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蔡康永在“中大”九十周年校庆的演讲上,呼吁大学生尽量多看书、多看电影,少看电视连续剧。 蔡康永是这样说的:连续剧从来没有“高级”过,它是“为连续而连续”的。
我其实非常赞同张小北老师说的,如果是同样的标准,电视剧的剧本技术难度要高于电影剧本。优秀的电视剧剧本,和电影剧本创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方法层面各有不同,这点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美剧证明了。
不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在我们华语文化的环境里,电视剧剧本的标准会被大大降低,题主觉得电视剧比电影粗糙是有理由的。 所以我想主要谈谈我对国产电视剧剧本套路的认识——不只是大陆的,TVB的很多剧也不外如此。 一部电影的剧本是始终要保持一个张力,但电视剧未必。 我们看电影是有一个仪式感的:我们花钱买了票,然后端着爱喝的饮料,走进电影院,坐下,然后灯熄灭,银幕亮起来,周围也没有什么能够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我们就知道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我们就把自己交给这部电影了,除非这部电影非常不好看,我们会尽可能地保持专注,不会因为一些无聊的理由而离开放映厅。所以电影的剧本当然要经得起这种考验,要对得起我们的专注。
但是我们的电视剧不是这样的,它是免费的,它是作为一种“生活日常”,是一个“背景”,电视剧的观众是一边玩着手游,或者打着电话,或者织着毛衣,或者剥着毛豆,或者聊着闲天……一边看电视的。 我们看这些电视剧时思路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我们不求甚解,甚至经常漏过一集两集,所以电视剧剧本经常是稀释了情节密度来换取长度,经常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让你不至于少看一会儿回来就看不懂了。我妈经常看会儿电视剧,然后去厨房炒个菜,回来问我上一集讲了什么,其实就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情。更有甚者,有些电视剧动辄通过剧中人的对白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复述一遍。 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电视剧不是要追求收视率吗?观众手上不是有遥控器吗?如果他们觉得没意思,难道不会换台,甚至弃剧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每隔一段时间就出一段“猛戏”,把你拉回来就好了。 我们在电视剧经常看到这样的狗血情节:女主和前男友分手,前男友远赴异国他乡下落不明,女主伤心欲绝,然后和男主发展出感情,如胶似漆,直到快要谈婚论嫁了,某天他们正在打情骂俏,传来了敲门声,女主跑过去开门,发现门口站着的是前男友。 一般到了这儿不是进广告就是出字幕了,对吧? 你知道的,前男友这一回来,观众又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有了这个念想,就会记得去看下一集。而围绕这个人物的回归,又将展开至少10集的恩怨纠葛。 这样的电视剧比比皆是,它们不是靠人物性格的发展、不是靠结构性地埋设伏笔来抓人,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看似要油尽灯枯的时候,就接入一条新的情节线,或者引入一个新人物,或者干脆让谁死去,甚至让你原来以为死掉的人活过来,它的矛盾可以不断转移,它的人物关系谱可以一次次推倒重建,在这个过程中把剧情延续下去。
另外想提的一点就是:对白。相比电影,我们的电视剧非常非常倚重于对白,甚至可以说:电视剧很大程度上是“念”出来的。 在电影中,很多内容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动与静的关系。人物的一句话,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那底下可能隐藏着关于他內心的巨大的信息。 然而,传统电视剧能调动的视听语言远不如电影丰富。另外如刚才所说,电视剧创作的出发点是追求广泛的受众面,让爷爷奶奶、家庭主妇乃至小学生都能看懂,而语言信息是接受难度最低的信息,所以电视剧不试图去展示人物多层次的心理活动,而往往借角色的对白,把他们遇到的危机和困境、他们情绪上的纠结、他们的想法和意图,用大白话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 即使武侠片也是如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体验,我写东西的时候喜欢有点声音,有时候歌听腻了,就会放一部国语电视剧,不看画面,只是耳朵听着,然后做别的事儿,偶尔撇一两眼,就这样基本上也能get到80%的剧情。我发现电视剧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尽量会讲一两句话交代一下,就算是杀人,也要穷凶极恶地说一句“去死吧!”。但是换成电影,你试试,没这个可能,没准突然冒出来一段音乐,中间没有一句话,等你回头一看人物已经挺尸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造成我们的电视剧相比于电影而言“粗糙”、“不高级”的原因,其实背后还是整个工业和商业体系的问题,这是我们的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已经达成的一种默契。
