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八点整,在世界的瞩目下,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如期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本次开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是其亮点,尤其是开场第一个节目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立春”至今令人难忘,每一幅节气图配上唯美诗句,中国式浪漫感动了会场。
虽然开幕式已然结束,但是它发出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号在每个人心里激起了回响。那么,关于开幕式的闪亮开场“二十四节气”,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提起“二十四节气”,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起节气歌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短短24个字,就包含了我们所说的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按照以上这个顺序排列,大家就可以观察到,“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季节由六个节气构成,其中由“四立”与“两分两至”组成的
“四立”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刚好与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在古语中,“立”包含“设立;建立;立刻;马上”之意,如《鸿门宴》中有
立春
“二分二至”则分别指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一年包括十二个月,每个季节有三个月,而每个节气之间就间隔差不多十五天,如此说来,“二分二至”就处在每个季节所包含节气的中间位置。由于特殊的时节位置,在古代,这四个节气的地位非同小可,往往讲究颇多。
所以,“四立”和“二至二分”就构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
二、二十四节气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生产,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经济是最根本的经济,从“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地位排序也不难看出农业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又利用经验指导和促进农业发展,才使得我国跻身较为发达的农耕大国之列。
至今可知,二十四节气至战国末期已臻于完善,在西汉古籍《淮南子》中对二十四节气已有完整的记载,且与今天的二十四节气顺序完全一致,这说明至少在先秦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已在民间流行。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其中,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民俗类遗产中的第68位,编号X-68。据悉,在2006年申报的总共518项遗产名录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位列第516位。十年之后,“二十四节气”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立春”作为开场节目惊艳亮相,尽展中国文化之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文史君说“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华优秀文化被搬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件令无数中华儿女自豪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向世界隆重介绍了中国人的智慧,衷心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像冬奥会的口号一样“一起向未来”,展现无限永恒生机。
参考文献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文史知识》2019年第3期。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生成结构》,《中国农史》2021年第40卷第2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