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如何通过子公司来盈利(期货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时间:2023-04-09 浏览:40 分类:网络

2021年底,在第三届(2021)中国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三部总监张宏民博士分享了三个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讲明白了期货行业怎么样来服务企业发展。以下发言稿整理于网络。

期货行业怎么样来服务中小企业呢?

我们知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实际上它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怎么说呢?就是对上游的企业和对下游的企业,对国有的和对民营的,对大型企业集团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影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最受影响的往往就是我们的中小企业。

如果简单地说期货,其实期货的价值就体现在能服务实体经济。期货行业怎么样来服务中小企业呢?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我给大家讲三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电厂和燃料油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04年,就是我刚刚进入期货行业的时候。2004到2005年,在广东,燃料油最大的用户之一是电厂。电厂面临的处境是什么样的?电厂的产品是电,依托燃料油来发电,而电价是受限的。电厂根据电价反推出来燃料油的价格,每吨燃料油1800块钱,电厂就有一定的盈利。燃料油的价格是随着国际市场波动的,那么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广东市场上,一些贸易商承担了电厂风险管理的角色。贸易商以固定价1800元/吨给电厂供货,相当于和电厂做了一个掉期交易,以活价换死价,然后贸易商再通过库存管理、期货对冲等手段,将现货采购成本降低到1800元以下。

第二个故事:学校和铜线

第二个故事是2008年,我回母校参加校庆仪式,见到了我当年的辅导员,他已经成了我们新校区基建处处长。校庆结束后,等我回到单位,他联系我。当时,我想象不出来跟我们期货有什么关系?这位基建处处长要解决什么问题?随后,我了解到,当时新校区基建的最大原材料就是铜线。当时的行业是什么样的?这些来投标的企业为了拿到标书,尽可能低价投标,但是拿到标书以后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有可能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些企业就会找甲方说,你要给我涨点价,要不然我就赔钱,赔钱这个事就没法干,我为了不赔钱我就会偷工减料。基建处长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让学校有豆腐渣工程,于是他想到了期货。后来他跟我交流,在投标环节价低者得的前提下,假如说铜的价格后面上涨了,那么学校会给建筑承包商一定的补贴,这个补贴的比例按照投标价,以当时铜的期货价格和他采购时的现货价格的价差来进行补贴。更绝的一点是,如果现货采购时的价格低于投标时的价格,承包商要把价差吐出来给学校。通过这个办法,第一,他保证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第二,他把甲方和乙方,过去一些灰色地带的操作阳光化了,写到合同里了,“也保证不犯错误”。

第三个故事:养猪和加工费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今年,这个例子也很有意思。我有一个在很偏远农村的亲戚是养猪的。去年他找我借钱,我借给他了。今年我看这个猪价,我觉得我可能要有坏账了。后来我就很委婉地给他打电话,问他猪价最近怎么样?他就知道我要干什么,于是他说你放心,这个猪价格涨跌跟我没关系了,我就踏踏实实地养我的猪,我就赚我养猪的辛苦钱。后来,我了解到,有大户给他提供猪种和饲料,一旦达到出栏要求,大户直接把猪收走,然后给他能够覆盖养殖成本的“加工费”。大户也许锁定了猪肉甚至饲料价格,就是说,在偏远农村的养殖户,无形中已经享受到了期货等金融工具的好处,把价格风险隔离出去了,而我本人也是减少了一笔可能的坏账核销。

无法主宰天气的变化,但是寒冬来临时做点准备还是应该的

我给大家讲的这三个例子,都是小故事,比起上午讲的那些案例,可能要简单的多。但是为什么我讲这个呢?哪怕我刚才讲的2004年的例子,在某些地方,他还是不太理解的。就是说,尽管我们现在有很复杂的很到位的工具,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其实绝大多数还远未使用这些工具。

我们无法主宰天气的变化,但是寒冬来临时做点准备还是应该的。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我们宣传期货怎么样去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怎么样去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怎么样服务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很显然可能没有大企业集团的能力,会建立一个完整的期货团队,会建立一套风险管理的制度和绩效考核的制度。中小企业参与期货可能更多是依赖于像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的服务,也就是中小企业间接地参与期货市场,这样就更体现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

最近几年,上期所也在持续地打造一个包括期货现货、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商品和金融相融合发展的这么一个生态体系,目的也是一样的,能更好地体现我们期货行业服务产业的价值。

我就简单地讲这么一点,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