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3日,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被搬上央视电视荧屏。
这部共计84集,动用三万多套服装,六万多件道具的鸿篇巨制,总耗资达一亿七千万元,动用群演多达四十多万人次。
该剧播出之后,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都掀起了一股“三国热潮”。
据说,当年《三国》多位主演到达泰国,享受到了国宾级别的待遇。
如今,28年过去了,各方面条件优越,不差钱的我们,却再也拍不出94版《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从筹备到拍摄完成,前后总共耗时五年。
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将近四百多人。
因此在筹拍之前,遴选演员的工作,让总导演王扶林焦头烂额。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热播,央视和广电一直认为,用电视剧的方式呈现经典名著,非常可行。因此《三国演义》的筹拍工作,便顺利提上了日程。
《三国演义》的篇幅较大,中间既要呈现打戏,还要有各种排兵布阵。
从《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拍摄经验来看,想要拍出让观众认可的《三国》并不容易,因此任命谁做总导演,显得尤为重要。
总制片人任大惠,想到了曾在剧版《红楼梦》中,担任导演的王扶林。
任大惠
拍《红楼梦》时,王扶林就顶着巨大压力。当时,谢铁骊正在拍电影版《红楼梦》,其演员阵容,以及总投资,都呈现碾压式。但王扶林扛住了担子,成功逆袭拍出了最经典版《红楼梦》。
任大惠带着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建明等几位领导,找到了正在怀柔农村拍戏的王扶林。
王扶林看到风尘仆仆的任大惠等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他觉得,拍《三国演义》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其中的艰难程度要比拍《红楼梦》更甚。
王扶林在接受做总导演之后,先是用一年去读原著,以及东汉末年的史书。
用老王的话讲,不读书,不了解那段历史,根本不敢下手拍。
为了让王扶林顺利开展工作,台里还给他配备了五名导演做助手。
作为导演界的“五虎上将”,他们个个都有成名作品,而且都拿过电视剧飞天奖。
导演组成立后,在王扶林的牵头下,大家都忙着去图书馆、博物馆了解历史。
与此同时,剧本的创作也一并展开。
剧本创作历时8个多月,六位导演共同把关,终于完成了剧本审核工作。
有了剧本之后,遴选演员的工作,也正式有序开展。
当时他们定下了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主演要通过六位导演的一致认可,方可顺利留在剧组。
由于《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如何挑选出符合观众的人物形象,让几位导演犯了难。
拍《红楼梦》时,因为有经验的女演员年龄太大,符合年龄的女演员经验不足,因此王扶林曾提议全国海选演员。
与《红楼梦》不同,王扶林认为《三国演义》要请有表演经验的演员。
那段时间,他和几位主创人员,忙着在剧组看演员试镜。
一位剧中主要人物,少则试十几人,多则数十人。
比如关羽的竞选者,当时就有三十几人。
因为陆树铭形象高大威猛,双眼炯炯有神,配以化妆有不怒自威的效果,因此成为关公的不二人选。
有的演员,可能要一连试好几个角色,最终才敲定到底演谁。比如演刘备的孙彦军,当时想演的角色是曹操。但王扶林等几位导演觉得,孙彦军皮肤白皙、长相英俊,颇有书生气,特别适合仁义、优柔寡断的刘备。
演员张光北,被老师沈好放推荐演周瑜,结果到剧组后导演让他扮起了赵云。但试来试去,最终演了最适合他的吕布。
张光北到剧组后,又介绍刘威进组演了大将魏延。
当时刘威正在拍《唐明皇》,与他一起搭戏的何晴,也被叫来出演了小乔一角。
扮演周瑜的洪宇宙,到剧组后也几经波折,才演上了心仪的角色。
洪宇宙通过《末代皇帝》,与《三国》的制片主任郝恒民相识。
当王扶林为周瑜的人选感到头疼时,郝恒民便推荐了洪宇宙。
洪宇宙刚到片场,表示非周瑜不演。
因为当时袁绍的演员还没定下来,导演却先让他救急,扮上了袁绍的装束。
后来,演袁绍的李庆祥到位后,洪宇宙这才演上了周瑜。
而由谁来演孙权,王扶林早有人选。
曾在《红楼梦》中饰演贾芸的吴晓东,在《三国》中担任副导演,后来被王扶林拉来,扮演起了孙权。
整部《三国演义》中,串场的演员很多。比如曾在《西游记》中演唐僧的徐少华,在《三国演义》中饰演骁勇善战的张辽。
演过沙僧的闫怀礼,演的是名将程普。
在《红楼梦》中饰演贾蓉的杨俊勇,则饰演了颇有城府的曹丕。
而曹丕的父亲,曹操一角在筛选时,却遇到了问题。
