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电影票怎么做图片(手工电影票怎么做图片海绵宝宝)

时间:2023-05-16 浏览:175 分类:娱乐资讯

看电影,现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20至100元不等的电影票,看的时候也有选择,哪里座位舒服,哪里音响效果更佳,哪里服务更好,是到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的标准。而每当看到电影院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

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匮乏的时代,特别是在县城以及乡镇,看电影作为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是值得每个人,包括大人和孩子共同期待的。而每当风闻或看到电影放映员要来的时候,那兴奋的感觉与现在某些“粉丝”即将见到自己的偶像有的一拼,心里的小鼓得正经八百地敲上几天。

上个世纪,电影广告都是通过电影院门口的海报进行宣传的。那时候,大多数电影海报是由手工绘制的,在廖炯模、郭顺智、董培盛等老一辈影院美工的画笔下,大到马路上的巨幅电影海报,小到电影院里的排片表,都留下了他们手绘的温情。

老电影海报都策划得非常精致,那带有各个时代色彩,形形色色、生动传神的电影人物的特写,形象各异,撞击视觉,令人过目不忘,仿佛是正在欣赏一部心爱的老电影。每幅海报上都有各个电影制片厂厂名,时任导演,主要演员的名字,记载了中国电影演员的楼艺历程和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

海报创意多

作为电影的宣传手段,手绘海报在电影诞生之初便出现了。

发明电影放映机的卢米埃尔兄弟,他们导演了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电影《自食其果》。为宣传这部电影,兄弟俩设计了一款电影海报。出乎意料,这款电影海报在欧洲广为流传,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电影海报。

民国时期,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海报的运用几乎与国外同步展开。

上海是好莱坞电影最先在中国放映的地方,早在默片时代,上海便运用电影海报的形式来宣传。1934年《神女》放映的时候,有一张海报画是两位主要演员,一个是阮玲玉饰演的母亲,一个是她电影里的儿子。两个人脸靠脸,下面写“神女”两个大字,神女的形象就勾勒出来了。有时,旁边还挂着一张牌子,上面写有“今日客满”,很有意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发展期,中国电影放映发行总公司有一批专职的绘制电影海报的美术工作者,每当有新的电影片子等待发行,他们就会接受任务创作电影海报,有时中国电影放映发行总公司也邀请其他画家来参与绘制。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尚缺乏商品广告的概念,电影院为宣传、推广一部电影,就会在影院门口贴出大幅海报,广而告之。那时,电影海报都是由美工或画家一笔笔画出来的,张贴在影院门口的海报经常会吸引众人驻足欣赏。

著名画家廖炯模1955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后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邀请,为其绘制电影海报。廖炯模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创作了12幅电影海报,其中,《五朵金花》《甲午风云》《刘三姐》《自有后来人》等海报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廖炯模回忆说:“《五朵金花》这一张画得比较美观。我首先画出四朵金花,然后杨丽坤手里拿着一朵茶花,一共就是五朵金花了,尽可能把杨丽坤画得姿势好看一点。”《五朵金花》电影在全国上映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廖炯模也因为这张走遍全国的海报,崭露头角。《五朵金花》的电影海报,用上海话说就是“蛮扎台型的”,给电影宣传增色不少。

1962年《甲午风云》上映时,廖炯模已经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朋友了,和主演李默然也成了老熟人,这让他的海报画得更加得心应手。李默然轮廓非常鲜明,有种刚硬的气质。为了表现李默然的形象,廖炯模采用版画的形式制作海报,将清末将领邓世昌的风采画出来了:邓世昌披着披风,手里拿着一个老式的长筒望远镜,正在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好像海风正在吹拂一样,非常醒目。

电影《五朵金花》海报

虽然绘制海报对廖炯模来说只是副业,但他却因为这几部电影的大热在中国的美术界扬了名。后来,廖炯模调任上海戏剧学院,1984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后他又担任了油画系主任。其间,上海许多影院的美工也都慕名前来拜访。

