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照数据的变与不变
三个重大变化:
1、原高考成绩:总分480+等级;
新高考成绩:总分750分;
2、新高考方案招生计划:
原高考招生计划:分科类的“院校+专业”;
新高考招生计划:首选分类的“院校专业组+专业”;
3、本科计划批次:
原高考方案本科设置本一、本二批次;
新高考方案合并为本科批次。
三个相对稳定:
1、考生总数、院校招生计划数量相对稳定
2、院校、专业录取分数高低梯度相对稳定
3、“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相对稳定
结论:
参照考生在全省的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的
2021年各科类逐分段统计表可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下载;
2018年、2019年、2020年各科类逐分段统计表在《招生录取资料汇编》附录中查找。
二、高考成绩转换参照的误差因素
1、等级误差:
原高考成绩中等级从A+A+到CC,跨越多个维度;还较难体现在分数线中原院校录取分数线,对等级要求明显偏低的,分数线可能回归,也有可能就如此定位,有待观察。例:上海的对等级要求低的某此院校。
应对:定性考虑,适当调整。
2、选科误差:
选化学的优势是选科范围最广,很多名牌大学必选化学的专业较多;多数医学专业要求必选化学科目。
应对:特别是中分段选化学,对口必选院校专业组,面临竞争相对少,可能会具有一定优势。
3、分组误差:
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专业;填报指向更为精准,也会影响考生填报策略。
应对:一些名牌专业、热门专业所在院校专业组分数线呈现提高趋势;细化分组可能会出现高者更高,低者更低的现象;也将影响考生院校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
4、合并误差:
合并批次之后原本一院校分数线到底的,原来依靠批次提升录取分数线的,今年的分数线可能会下降;原本二中较强的院校和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上涨,打破了本一本二的阻隔以后,原来本二批次院校和专业的优势得以显现,分数线可能上升。
应对:适度调整选择填报策略。
5、新方案误差:
新方案、变化多、跨度大,原有的数据参照缺少直观性,会给新的高考录取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院校采取非常规的宣传策略、大量的考生在新模式下过度激进或者过分保守的填报策略也可能引起新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应对:认真学习新政策新规则,统筹规划、周密细致制订填报方案。
在今日,搜“晓志愿”,点击关注,找到第二十一个小视频,具体讲解新高考成绩与往年录取数据换算参照。
点击链接:
https://www.ixigua.com/6976000310942630415?is_new_connect=0&is_new_user=0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