶片相机时代,一直伴随他走到今天。

刘奕君镜头下的西安回民街。/图源刘奕君微博

不难看出,刘奕君是随性与审慎的结合体,并一向有自己的主张和个性,念旧而不守旧。用出版社编辑的话来说,刘奕君是个“丰盈又帅气”的人。

而刘奕君自己说,他心中有好多小孩儿,“最近他们都争着报名呢,一堆闹着要出来,我正在挑,现在还没选好到底让哪个小孩儿出来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