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基金持仓(三安光电的基金代码)

时间:2023-04-09 浏览:41 分类:网络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猪先生投研

大家好,我是老朱。周三晚上我写完文章,看到小伙伴转来个消息,是监管层安抚市场的,结果周四如期大涨,创业板更是暴涨了5.3%。全市场下跌的只有600多个,不过前十大市值股里下跌的就有7个,而这七个在周三时其实都是红盘的。

是不是很诡异?

最开始时市场恐慌得没有方向,大跌两天之后有些资金开始回过神来,开始寻找避风港了。校外培训整顿带来的不安情绪传导到其他行业,带来资金向一些看似更安全的股票上聚集,于是带来贵州茅台们再次逆势上涨。待市场得到安抚之后,这些资金又会回到原来该去的地方。创业板跌多了,所以反弹的也多。不过这种暴涨是不可持续的,还是要蛋定。

核心资产组合今天涨了4.2%,一个月的净值已经超出沪深300涨幅7%了。其中阳光电源涨了20%,三安光电涨停。阳光电源今天先不分析,今天来说一下三安光电。

我在五月时就分析过三安光电,这是一家基金重仓股,并且是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的爱股。董承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价值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董总比较特立独行,不爱追热点,而且持股比较久,所以他的作业比较好抄。

董承非的基金兴全趋势首次出现是在2017年的年报里,一下子就买了1282.47万股,市值3.26亿,占流通股的比例达到了0.31%。

之后在2018年一季度加仓到1912万股,持股市值4.46亿进入了十大重仓股的第9位。

到2018年年底时,持股达到了8026万股,市值9.08亿,位居十大重仓第3位。

今年一季度,三安光电的持股达到9893万股,市值达到23.03亿元。

而到了二季度,兴全趋势的持仓增加到10845万股,市值高达34.76亿。而董承非的另一个基金兴全新视野也持有19.89亿。

可以看得出,董承非对三安光电是真爱。

那么三安光电究竟好在哪里,让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如此厚爱呢?

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以LED为基础,按垂直领域来看,又可以分为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和应用等环节。公司通过内生及外延并购的放上逐步向上下游拓展,使得公司的LED业务覆盖了从衬底到下游产品,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这种布局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和毛利润率的提升。

三安光电所在的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不仅投资大,且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个领域的技术进步比较快,也因此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不掉队。对于这种类型的行业而言,优秀的管理层、领先的规模和持续的大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公司当前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LED行业其实已经有点饱和了,竞争也挺激烈的,前几年也不是很景气,产品价格比较低,整个行业的盈利并不是很好。而最近行业回暖,盈利能力开始起来了。三安光电由于是全产业链布局,所以成本最低,在其他家亏的当裤子都时候,它还能有利润。这点很像牧原股份。三安光电的看点主要在两点,即作为基本盘的LED芯片业务,以及新业务的想象空间。在当前碳减排的大背景下,叠加物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主营业务其实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特别是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在新业务上,mini LED领域也比较有想象空间,未来是一个潜在增长点。并且三安光电还有不少前瞻性的布局,比如在射频以及电力电子上的布局,未来有望打开一个新局面。

简要地说,三安光电的看点是两点,一是作为行业龙头,同时享受行业增长及盈利提升的双重加持。二是新业务上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今年公司业绩会大爆发,目测至少翻倍,未来几年也会是高速增长,大概不会低于30%,而市场对于这种业绩确定又高速增长的公司是比较喜欢的。而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快速增长,其实也与业绩高速增长直接相关。

不能不说的是它还有个特别牛叉的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被这家基金看中的,技术上肯定是很牛的。

明星基金经理重仓,国家大基金重仓,行业绝对龙头,业绩大爆发,这就是三安光电的主要看点。

最近国内的疫情又有点反复,单位里又发了通知要加强防范了,离开大市范围又要事前审批了。看了看上海机场跌破39了,春秋航空最近也是大跌,这些都直接受到疫情影响。疫情持续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得多,由此带来航空业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当前我不持有春秋航空。

看到一个机构报告,提到当前家庭负担的三座大山,是与美国比较的,挺有意思,我觉得对投资方向还是挺有借鉴意义的,因为那些畸高的比例未来很可能会降下来,而不足的比例则会提上去。

下面的图中,食品烟酒占比最高,达到了30%,而居住占了25%。居住加教育加医疗,占了43%的比重。

事实上这只是消费类的统计,据我所知这里的居住支出主要是房租及与居住直接相关的水电费、物业费之类的支出,而按揭贷款通常都算在了投资里,所以在住的方面的支出,怕是要比这个高一些。所以我们看当前地产股这糟糕的走势,我是觉得尚未到布局的时候,所以维持看空。

我又翻了一个机构在5月的一个研报,讲一线城市教育培训支出的,看看这个花销,可以看到花费18000以上的家庭比例高达37%。

再来看看这个恐怖的消费比例,去掉那些还没生娃以及已经儿女成年的,我估计基本所有的家庭都要去给孩子上辅导班。

过去几个月机构们把这些当投资机会,不知道身为家长你怎么看。当所有的家长都被裹挟着必须报补习班时,说明行业是非常畸形的,这个整顿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时。中午吃饭时听到有人说现在补习班改为家教了,收费更贵了。我觉得后面在家教上很可能也会收紧,行业会越来越规范,空子会越来越少。

而这些领域的消费降下来了,其他领域的消费自然也就提上来了,这里面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必须消费里的消费升级,一个是非必须消费比例的提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