曹操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争演的人自然不少。
当时原定演曹操的人选,并不是鲍国安,而是另有他人。
可那位演员一听试戏便直接拒演。王扶林见状大手一摆,直接否掉了那位演员。
王导觉得,演员摆谱端架子不好,他宁愿选择别人。
为了确定曹操的人选,他亲自到鲍国安家里。
鲍国安是科班出身,毕业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授,有深厚的表演功底。
被列为“曹操”的备选演员之一后,鲍国安非常高兴。
而王扶林能放下总导演的架子,亲自跑到家里与他交谈,让他感到受宠若惊。
经过二十分钟交流,王扶林认为鲍国安性格沉稳,且身段与外形气质,与曹操十分相像,于是与几位导演商议后,敲定由他来演一代奸雄曹操。
在提到选演员时,王扶林曾表示,整部《三国演义》有两个人物,我是必须要亲自与他面谈的,一位是曹操,另一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以刘备建立西蜀政权为主线展开的。
可是“刘关张”三位演员定下来,主要人物诸葛亮的人选,却悬而未决。
从某种程度来看,诸葛亮是94版《三国》中的主演,也是整部剧中的灵魂人物。
如果诸葛亮的人选定不下来,整部剧的拍摄工作便难以进行。
正当剧组犯难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唐国强来试装。
唐国强的出演,成就了最经典版的诸葛亮。
很少有人知道,唐国强能拿下诸葛亮这个角色,经历了一波三折。
当时,唐国强处在演艺事业的低谷期,因为出演《高山下的花环》后,被外界称为“奶油小生”。
此后,他所接到的戏,一直跳不出这种类型。
唐国强也许适合《红楼梦》里的角色,但是让他演《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很多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但在王扶林的坚持下,唐国强成为了诸葛亮的不二人选。
首先,王扶林在唐国强的外形上下功夫,让他穿道袍,留胡须,拿羽扇。
化妆师一番折腾后,“飘飘然有神仙之感”的诸葛亮,让众人看后眼前一亮。
王扶林选用唐国强,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原因。
作为一介“奶油小生”,唐国强想通过一部影视剧翻身,所以他肯定会为这个角色,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而王扶林在选角方面的坚持,也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87版《红楼梦》里的宝黛钗,至今令人难忘。
也正是王扶林的坚持,唐国强终于通过诸葛亮一角,彻底甩脱了“奶油小生”的名声。
当然,唐国强能塑造好诸葛亮,成为难以被超越的经典角色,的确是下过功夫,吃过一些苦头的。
拍“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一段时,唐国强随剧组人员跑到云南滇东,住两块五一晚的招待所,条件差得离奇。吊挂的蚊帐用手轻轻一碰,便会簌簌落下灰尘。晚上睡着了,老鼠会在头顶上蹿下跳。
其实,像唐国强一样,在拍戏中吃苦,用心拍戏的演员还有很多。
饰演曹操的鲍国安,在拍戏时很多台词都是在楼道里背诵的。
因为经费问题,剧组给演员们分宿舍,不论他们名气大小,一律都是四人间。
而演员们在选宿舍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剧中是一个阵营的,自然而然选择住在一个屋里。
比如“刘关张”三人,他们一直住在同一间屋子里,这样也便于对台词。
而鲍国安所在的“曹营”,演员是时常变换的,导致每一波演员见到鲍国安,都要跟他聊一会家长里短,搞得安心背台词都是问题。
无奈之下,鲍国安只能躲在楼道的角落里,独自默默地背台词。
说到背台词,关羽的饰演者陆树铭,为了塑造好角色对自己发狠,把台词贴在宿舍的墙上,乃至去卫生间刷牙时,都不敢浪费时间,对着镜子旁边贴的台词用功。
2022年11月1日,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去世,人间再无“关二爷”。他所塑造的关羽,成为了日后所有三国戏的样本模板。
原著中,关羽是二十岁美髯公,形象是:
“一双卧蚕眉、一对丹凤眼、一缕美长髯、一把青龙刀。”
为了演出丹凤眼的效果,陆树铭每天用胶粘住眼角。粘得久了,除掉干透的胶水时,难免会伤及皮肤。
严重时那块皮肤溃烂了冒着脓血,还得继续坚持着上胶水。久而久之,双眼两侧留下了疤痕。
除了外形贴近原著人物之外,陆树铭在演戏时特别能吃苦耐劳。
那时候,所有演员都不用替身,很多骑马的戏不论老幼,都要亲自上阵。
为了练好骑术,陆树铭的屁股磨出了血。而体重超标的他,能把马背都坐弯了,可见其用功程度。
有一次,拍“刘关张”骑马追逐的戏,因为马跑得太快,陆树铭从马背上跌落,摔得四脚朝天。为了清除淤血,需要好几个人摁住,然后用给马打针的管子抽淤血。疼痛难当的他直叫唤,大夫则拿他打趣,关公刮骨疗伤都没事,还受不了这个?