凝结心血浓

和廖炯模绘制的发行海报不同,电影院的美工们绘制的海报,需要根据每家电影院张贴海报地方的大小,来进行个性化创作,给人更多的视觉冲击。为了吸引观众,每家电影院都需要美工师根据自家影院的不同需求,创作出形式各异的海报,影院美工在当年是一个既富挑战又备受尊重的职业。

上海有三位被公认的手绘电影海报高手,分别是

大光明电影院的徐维豹,星火电影院的郭顺智,沪西电影院的董培盛,他们三人从事电影海报的时间比较长,画风扎实新颖。

一般影院的美工都是依样画葫芦的,但这三位高手手绘海报均各有特色。特别是有思想共鸣的影片,他们都要画好几次小稿才能够确定。

电影《兰陵王》各种不同版本的海报

一门心思画海报的郭顺智,因为画过的电影人物,还得了不少雅号。郭顺智回忆:有一部法国电影《老枪》,必须要画一个老枪的形象,画好以后,好多老朋友看这个,说老像你的嘛,因为老枪也是秀顶光,也是戴眼镜,和我的面孔很像,后来就叫我“老枪”了。

郭顺智是上海文广影视集团电影系统中的第一位高级美术师,他四十多年来共创作了三千多幅海报。2001年,年近60岁的郭顺智在上海影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海报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几乎天天都在繁华的街头上开着作品展览会,这次的展览会上展出的则是他的精品之作。小小展厅里的几十张海报,是郭顺智一生为之奋斗、为之辛劳的缩影。为此郭顺智还曾写诗一首:“手绘海报三千张,世纪个展成绝唱,海报情结抹不去,魂牵梦绕依衷肠。”

电影小街海报

董培盛入行时间比郭顺智要晚一点,一开始在影院只是跑跑片,做临时工,几年磨炼下来直到1971年,他成了沪西电影院的一名正式美工。踏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对他来说,开心的是从此有了用不完的颜料。

董培盛画海报喜欢琢磨,也有心得:绘制海报也要有自己的语言,跟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所以,当年画《小花》和《小街》时,他尝试用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给电影海报带来了一番新鲜的气象。

《小花》电影海报

1978年改革开放后,电影《小花》曾经走红大江南北。为了在各家影院激烈的海报宣传中脱颖而出,董培盛放弃了浓墨重彩,用黑白的形式,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陈冲主演的小花形象,这是一种创新的尝试。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如一缕清新凉风扑面而来。它的视觉感受融入了美工的大量心血。

创作《小街》海报时,董培盛根据几张《小街》剧照,采用了中国画的形式,加上版画的风格创作了一幅海报。 没想到就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作,吸引了专家的关注,电影还没上映,这幅海报就在全国性海报展览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后来上影厂《小街》电影出来,就用这张海报作为《小街》的电影海报,在全国发行。

《小街》电影海报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电影院再度火爆起来,看电影成为老百姓十分热衷和向往的娱乐方式。当时每个影院都配备一个或几个美工,有的影院就有两到三个美工。上海估计有一百多家影院,需要近两百个美工。

对于这个时期进入影院工作的一批美工来说,他们也遇上了手绘海报的最佳年代。原本在房地局做规划设计工作的李树德,就是在大量筹建新电影院的时期,找到了一个转行的机会。1983年,燎原电影院要新建,李树德喜欢画画,就毛遂自荐去了电影院做美工。1985年,燎原电影院开张一年后,参与了影院筹建工作的李树德已经在美工岗位上得心应手了。

在电影十分火爆的年代里,电影轮番上映,海报就得常换常新,所以,美工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电影公司把片子排好了,美工就要赶快找资料把海报画出来,将大量的文字配上去。美工手脚要快,动作要快,构思要好。加班,现在的时髦话就是白加黑,五加二。白加黑就是白天画了晚上继续画,五加二就是星期六、星期天也会来加班。

老式电影票

因为很多电影院的美工只有一个,无法替代,所以,很多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甚至还积累了一堆加班条。影院门口张贴海报要醒目,尺寸都会非常大,要完成这样的绘画作品那就不仅仅要考验脑力,还得有足够的体力。

