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吹牛段子(基金经理压力大)

时间:2023-04-09 浏览:38 分类:网络

长期投资这个话题老生常谈

属于“道理我都懂,但死活做不到”系列

今天我举例说一下

为什么“长期投资”辣么辣么滴难

先看这两天流传的一张图

当读者在群里发了这张图以后

第一个回复差点把我笑死

想要发财

似乎没别的路可走了

只有领盒饭

且领完盒饭以后还得家门不幸

唯一不那么衰的方式

似乎只有一条:把这笔钱忘了

这又怎么可能呢?

谁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而且现在信息这么发达

韭圈儿的用户们一天看一次都不够

还得要求看盘中实时估值

(我知道这样做不一定能帮用户增加

收益,但还是默默去开发这个功能了)

如果我们把看盘频率变低

会是什么效果呢?

开个脑洞,假如你在2007和2015年

两度因为长得太帅进了班房

那么你所看到的沪深300指数

将会是怎样呢?

如果你是一位帅的屡教不改的基民

每次被判刑三年,出来以后又再次“进宫”

那么你所看到的基金净值会是怎样的呢?

就变成了黄色这条线

每期都赚钱

每期不少赚

so,长期投资面临的最难点之一

就是现在大家的看盘频率都太高了

互联网的确方便,银行柜台的确麻烦

但从投资收益角度,反而越麻烦赚钱概率越大

这就是所谓“投资需要逆人性”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当我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

放到以前我的第一反应是

“该不会是基金公司发的吧”

但是自从今年初参加了

招商银行佛山分行的客户活动

我看到了几位大爷大妈上台领奖的自我感言

我才相信,和年轻人整天在网上

嗡嗡嘤嘤骂基金经理编段子相比

你大爷才是你大爷,大妈还是你大妈

后来我到豆瓣上找到了这篇帖子

作者还在更新,而且自己归结为“运气好”

且这是一笔闲钱~笔闲钱、闲钱、钱

没错,大爷大妈之所以拿得住

是因为他们有钱,越有钱

分散在不同领域的资产就越多

一笔基金投资的占比就越小

市场波动对生活的影响就越小

就越拿得住,就越赚钱

越有钱,就越赚钱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当读者问题该投资

“神奇四侠”还是“人人都爱固收+”组合时

(阅读原文)

我都会先问,这笔钱是你的什么钱

从长期看,一定是“神奇四侠”更赚钱

但约束条件是,这笔投资不影响你的生活

so,长期投资的第二个难点

投资的这笔钱对生活影响太大

他就会无时不刻的撩拨着你的神经

当然,这里对年轻朋友多说一句

虽然现在投资几千几万已经“数额不小”

但是如果你工作足够上进、勤奋

其实和未来的收入相比,这些钱“数额并不大”

所以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

“年轻人的字典里面没有止盈两个字”

虽然银华富裕这只基金是不错

成立超过14年,换了多任基金经理

年化收益依然超过20%

但你知道,即便这样一直牛基

他历史上的波动会有多大吗?

虽然远远好于指数,创新高也够快

但08股灾也曾经跌去60%

15年股灾也曾经回撤近30%

当然最近几天白酒暴跌,它也有点烦

所以一只大牛基牛X之前,需要傻X多少次?

每次傻X的时候,你是否一直在呢?

下面我们再看第三个故事

给我发这个故事的大佬说

这是真事,当事人他也认识

如果FBI没有逼着她卖

现在亚马逊的股价是3200美元

总市值应该是30多亿美元

这位孙阿姨在97年

老爸就送给她几百万美元的“小金库”

想必自然是人中龙凤、家大业大

这100万股亚马逊就是亏光了

对她的生活也不会有致命性的影响

要是她当年不小心买了网景公司或者美国在线

那互联网泡沫破灭亏完了也就完了

只有这样,中间亚马逊数次腰斩、甚至踝斩

她才有可能视而不见

亚马逊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曾回撤94%

我最近一年多持有特斯拉就是这种感受

由于在总持仓中占比并不算高

所以我可以不论怎样震荡都安之若素

偶尔还可以朋友圈晒个收益率吹吹牛

如果我把全部身家押到特斯拉上

就算我心理再强大,也不可能安然度过这一年

毕竟过去一年多它翻了20倍,但也腰斩了两次

去年3月特斯拉腰斩时我曾发帖子

《特斯拉腰斩了,历史上的那些伟大公司牛叉之前需要傻叉多少次?》

没错,

就是再牛逼的公司

再牛逼的基金,在它的生命历程中

创新高永远只是少数时刻

回撤和爬坑才是主旋律

而且这种回撤有时候看起来

非常非常恐怖

这种时候

以纪律为名进行的止损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是,你什么时候才能够加回来

也许经济周期会有起伏,时代会有变化

但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如同优秀的企业家一样

只有优秀的人的,才是可以带你穿越这一切的核心

从这一点上讲

只有深入的了解你的基金经理

才有可能在他落难的时候不弃不离

甚至加仓申购施以援手

否则一个震荡,你心中

蔡经理就变经理蔡,靓坤就变烂坤

你可以想象,贝索斯、比尔盖茨或者马斯克

因为公司股票下跌就变成烂人吗?

长期持有最难的一点

就是对投资标的或者上市公司

缺少了解,进而缺少信任

从这一点上讲,投资是不是又和婚姻很相似

人世间有一种美好,叫做

相识于微时,相守于贫贱,执手于终老

祝愿各位在自己的投资路上

都能找到值得长情的那只基金/那位基金经理

做好生活规划,努力工作少看盘

这篇文章哪怕能有一丢丢帮助

也是值得的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