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中谷期货是央企吗(安信国融安全吗)

时间:2023-04-09 浏览:40 分类:网络

投资要点

国投转债(评级AAA,发行规模80亿元)下修条款为“15/30,80%”,债底保护尚可,预计目前平价下其上市首日获得的转股溢价率在17%-21%区间内,价格116-120元。配售70%的假设下国投转债留给市场24亿元,测算中签率在0.03%左右。打新参与没有异议。券商行业值得长期看好,相关转债具有底仓配置价值,对于国投转债,投资者配置时可以结合定位和相关催化剂进行考虑。

国投资本全资或控股安信证券、国投资本控股、国投泰康信托、国投瑞银基金、国投安信期货、安信投资、安信国际、安信乾宏、安信资管等公司。公司的央企背景为其提供强大股东资源,控股股东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投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19年末其资产总额6322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1437亿元,连续15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公司业务结构趋于稳健多元发展,四家核心控股子公司构建出覆盖证券+信托+基金+期货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其中安信证券作为公司核心资产,总资产排名行业第16位;国投泰康信托大力推动业务转型,是公司利润的重要增长点,2019年其净利润规模排名24名,相较2018年上升10名;国投安信期货2019年客户权益、成交额、日均持仓、全年交割量等各项主要指标均为行业前十;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各类资产规模约1158.9亿元,2019年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50.99%,业内排名26/109,固收类基金收益率平均值为5.17%,业内排名27/1054。分业务结构看,2019年公司经纪/两融/资管/自营/投行营收分别为38.10/27.12/21.05/ 12.52/7.90亿元,前三者合计占比约64%,贡献营业利润合计98%(其中自营业务带来50%利润)。从子公司维度看,安信证券收入/利润占比为78%/71%,信托本部分别贡献10%/17%。

2020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30.24/6.36亿元,营收增速为10.24%,归母净利润则下滑47.80%。除因疫情原因业务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外,报告期内主要股指下跌可能使得弹性较大的自营投资业务表现不佳。不过Q2股市情况明显好转,公司盈利显著提升。4月至6月安信证券实现净利润合计约11.36亿元,相比19Q2的约3.30亿元暴增244%。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波动超预期,政策波动。

报告正文

7月21日晚间,国投资本发布公告将于2020年7月24日在网上发行80亿元可转债,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将全部用于信用交易业务(拟投入募集资金35亿元,下同)、证券投资业务(17亿元)、增资全资子公司(23亿元)和信息系统建设(5亿元)。

1 国投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下修条款较严,债底保护尚可

国投转债的下修条款较为严格,为“15/30,80%”,赎回和回售条款并无特别之处。按照中债(2020年7月21日)6年期AAA企业债估值3.97%计算,到期按107元赎回,国投转债的纯债价值约为87.74元,面值对应的YTM为1.70%,债底保护尚可。若所有转债按照转股价15.25元进行转股,则对总股本(流通盘数量占比为98.74%)的摊薄幅度为12.41%。

静态看,预计首日上市价格为116-120元

截至7月21日收盘国投转债对应平价98.43元。国投资本旗下的安信证券属于中大型券商,国投转债定位可能略低于行业领先标的国君转债(评级AAA、余额70亿元,平价100.10元对应价格121.64元),高于华安转债(评级AAA,余额28亿元,平价95.39元对应价格115.42元。)

静态看,预计目前平价下国投转债上市首日获得的转股溢价率在17%-21%区间内,价格116-120元。

预计中签率0.03%,积极参与

根据最新数据国投资本的前两大股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两者分别持有股权41.62%/17.99%,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6.59%。目前暂无公告披露股东配售意愿,考虑到国企因素在配售70%的假设下国投转债留给市场24亿元。

国投转债仅设置网上发行。近期发行的安20转债(AA,规模9亿元)、中金转债(AA+,规模38亿元)网上申购约682/750万户。假定国投转债网上申购800万户,按照打满计算中签率在0.03%左右。