如今,陆树铭西去,命数与原著高度重合。刘关张三兄弟最先一步走的,正是关羽。
陆树铭去世之后,孙彦军痛悼陆树铭。而在剧中,关羽去世之后,刘备同样哭得昏天暗地。
孙彦军的哭戏有很多。而提到哭戏,他至今都心有余悸。
现在的大多数演员演哭戏,基本上都是用眼药水的。
只要眼药水点得巧妙,再配合着到位的表情,一场哭戏就能顺利地应付过去。
但拍《三国》的时候,导演对刘备的哭戏,要求特别高。
导演蔡晓晴,要求孙彦军真哭,为此还特意设计了好几种哭法,让孙彦军哭笑不得。但导演的话,演员必须得听。孙彦军只好跑到一边,全神贯注练哭去了。以至于后来有一次,真的哭晕了过去。
同样累眼睛的,还有演张飞的李靖飞。为了贴合人物爱发脾气瞪眼睛的性格,导演便要求他面对镜头时必须瞪大双眼。
那时候的演员就是这么较真,为了一个场景拍不好,演员会主动要求重拍,直到拍出满意的效果为止。
演杨修的毕彦君,是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前夫。为了演好最后一个镜头,要求导演重拍一次。
杨修最终被曹操处死,上刑场之前背对镜头。为了塑造人物寂寥的人生结局,毕彦君觉得拍有夕阳的镜头,更加有代入感。
但那几天都是阴天,当他的戏份拍完,出现了难得一见的阳光,毕彦君高兴坏了,跑去找导演。原以为导演不同意,没想到将想法说出来后,导演十分满意。
毕彦君
那时候,导演十分尊重演员个人的想法,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将戏拍好,演员可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好的演员善于改戏,比如饰演司马懿的魏宗万。剧中有一场诸葛亮遣人送女人装给司马懿的戏。
当时,司马懿收到衣服后,令人穿到身上,并哈哈大笑。这一段,在剧本中是没有写的。
魏宗万在充分了解了司马懿的人物性格后,觉得诸葛亮聪明一世,最为忌惮的便是司马懿。
诸葛亮以女人装激将司马懿出兵,但司马懿不但不怒,反而收下了诸葛亮的衣服,还特意穿在身上,既表现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一面,又表现出其老辣的一面。
那时候,魏宗万能轻松塑造好角色,得益于之前出演过很多反派角色。这之后他在《水浒传》里演的高俅,同样令观众记忆深刻。
对演技的问题魏宗万并不担心,他吃不消的是骑马。可在《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冲锋陷阵,骑马打仗是家常便饭。
魏宗万当时已经五十多岁,骑在马背上很难驾驭。他聪慧如司马懿,进组后先和马搞好关系。每每打饭时,要多领一份揣在戏服里,然后去喂给马吃。
马被魏宗万驯服了,演起驰骋沙场的戏来,更加游刃有余。但不是每个人,都像魏宗万一样聪明和幸运。
为了赶进度,五位导演分五路同时开拍。速度是提上来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分组拍摄,意味着会出现演员和道具重叠的问题。道具可以做双份,不太重要的配角,也可以分不同的人来演,但像刘关张这样的主演,却不能换人。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布置大量的战争场面,是难度系数最大,也是最耗费精力的事情。
这期间,有不少演员会从马上跌落,或者在战乱场合中被马踩伤。
拍“官渡之战”时,三千位群众演员,除了要面对风沙之外,还要面临被踩踏的危险。一场戏拍完,被送到医院的比比皆是。
如今再拍类似的场景,完全是可以用技术进行处理的,但效果逼真程度也将大打折扣。
2010年《三国》重拍后,据说当时有综艺节目,想拉两个剧组的演员进行PK。在老版《三国》中担任导演的张中一直言,这根本就没法比较。
赵云的扮演者张山,拍完最后一场戏之前的一个小时,父亲去世了。为了拍戏,至亲之人病危,都无法尽孝。
袁绍的扮演者李庆祥,刚进组就面对夏日的炙烤。气温40摄氏度下,要粘胡子,穿上厚实的铠甲,钻进录影棚时,温度估摸着能有50多摄氏度。
而现在的演员,不用到场就可以凭借抠图技术完成拍摄。即使稍有危险性的动作,也必须用替身演员来完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演员连基本功都不做了,最起码的对台词可以改成数数字,后期用配音合成。
