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Oct
文 | 王宁
刚进入四季度,便发生了多起上市公司因期货投机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其中有公司亏损额度占其去年净利润的一半以上。多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成为趋势,但同时也存在风险认识不足、背离初心和“不务正业”的现象。衍生品是风险管理的利器,运用得当将起到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运用不当则会“雪上加霜”。套保还是投机?近日,一家以生产纸尿裤等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子公司参与焦煤、焦炭期货买卖,在几个月时间内便浮亏几千万元。按照该公司披露的半年报净利润计算,目前期货亏损金额约占其上半年净利润四成。据悉,上述上市公司期货投资标的为焦炭、焦煤,虽然组建了期货交易管理小组,并召集了具备相应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成员,但该公司仅依赖长期对焦炭、焦煤等大宗商品价格跟踪形成的价格判断进行投资,投资经验和能力明显不足。截至今年10月份,该公司年度开展期货投资累计投入高达1.5亿元,占到去年净资产比例的5.49%,累计亏损近7000万元,占去年净利润的11.52%。无独有偶,另一家上市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期货平仓累计亏损超1亿元,占到了去年全年净利润的66%。“目前已将前期建仓的期货合约全部平仓,将终止期货投资交易,终止开展期货投资及相关计划,公司未来会将主要精力投入主业经营中。”该公司是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其主导产品为汽车刹车片,主要用于轿车、部分商用车。此次期货投资的热轧卷板期货产品是公司产品原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物料。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起上市公司因参与期货投资而产生较大亏损的案例,且基本为因投机而产生较大亏损。中衍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卢旭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从事期货投资产生大幅亏损,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的认识和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缺失。企业参与期货保值交易应当选择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期货产品,且企业的期货交易规模不能超过自身产能,如果从事期货交易品种与企业经营业务毫无关联,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交易。若从事的期货交易规模与现货不匹配,极易造成较大损失。金信期货投资咨询部经理姚兴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衍生品市场发展日趋完善,期货品种逐渐丰富,实体企业尝试使用期货、期权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或转移经营风险是未来发展趋势。但对于初期涉入期货市场的个人或企业来说,极容易背离初心,将套期保值变成投机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交易计划不周全、风控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进而产生较大亏损。年内千余份套保公告发布与部分企业投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上市公司则合理运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为生产经营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中粮家佳康的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鲜猪肉及肉制品的生产、经销与销售及冷冻肉类产品进口及销售。在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行、行业普遍亏损背景下,该公司三季度却实现大幅盈利。近日,公司公告称,集团今年7月份-9月份实现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约8.5亿元(未经审核)。有分析人士表示,该公司上半年进行期货套保,在较高价位出售一定比例的生猪,提前锁定了部分利润,预期该利润会在下半年有所体现。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中粮家佳康发布公告后,公司近两日股价出现大幅上涨,一度创出3.08港元/股的阶段性高点。截至10月14日收盘,中粮家佳康股价报收于2.98港元/股,上涨0.19点,涨幅为6.81%。《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和相关数据梳理后发现,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参与套期保值的数量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年内含有“套期保值”主题的公告份数已突破1000份,而去年全年仅有近5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750份套期保值公告。与此同时,在近10年间,超过800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套期保值业务。卢旭表示,期货作为套期保值的运用工具,不能当作是交易市场的投资工具,企业做好价格风险管理才是稳健经营的前提。衍生品作为风险波动管理工具,已经被许多上市公司所认可,例如,世界500强的公司基本都从事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且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可以用来学习和参考。姚兴航对记者表示,企业要做好套期保值交易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理念,需要有完整健全的制度及流程,更需要有专业的团队,专门负责套期保值的决策及操作。上市公司利用期货工具进行正确的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要尽可能消除采购、生产及销售各环节的风险,这才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稳定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期货投机损害了谁的利益?期货具备两大功能,一是价格发现,二是套期保值。其中,套期保值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运用。近日,包括A股和港股在内,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乃至今年内参与期货投资的具体情况,其中,有盈利可观的,也有巨额亏损的,导致这种情况的缘由值得琢磨。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在参与期货投资时,一定要不忘初心、坚守原则,切勿“用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企业要正确参与套期保值交易,首先,应当是基于期货的两种功能,对自身从事的产品或原料进行价格风险管理,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规模或原材料消化能力,针对生产和加工能力相匹配的货物,以及相同或相近规模的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不宜选择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不匹配的产品,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货物;最后,还需要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例如企业要制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风控体系和相互约束内控机制,配备专业的分析、交易、风控、财务人员,通过专业期货团队参与期货交易。事实上,期货市场投资者可划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两大类。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从事必要的套期保值交易无可厚非,但投机是期货市场不可缺少的“另一面”,从套期保值走向投机,则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有的还不仅仅是“蚀一把米”的事。那么,上市公司期货投机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从近日某生产纸尿裤的上市公司去做空焦煤和焦炭期货案例看,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拿着股东和中小投资者的真金白银,在期货市场投入过度资金,将套期保值行为变成彻底的投机,其结果无论是亏损还是盈利,都严重损害了公司及股民的利益。笔者认为,期货只能作为规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工具,而不能作为企业谋利的利器,上市公司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第四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问卷调查
《第四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将于2021年10月22日在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举办。
论坛前期,针对行业内相关话题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将在论坛上公布,同时,相关问题也将成为本届论坛参会嘉宾讨论的话题,以此赋能行业。
动动手指,参与问卷调查,有机会获得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牛奶、奶酪、益生菌、奶粉、乳铁蛋白等健康营养品。
图片|包图网 制作 | 刘睿智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新浪微博| 证券日报之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