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文字版-讲好股票停牌最长时间老百姓的小康故事 ... ...

时间:2023-04-22 浏览:33 分类:网络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6月11日,“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主题采访报导活动发动。全国150多家媒体近千名记者深化到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宁夏等地,走进社区、村庄、企业、学校和普通家庭,叙述小康日子背面的斗争和斗争,记载民众的获得感、夸姣感、安全感。各大媒体推出的系列报导,社会反应激烈。(《焦点访谈》20200711讲好老大众的小康故事)

央视音讯(焦点访谈):本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讲好小康故事是媒体的职责、记者的任务。6月11日,“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主题采访报导活动发动。全国150多家媒体近千名记者深化到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宁夏等地,走进社区、村庄、企业、学校和普通家庭,叙述小康日子背面的斗争和斗争,记载民众的获得感、夸姣感、安全感。各大媒体推出的系列报导,社会反应激烈。

7月3日,《新闻联播》的一条新闻聚集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星火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担任采编的徐丽莉是中心播送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社会部记者,这次参与“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主题报导,她挑选了星火村进行拍照。

徐丽莉说:“星火村全村90%的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人平均年龄超越70岁,还有2200多亩水田,地快要撂荒了。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平均年龄超越70岁,他们怎样奔小康?咱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这样的村庄。”

带着这些疑问,徐丽莉和搭档们走进了星火村。星火村上世纪50年代经过展开团体农业早年一度光辉,但后来跟着外出务工潮出现,村里90%以上的乡民都到外地打工,团体经济逐步萎缩。2017年,村里留下的44户乡民有22户是贫困户,家庭年收入缺乏3000元。在4天的采访拍照过程中,许多见识都是记者意想不到的。

徐丽莉说:“我之前认为帮扶更多,后来发现不管是村书记,仍是乡书记,仍是县里边、市里边的带动下,老大众自己也在自立更生,他们也在想着怎样发挥自己的专长。比方说70多岁的白叟,他能做什么呢?他房前屋后就种下小菜园,没事就到村里的民族食物厂去打打工,比方做做泡菜,做做打糕。种小菜卖给谁呢?也卖给食物厂,腌萝卜、腌白菜,还弄一些生态小菜卖给城里人。这些70岁白叟的身上也洋溢着对更好日子的神往。”

星火村脱贫分三步,第一步便是在2017年向县里请求光伏发电和秸秆发电扶贫项目,每个贫困户能够增收四千元;第二步便是建立民族食物加工厂,腌泡菜、做打糕,传承朝鲜族手工,还增加了收入。第三步则是把村里7220亩水田流通,全体交给合作社运营。合作社一起出资,使用朝鲜族文明元素开发旅行,乡民占股55%分红。上一年3月开工的“星火庄园一号风俗寨子”已建成33栋民宿、4000平米垂钓园,还有花苗培养和果蔬采摘项目。基础设施建好了,但想展开光靠村上的老年人仍是不可,还得有年青人回来创业,这也是采访后徐丽莉会想起的一件事,她期望有时机再去星火村看看。

徐丽莉说:“星火村的崔书记跟我说,截止到现在只要一位回来创业的。他说他有的时分要一天打六七十个电话让他们回来。可是最近他告诉我,现已有30个人向他表态了要回来。这个我仍是挺想知道最终成果的。”

中心播送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经济部记者赵曙光在这次采访中也有了很深的感悟。

赵曙光说:“特别感动我的一点是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真正正走到了乡亲们的心田里,并且也确确实实改变了他们的日子。咱们的故事里也讲到,他们大约20多年前就现已盖上了挺美观的砖瓦房,现在又盖新的十分美丽的小洋楼,并且仍是小姑娘自己规划的,弄得挺美丽。其时就觉得这句话真的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日子夸姣感、获得感、满足感。”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归于公民,记者们奔赴祖国五湖四海,走进大众炽热日子,聚集“公民眼中的小康”。中心播送电视总台央广我国之声记者柴华来到了河南驻马店的老旧小区,柴华说,在那里她看到夸姣写在了每一位居民的脸上。

柴华说:“那个路途仍是只能过一辆车,依然不是很宽的路。它是老旧小区,但一切地上都是硬化好的,边上都有墙画,看上去十分洁净。我采了一个阿姨,她是舞蹈队的领队,她说这两年越来越感觉到,社区教她们跳舞、歌唱,自发地安排好了。那个小区里就那么几片空位,每天排好了时间表,一切退休的人比方说上午8点钟舞蹈队在这儿活动,正午12点健身队或者是太极队在这儿活动,她那个精气神很不相同。”

