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 记者 陈薇 实习生 侯硕
"你去看今天红枣期货的价格,再来谈收购的价格!"以后,面对收购商的随意压价,枣农可以更有底气。
4月30日,红枣期货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挂牌基准价为8600元/吨主力合约CJ1912,盘中涨逾3%,开盘后不久成交量迅速突破30万手。
同时,"保险+期货"的模式,也将为红枣产业龙头企业好想你及其枣农的收入提供风险保障。伴随着红枣期货的敲钟上市,中原农业保险公司出具第一张红枣"保险+期货"保单也随之诞生。
国内首个干果期货红枣期货上市
4月30日,红枣期货在郑商所上市。首批上市交易的合约为CJ1912、CJ2001、CJ2003和 CJ2005。各合约挂牌基准价均为 8600 元/吨,交易单位5吨/手。
开盘后盘面呈现"两红两绿",主力合约CJ1912盘中涨逾3%,而且交投相当活跃,主力合约开盘后不久成交量迅速突破30万手。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上市红枣期货是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红枣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副食品产业之一,上市红枣期货,形成连续透明的期货价格,可为红枣企业和广大枣农提供定价和避险工具,促进红枣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期货还可设定交割质量标准,引导红枣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和附加值,充分体现红枣的价值,促进红枣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人均日消费红枣2-3颗
红枣是我国特有的果品。方星海提到,他小时候生活在温州的农村,当地并不产红枣,市场上能买到但价格并不便宜,吃甜美红枣给他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
我国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枣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而新疆由于具备规模化种植、适宜生态条件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化红枣种植基地。由于我国红枣产业呈自产自销的特点,红枣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相当稀有。
从红枣消费来看,受益食品保健知识普及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我国居民红枣表观消费量由2009年的238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562万吨,增加了136.13%。
截至2017年,我国人均消费量在4.04千克,如果按照郑商所红枣交割品级(180个/千克<每千克果粒数≤230个/千克的灰枣)来测算,每年人均红枣消费量在727~929个,平均每人每天会消费2~3个红枣。
但是,近年来我国红枣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波动较大。因此,郑商所推出红枣期货对推进红枣产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作用。
好想你拿下红枣"保险+期货"首单保单
伴随着红枣期货的敲钟上市,国内使用期货市场对冲红枣价格风险的首张保单随之诞生。
4月29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准备启动国内首个红枣"保险+期货"项目。中原农险此次承保园区为好想你在新郑的红枣基地果园,本次承保面积为该果园的一部分,每亩保费344.88元,每亩保额4450元。
中原农险相关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保险+期货"是运用保险和期货市场转移和分散农业产业链风险的创新模式。通过金融与农业联动,可以充分发挥保险机制转移和释放农业生产者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又利用期货市场发现红枣远期价格,为枣农生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利于优化林果业种植结构,缓解价格信息滞后导致的供需失衡。
此外,中原农险同时通过购买南华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场外看跌期权产品,转移价格风险,南华资本同步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风险对冲操作,最终搭建起三方联动的综合风险分散体系。
近年来,"保险+期货"模式作为创新型农业风险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在苹果、白糖等期货品种中都有应用。
郑州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琴英认为,与传统的农业保险赔付仅限于物化成本不同,红枣"保险+期货"可以在红枣价格周期性和波动剧烈时,转移和分散红枣产业龙头企业面临的市场价格下跌风险,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了市场化风险,有助于推进规模化种植。
(编辑 吕瑞天)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