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金吧(华大基因尹烨没底线)

时间:2023-04-09 浏览:38 分类:网络

2022年春节以来,奥密克戎变种BA.2毒株导致的新冠疫情又一次在国内抬头。由于该种毒株的高传播性,国内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再次面临巨大压力。

进入新年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被屡屡提起。在此情况下,市场格外关注疫情防控主线下的政策变化和相关版块的市场空间。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3月14日发文解析这波疫情,并谈到:“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

机构预计,新冠疫情短期或不会消失,“疫苗+检测+治疗药"闭环有望逐步形成,预计中国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将加速,第三针新冠疫苗各厂商将处于竞争状态;供不应求的新冠口服药市场空间也较为广阔,目前国产药物已进入临床3期实验。

而近期迎来市场基本面最大变化的属新冠抗原检测赛道。

“自测版”抗原检测试剂来了,居家检测成真!

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根据方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抗原检测有专业人员进行样本采集,而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应用则涉及到自测问题,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这是国内首次明确社区居民自测新冠的相关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案》印发当日,新冠检测板块掀起涨停潮,盘后有11只概念股齐登龙虎榜。机构资金、顶级游资纷纷抢筹。当日内,业务涉及新冠自检试剂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就产品国内获批情况、产品具体类型等问题发布公告、回答投资者提问。

首批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五款国产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来自诺唯赞、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子公司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万孚生物和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三批获批准的公司也来得很快,至3月16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获批产品理论上都可由使用者自行操作。其中胶体金法、乳胶法的产品无需配套仪器使用。

抗疫压力较大的吉林省已经开始将抗原检测试剂应用在日常抗疫防疫工作中。3月15日印发的《吉林省新冠病毒抗原自测人员操作手册(试行)》规定,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在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经监督须在隔离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

新冠抗体/抗原检测试剂的市场定位?

新冠检测主要有核酸、抗体、抗原三种检测方法。对于检测试剂所起到的作用,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曾作出如下说明:“通过核酸、抗原和抗体多种检测方式联合应用,可缩短检测窗口期,提高阳性检出率,在新冠肺炎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前国内一直首选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筛查手段。抗体/抗原检测试剂相较之下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因此不能作为新冠肺炎确诊和排除的唯一依据。国家卫健委方面本周也表示了,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仍是确诊“金标准”。

券商分析师亦如此区分两类检测手段称:“抗原检测的优势主要是方便、快捷,而核酸检测的优势是更加准确。"

目前,抗原检测仍主要是在限定的使用场景和人群中使用,但这一细分市场早已被数家机构看好。

一些机构在抗原检测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官方认可的检测方式、灵敏度和敏感度已得到验证的基础上,看好产业相关机会。其他机构也认为,国内抗原检测具有产品成熟、产能供应充足、特定的应用场景需要抗原检测快速反应等优点,因此有望成为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重要补充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获批的抗原检测试剂有望进入集采。

3月15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决定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挂网工作,集中申报时间3月15日至18日。集采对新冠检测试剂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朗,但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通知,带量采购万孚生物抗原检测试剂盒中选价格已调整为9.8元/人份。后续胶体金法检测试剂集采定价或有可能参照该价格。

新冠检测概念股获北向逆势加仓,机构也扎堆调研

资方对对抗原检测政策放开普遍反应较快。市场调研的动向显示,三月以来,新冠检测概念股调研热度居高不下,以月内吸引最多调研机构的谱尼测试为例,机构的问题大部分围绕公司在医学检测方面的布局和目标。已有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获批准的万泰生物、检测试剂上游原料药生产方义翘神州、优宁维等也迎来机构调研身影。

此外,资金面上,北向资金3月以来整体呈现大额净流出态势,3月14、15日合计净卖出超300亿元,但截至3月16日,北向资金月内仍然增持了万泰生物3.15亿,拥有知名抗病毒产品连花清瘟胶囊的以岭药业也获北向资金增持1.34亿,另外还有12只涉及新冠检测概念的个股获北向加仓超千万元。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虽然尚未在国内获批,但已在海外被批准上市或进入注册流程。

产能方面,机构表示,对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海外疫情及订单爆发期间国内厂商已进行了较快的扩产,目前较多出口企业产能已经达到500-700万人份/天,部分企业日产能可达千万人份以上。考虑到当前海外供需缓解,国内市场逐步放开,产能重要性已下降。

新冠防治常态化成趋势,哪些基金已提早“上车"?

刚刚闭幕不久的2022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随后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版诊疗方案针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了修订。

近期,有机构梳理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所涉及到的人员流动、防控措施、药物器械干预流程。在良性循环下,“疫苗+检测+治疗药”闭环实现有望。

中航证券分析师沈文文近期表示,新冠产业链是医疗总需求的重要一环,根据消费特征的差异,新冠检测、治疗的投资机会优于防护和疫苗环节,包括制造和渠道终端等各个环节。

基于寻找确定性投资机会的前提,我们寻找重仓新冠检测、治疗概念的基金,获得如下结果。

从重仓单只个股的基金来看,目前已经获批上市的新冠抗体抗原检测试剂涉及诺唯赞、万孚生物、华大基因、万泰生物、热景生物、乐普医疗、明德生物等上市公司。

截至去年末,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东方红产业升级、东方红远见价值、东方红恒远五年定开、东方红欣和平衡配置等几只基金都重仓持有万孚生物,其中东方红睿玺三年已持有万孚生物超过半年。

万家基金旗下多只产品重仓持有华大基因,其中前述万家创业板2年定期开放混合还重仓了华测检测、谱尼测试、艾德生物等新冠检测概念股。

对于未来,考虑到已上市的辉瑞口服药Paxlovid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市场接受度,机构表示,中国拥有成熟的基础化工体系及医药制造全产业链的布局,具有更低的.上游原材料成本、更稳定、可持续供应的能力。未来等到国产新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也坚定看好新冠药物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及长期发展。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