打新参与没有异议。券商行业值得长期看好,相关转债具有底仓配置价值。对于国投转债,投资者配置时可以结合定位和相关催化剂进行考虑。

2 国投资本基本面分析

央企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投资本前身为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并于同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2015年公司先后收购安信证券和国投中谷期货,完成主营业务由纺织业到证券业的转型。2017年公司收购国投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金融控股平台正式成立。目前公司全资或控股安信证券、国投资本控股、国投泰康信托、国投瑞银基金、国投安信期货、安信投资、安信国际、安信乾宏、安信资管等公司。公司的央企背景为其提供强大股东资源,控股股东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投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19年末其资产总额6322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1437亿元,连续15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国投公司逐步构建起基础产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及服务业和国际业务四大战略业务单元,2019年国投资本业务协同规模1057 亿元,在股东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下,公司产融协同有望持续深化。

公司业务结构趋于稳健多元发展,四家核心控股子公司构建出覆盖证券+信托+基金+期货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其中安信证券作为公司核心资产,下设分公司45家、营业部331家,总资产排名行业第16位;国投泰康信托大力推动业务转型,是公司利润的重要增长点,2019年其净利润规模排名24名,相较2018年上升10名;国投安信期货2019年客户权益、成交额、日均持仓、全年交割量等各项主要指标均为行业前十;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各类资产规模约1158.9亿元,2019年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50.99%,业内排名26/109,固收类基金收益率平均值为5.17%,业内排名27/1054。

分业务结构看,2019年公司其他业务贡献营收8.65亿元(抵消前,下同),经纪/两融/资管/自营/投行营收分别为38.10/27.12/21.05/ 12.52/7.90亿元,前三者合计占比约64%,贡献营业利润合计98%(其中自营业务带来50%利润,当然这一比例波动较大)。从子公司维度看,安信证券收入/利润占比为78%/71%,信托本部分别贡献10%/17%,

自营投资拉动业绩增长,综合金控稳健发展

2019年国投资本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112.67/29.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7%/76.69%。当年证券市场行情回暖,中证协统计的133家证券公司全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3604.83/1230.95亿元,同比增长35.37%/84.77%。安信证券实现经营收入/净利润97.03/24.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9%/62.79%,占比达到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约78%/77%。自营投资业务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370.95%。此外,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信用业务分别同比增长20.39%/75.3%/16.60%/16.74%。国投泰康信托受资管新规压缩通道业务影响,报告期末管理信托规模同比下降25.66%约至2002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同比增加14.09%至664 亿元,总体信托业务收入10.3 亿元,同比增长17.61%。国投瑞银基金和国投安信期货本年度业绩略有下滑,前者收入/净利润为6.20/1.64亿元,同比下降16.21%/15.75%;后者收入/净利润为5.20/1.60亿元,净利润下滑16.12%,成交额市场份额降低0.92%至2.95%。

2020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30.24/6.36亿元,营收增速为10.24%,归母净利润则下滑47.80%。除因疫情原因业务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外,报告期内主要股指下跌可能使得弹性较大的自营投资业务表现不佳。不过Q2股市情况明显好转,公司盈利显著提升。4月至6月安信证券实现净利润合计约1136亿元,相比19Q2的约330亿元暴增244%。

目前正股估值处于3年来偏高水平

截至7月21日收盘国投资本PE(TTM)26.6倍,PB(LF)1.62倍,对比券商(申万二级)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估值较低,7月初快速上涨后估值位居3年来中枢偏上水平。公司股价暂不受到股权质押和解禁股影响。

Wind一致预测显示其20/21/22年净利润为32.45/35.23/37.37亿元,对应PE19.55/ 18.01/16.98倍。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波动超预期,政策波动。

分析师声明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央企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投转债投资价值分析》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7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黄伟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4080003

左大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70005

研究助理:雷霆

(1)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2)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3)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