如今,演艺圈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了,不差钱的我们在技术化拍摄手段下,却难以拍出经典之作,这是目前我们电视剧行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前拍电视剧,演员们拿固定工资。用王扶林的话说,他们那一辈人,干工作脚踏实地,努力一点的会远远超出预期,偷懒一点的至少也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现在的演员,有了经纪公司的包装,最终被资本方支配。商业化运作模式下,演员们不再追求演技至上,德艺双馨,而是在追求名利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一部影视作品,光是演员的片酬,就占到了百分之八十。
而《三国演义》所有演职人员的薪资,只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五点几。
更有抠图明星,拿着八千万的片酬,还大言不惭:“我就值这个价!”
为啥现在的抗日神剧和古装烂片滋生?
给了最好的设备,配备了最佳演员阵容,却入不敷出。根源是天价片酬的大环境下,作品本身的制作资源,承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作为演员,不背剧本,不打磨演技了,这是演艺圈的悲哀。
94版《三国演义》投资7900多万,耗时五年总耗资1.7亿元,是央视电视剧制作史上,最长的一部电视剧。
演员们在一起合作三年,吃苦三年,这三年所建立起的情谊,是他们一生都无法释怀的。
1992年,央视在春晚之后,播放了6集《三国演义》,没想到收视率直逼春晚。这也坚定了王扶林拍好《三国》,讲好“三国故事”的信心。
1994年,《三国演义》在央视开播,不仅国内观众追剧狂热,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弥漫着“三国热潮”。特别是泰国,邀请主创人员进行访问。
到泰国后,他们享受到了国宾级的待遇。住最好的酒店,吃最豪华的大餐,连国王的叔叔都坐着轮椅亲自接待他们。
该剧当时在海外发行,一集卖到了一万多美金。虽然现在看并不算多,但这个纪录却保持了很多年。
那之后,“三国热”风靡,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和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
当时,人们很难想象,谱写英雄人物的歌曲,是由两位女创作者完成的。
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手,最初定的并不是杨洪基,而是刘欢。
单论这首歌,杨洪基的声音更加适合,所以导演组便决定由他来担任主唱。从侧面反映出,导演组当时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
他们不看谁的名气更大,而是看谁更合适。如今名利为主的娱乐圈里,这样的选拔方式已经不多见了。
在歌曲创作之初,导演组采用了匿名创作的方法。王扶林等多位导演,在仔细听过之后,选择了谷建芬作曲的版本。
后来准备片尾曲和插曲,谷建芬找到老搭档王健作词。
王健当时年近七十,但十几首插曲的词,在审核中均一次通过。
在创作《历史的天空》时,用时一个半月,写了三稿改了六次,足见其态度之认真。
而谷建芬在创作片尾曲时,是站在“貂蝉”的角度,怀着看待英雄人生落幕的心情创作的。
当曲子缓缓奏响,毛阿敏磁性般的嗓音,抒情地唱起:“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人们的脑海中,也会跟着闪过每一个英雄人物的音容笑貌。
遗憾的是,写下这段歌词的王健,已于2021年7月30日永远离开了我们。
如今,距离《三国演义》播出已经过去了28年。多年来,已有多位熟悉的面孔离世。
陆树铭、安亚平、杨俊勇、金书贵、李铁、闫怀礼等,数十位94版《三国》的演职人员已经离世。
但他们所创作的经典,却流芳千古。
该文创作初衷,是向经典《三国演义》致敬,向罗贯中致敬,向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致敬。
28年过去了,希望条件优越的演艺圈,多多打造精品。
因为只有精品,才能长留在人们心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