电影院美工在绘制电影海报

上海最大的电影海报,就是大光明电影院外墙上的那块,足足有二十四开大小,二十四张八十乘一米一的这么大的纸,估计有二十平方米。画这样的海报不光要有大视野的布局,还要有粉刷墙壁的功力了。一幅好的电影海报,体现了创作人对电影的感情。在那个电影最时尚的年代,手绘电影海报对影院美工来说,光有美术功底还不够,它还需要现场操作的经验积累,它是一门独特的招贴广告艺术。

画电影海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及时发布电影信息,但是电影公司提前发放到每家电影院的资料都十分有限,这就对美工们在短期内的即兴创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电影公司每个星期给影院美工提供影片观摩机会,看完影片,美工们往往就凭着最直观的感受,第一时间去创作海报。能够提前看到还没上映的电影,对于美工们来说,也算是享受了工作带给他们的“特殊待遇”。

美工可以凭“试片入场证”提前观看影片

李树德回忆说:“那时,上午看两个片子,都是要看到十一点半十二点钟,也没有客饭,就饿着肚子骑回来。回来后,要很快地消化,投入创作。”

遗憾的艺术

有人说,手绘电影海报是 “遗憾的艺术”,因为一张电影海报张贴一周左右就会被撕毁或覆盖掉,一张张海报也就成了一段段回忆。

贴海报,对于美工们来说是个小小的考验,因为好几个平方米的海报,能否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就看张贴的技术过不过关。很多美工有这样的记忆:天冷的时候,糨糊贴上去之后,冰住了,马上就结冰了,贴不上去了。刚贴好,风一来,又吹到马路上面去了。

在那个年代,每次张贴新的电影海报,都会毫不吝啬地撕毁旧的海报,那时候也没有很强的收藏意识。上海的民间收藏家刘德保曾经想收藏影院门口的手绘电影海报。但是收藏起来难度很大。一来,海报扯下来再把它拼好,再卷起来摆在一起,这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电影海报是短命的艺术。

二来,收藏电影海报还需要很大的空间。尽管如此,刘德保还是收藏了许多发行印刷的手绘海报。他这间用来摆放藏品的房屋内,就留存着许多电影海报。刘德保说,有一些海报是墙上揭下来的,已经没有用的,但是还可以看到一点历史的画面。后来认识一些美术界的老朋友,包括一些电影院当年的画家,就把他们的电影海报收藏起来,日积月累,已经收藏了五千张。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海报

除了电影海报外,还有电影说明书、电影连环画等看起来十分生动同时又携带方便的小型图书作品,这对喜爱电影的人来说,无疑有了更多渠道去了解电影。1950年代,电影说明书一分钱一张,很多人还是买不起的。不过,凡是出来一部电影连环画,都有爱好收藏的人去买。有时候,这些连环画在各大书店不一定同时出来的,还要跑遍全市去买。

无论是电影海报,电影连环画还是电影说明书,它们既是电影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某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体现。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说明书

电影是流动的艺术,海报是凝固的艺术,一幅海报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1995年,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沪西工人文化宫专门组织了一次电影海报展览。在电影海报展览馆里,人们重温了一些老画师的优秀电影海报,近百幅电影宣传画令人耳目一新。

电影《山寨火种》海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崇尚看电影的激情岁月里,手绘电影海报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黄金时代”,无论是绘画的美工,还是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回想门口张贴的大幅海报,仿佛都还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悄然变化,娱乐活动逐渐增多,影院的布局不断改变。

电影《烈火金刚》海报

2000年后,手绘电影海报逐渐被电脑制作喷绘技术所代替,手绘电影海报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上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下,老的电影院纷纷开始尝试寻找更为直接的盈利方式,老城区中的破旧电影院,逐渐被拆迁或者改变经营项目。而且,现代影院里电子的、高科技的展示琳琅满目,电影宣传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依赖海报了。

这种情况下,美工们也感受到自己的境遇变迁。2014年4月,年满60岁的李树德正式从美工岗位上退休,作为“最后一代美工”,李树德的退休宣告了影院美工这个专门岗位的终结。但是美工们拥有的绘画才华在其他领域依然可以施展,因为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那些充满了历史意义和美术价值的作品,以及手工创作所带来的温暖情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