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给我的宝贵机会,也感谢网库和湖北亨运的精彩分享。今天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关于网库的产业互联网模式。今天,网库王总介绍了网库对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尤其是农业产业数字化的五个阶段,通过五个阶段最后达到三大标志性成果,我非常认同。我认为,网库正是通过平台企业产业数字化的应用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尤其在以下五方面非常精彩:
第一,在农业领域里的纵向整合实现垂直一体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谈农业产业化、纵向一体化、横向联合等,我认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迅速发展过程化中,我们更多行业、产业才真正能够实现纵向整合,实现垂直一体化。网库就是通过供应链上的垂直一体化集聚了供应链上各类主体,并以单品为中心,把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一起,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供应链,而是一个很完整的基于单品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这一链条上面,企业可以做大量创新,不仅是平台企业,还有参与的龙头企业、大量中小微企业,甚至是一些创新创业个体,都可以尝试创新的发展。
第二,网库通过数字供应链实现了逆向精准定制。通过这种逆向定制,基于终端市场需求,从终端消费者,向上传导至生产上游乃至原材料、生产资料供应,倒逼供给侧改革,生产者更加精准围绕市场需求生产,这样一个定制化过程,洪教授前一次沙龙也讲过,就实现了传统供应链的“推式”变成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拉式”,这样的精准定制化,我们过去讲的信息鸿沟、供需市场不衔接等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三,盈利模式多元化。网库从做B2B开始,一直致力于做生态,由于他做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他的商业模式就不再只是一个中间商,而是基于平台生态打造者,对不同类型流量、不同性质价值的多元积聚。因此,网库的盈利来源就不仅仅是传统的营销服务收入,现在还有生产性服务收入,我想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盈利来源。
第四,以单品为核心的行业冠军。网库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脱颖而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单品战略。我国浙江有大量上市企业,浙江经济充满活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浙江企业中有大量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而网库就是采取了这样一种目标集聚市场的战略,基于单品,立足优势产业区,尤其是立足于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打造了176个单品类农业特色产业平台,这些产业互联网平台都是单品领域的冠军。同时,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又链接了头部企业,一方面,网库对头部企业进行赋能、包装,将它打造成为一个超级品牌、爆品品牌,另一方面,与头部企业一起做强做大平台。网库的这一战略非常巧妙、精准。
第五,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王总今天分享的第三个高质量的标准就是开展供应链金融,利用金融和销售数据,获取金融信用,帮助平台上一些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平台汇聚主体、交互、数据、交易,实现信用,平台信用给中小企业赋能,大家共同成长。以上五点是我今天学习了网库案例后的的收获与感想。
今天王总提出特别想听听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或建议,对于供应链金融我研究不深,我就从我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我认为,网库已具有实施数字供应链金融的良好基础了,因为“网库模式”确实能很好地规避我们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若干风险,比如传统供应链金融,由于同一个链条上的企业,他们的ERP系统是分割的,因此会带来信息孤岛问题;再则传统供应链金融传递上,它的核心企业,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平台中的头部企业,它的信用能力在整条链条上的传递是不够的,可能在某个领域、某个阶段信用能力强,但是传递性不强、递减快速;还有,传统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多级结算就会面临大量风险。而网库基于互联网平台做好了互联网的生态,从生产前端的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端市场,汇集产业链上各类主体,并且有真实的支付交易,有大量数据沉淀,这些数据能够产生信用价值,同时交易模式多,有现货、期货等,也能够为开发金融产品提供很好的支撑,因此,我认为他已具有实施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区块链在数字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联通供应链上各主体、金融机构,完整真实记录链上资产,保证链上资产可信。并且,区块链技术肯定要跟我们农业产品溯源、农产品标准化等有机结合。比如农产品标准制订,就是推进数字农业非常重要的方面,既然我们能够做单品产业互联网,那我们可以尝试去做单品的标准制定,就像蒙牛,由默默无闻到行业老大,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引领制定了行业标准。
第二,围绕平台上的头部企业做供应链金融试点。围绕各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的龙头企业进行试点,围绕一两家核心企业,把整个链条打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到最终产品、到销售网络终端,再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一个供应链链条上,基于龙头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的链条上给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用服务,把这条路打通。
第三,关注与打造强网络关系。互联网金融最大难题是互联网信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网络关系的强度。如何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通过平台联结各类主体,构建平台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强关系,要去好好探索。
第四,强化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是大数据,是数据资产,怎样把大数据应用得更好,为供应链金融赋能,也是需要深挖的。
最后,建议打通不同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数据与信息系统。网库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涉及的各单品中的平台关键、单品冠军,这些单品平台之间,数据是否已经打通?虽然是不同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却有大量相同的营运商、服务商在里面,如果不同的单品平台之间数据是打通的,可以进一步做大信用数据,这势必对供应链金融是更大的助力。
接着我谈谈对于湖北亨运城乡数字供应链模式的体会。
张总在分享湖北亨运城乡数字供应链模式时我非常有感触,因为我去过很多的农村,尤其是我们重庆、贵州两省市的乡村,去实地调研农产品如何出村进城,国家电子示范示范县如何做的。在调查中很容易看到,工业品下乡相对较易,但是农产品进城非常不易的,这对于我国的精准脱贫,到现在的乡村振兴都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大事。所以我觉得张总他们做的事是一件非常有情怀的大事,如果这一模式能够推广,势必影响与推动更大范围的乡村振兴。
湖北亨运做了一个供应链模式,这一模式是城乡双向流通、线上线下协同的,它已不再是一个物流企业,城乡数字供应链模式将农产品基地、物流、供应链、金融、大数据、终端零售,甚至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
当然这里我也有点疑问。因为我看到我们有很多县域地区也在做县镇村物流体系。比如重庆云阳,这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当地也有一个物流公司在做类似项目。十堰这个模式,市是城乡供应链的最大的一个节点,下面涉及县、镇、村三级,网店数量多,并且在市、县里有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物流企业。我感觉亨运这边投入非常大,做了四级供应链体系,并且每个乡镇有节点、村有服务站,体量非常大,还开设有定点货运班车。我想了解,像这样一种营运模式,企业能否实现自主盈利?因为这个确实需要规模效应,需要大量投入,就说定点些货运班车,它的进城、下乡可能有不少的空车或者半空车现象,不知道湖北亨运是否面临这一的难题,或者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应。
最后,综合两个案例的感受,我还想补充的,是加快数字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这既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事,又是数字化能够赋能能够实现的事情,所以当前更需要政产学研协同、一起去努力。第一,加快推动数字化与农村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因为数字化不仅县域与农业的结合,应该是基于数字化应用拓展农业多功能性,除了农业生产,还有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产品、新型服务业等。第二,用数字化倒逼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反应是比较敏捷的,但是小农户可能会“拖后腿”,如何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以数字农产品供应链的拉式模式,来促进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运用新标准、新工具、新技术、新渠道,深度融入供应链中,真正实现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第三,推动供应链模式由推式向拉式的转变,需要去做一些标准的东西,例如制定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分级分拣标准、冷链仓储加工标准、实现质量溯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