这次“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心播送电视总台记者分9路,深化到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宁夏进行深化采访,制作了一批鲜活的报导。

为了做好这次主题报导,各媒体都派出兵强马壮深化发掘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环绕获得感、夸姣感、安全感,讲好小康故事。

本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7月2日《公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乌苏里船歌新唱》,讲的便是少数民族赫哲族走向夸姣新日子的故事。

公民日报记者卞民德说:“大部分人对现在的日子状况是十分满足的,首要收入大幅提高;第二个有充沛的精神日子,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文学现在展开很好,乡民都自己去传承这些东西。他们日子无忧了之后,就有很大的精力来做这些事;再有便是生态环境的问题。”

卞民德说,其实赫哲人是吃过苦头的,20多年前江水遭到工业污染,再加上过度捕捉,渔业遭到冲击。而现在赫哲人的展开眼光彻底改变了,转产的赫哲人迎来了新日子。

就像卞民德文章里写到的,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公民群众日子夸姣指数中的位置不断凸显。赫哲人家擦亮生态优势,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稳稳的夸姣”。

新华社国内部修改王曙晖说:“到最前沿去,到炽热的日子里边去,许多的点都是之前报导过的,像十八洞村是一个老典型,那么怎样挖出新鲜的东西来,怎样找到更新的新闻点便是要做的。后来咱们在确认新华全媒头条选题的时分,挑选了四世同堂话小康,是十八洞村四代人来谈这个小康,那便是有了前史的纵深感,有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的感触。”

“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大型主题报导活动开端以来,引起激烈社会反应,在微博等新媒体上也引起广泛重视,友参与论题评论积极性十分高。各个新闻媒体单位也都尽力立异展开全媒体传达,尽力做到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

中心播送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黄羽麒说:“我觉得咱们这次出去采访其实也是践行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四力’。这个主题拿到的时分咱们就走出了办公室,去深化现场,去了解当地人的日子,才干带回沾泥土、带露水、冒热气的报导。这些报导经过大众从日子上的改变,住宅、医疗、退休日子的各种改变来诠释小康日子,咱们经过一系列轻松、快节奏的短视频,以及现在比较抢手的Vlog方式来出现小康日子。这种节奏比较快,合适新媒体的传达,再配一些带感的文字,把大众热火朝天跳过越兴旺的日子表现出来。”

黄羽麒是一名90后年青记者,这次去采访的地址是宁夏红寺堡,她用年青人的表达方式讲了宁夏老乡的脱贫“三宝”——枸杞、黄花菜和葡萄。这篇微博宣布,一天之后阅览量达三百万。

这次“走向咱们的小康日子”主题报导,全国150多家媒体近千名记者参与。与中心媒体记者不同,许多省市区媒体记者他们对当地的状况更了解,有些村镇、社区早年屡次采访报导过,他们更深切地感遭到了改变。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说:“采访中我形象最深的是一个在玫瑰谷上班的黄大姐,她是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乡民,她告诉我早年由于村里很穷,姑娘们都想着嫁到村外面去过好日子,可是现在外村的姑娘想嫁进来了。距离几年的两次采访,我都问过她的收入状况,两次她都没有告诉我。第一次不告诉我是由于收入太少了,她不好意思说;第2次是由于她的收入增加了不想露富。这个心思改变仍是很能阐明问题的。”

广东播送电视台记者陈琨说:“这种改变能够说是用日新月异来描述的,比方连樟村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去调查的时分仍是一个贫困村,这两年来我前后去过三次,每一次去都给我新的惊喜。像路修好了,房子盖高了,还建了现代农业科技演示基地,还开设了连樟村的党校和村庄复兴学院,这一次去我发现村子里连5G都用上了。还有一个改变便是村子里的人气旺了、村子的环境更好了、村子里来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从城市从头回到家园的乡民也越来越多。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要害看老乡,我想这种改变也是实实在在让乡民们感遭到了夸姣感和获得感,让他们也更愿意为建造家园出一份力。”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归于公民。采访中,记者俯下身、沉下心,深入感遭到了我国公民的勤劳、才智和英勇。记者们用质朴的言语、生动的笔触、温暖的画面,记载着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豪举。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反映的是脱贫攻坚获得的前史性成果,是亿万公民一起跨进全面小康的夸姣期盼。小康源自斗争、小康点亮日子。巨大愿望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脱贫攻坚如此,全面小康如此,在巨大复兴的路途上持续前行仍是如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