转载 公子重耳
电影剧本是一部电影作品的最完整的书面形式。除了对话本以外,还包括对剧中人物、布景、舞台指导以及各种音响效果的详细描述。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电影剧本通常发展成为分镜头剧本。 电视剧本的创作过程与电影剧本相仿,大的方面与小说创作相似,同样需要丰富的生活根基和写作技巧。其表述与结构,则要求精练严谨,要有很强的视觉形象感。 事梗概的表达差异及写作要点 故事梗概实际上是剧本人物关系中的提示部分的更细,更准确的表述。它可以帮助剧作者完善对剧本的总体构思,在写戏之前做好统筹安排,同时也是你高度概括你所进行写作和讲故事的能力的文字。 在与投资方进行交易时,你也可以通过故事梗概,进行首轮的谈判。一个能够吸引投资商或者影视公司的故事梗概,必定是一个让任何文字都闪烁着光彩与睿智的。
电影梗概及写作要点 一部电影的播映时间一般是90—120分钟,一集电视剧的片长度为40分钟左右。电影故事梗概,在立项审核的内容概要中,只需要200字以内。给自己或者给影视公司的故事梗概,基本在800---1500字左右。 一般的电影剧本,最好用小四号字,A四纸打印;高度概括后的影视语言,基本在三万字左右,二十九页纸,这为90分钟的标准电影。以此类推,就能知道120分钟的电影需要多少字了。 当然,也有许多九十分钟的电影剧本会写到四五万字,那只是为了提供更多的素材,最后剪辑时会被毫不留情的“咔嚓”一剪刀。 一部90分钟的电影,可控制在90场戏,最多别超过120场戏。每场戏的戏份和设置,就是考量剧作者的实际功底了。 而当前,好莱坞那边的影片已经普遍达到200到300场戏了,再不济的文艺片也有150场戏往上,倒是欧洲的某些电影还遵守90到120场戏的老传统。
因此,剧作者在编写创作影视剧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的长度问题。用中文写剧本,也是一分钟一页,一页纸的字数在350到450之间,上下浮动10%。初写者可允许按90%计算,超过此限度,最好不要拿出去投稿。 电视剧梗概及写作要点 电影只需要故事梗概而不需要大纲,除非你自己需要用大纲来指导自己的写作。为了更好的完成电视剧的写作,一般的剧作者都喜欢为电视剧写一个剧本大纲,这个剧本大纲,即是为了自身写作剧本做提示,同时也是为了与投资方及主创人员进行各种沟通而形成的故事走向。 电视剧的报审立项中,需要1500字的整体梗概,外加200字以内的简介。一直以来,备案要求和简介都没变,有变化的只是针对的人群不同,公司策划报备的电视剧整体梗概即完整故事大纲,有3000字就可以。 分出集来的大纲叫分集大纲,如果能够高度概括,且完全是自己在创作剧本,有300到500字的提示就足够了。只是现在的很多影视公司,需要考量剧作者的文字能力,把电视剧的分集字数要求定在了1500字左右,其作用也是为了配合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譬如找枪手合作等……1500字就是剧本正文的十分之一了,基本整个剧本的内容都被人家一览无余。
构思每一集的人与事时,必须要时时想到其在全剧中的地位、作用,尤其是主要人物,不能在某些部分强化突出,而在其他部分明显薄弱。其次还要考虑每一“集”的概念,要注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为以后的情节埋下伏笔。 合理安排每一集的节奏和每一剧情段,落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每一时间段的节奏形态,做到疏密相间、起伏有致、有张有弛、高低快慢、激烈舒缓等节奏变化,在每一集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与观众追求节奏变化的心理相符合。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你怎么去掌握影视的语言和文字,如果你用大段的台词,大段的场景描述来撑时间,那就彻底错误了。影视语言,需要的是高度概括和高度精炼,台词及场景的描述,一定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电影的精华。 结构及人物的写作要求差异 电影涵盖多种类型,有商业化的类型片,也有意识流的文艺片。
电视剧也是,有连续长剧,也有情景喜剧,如果是同样的标准,电视剧的剧本技术难度要高于电影剧本。主要是电视剧的时间更长,对人物和结构的要求更高。 结构要求上的差异 这是电影和电视剧的体量不同决定的,国内电影90-120分钟不等,也就是3万字左右;而国内电视剧,一般30集起,国内电视剧,通常还要求30集剧本拍40集的量,每集40分钟,一共就是,1600分钟,这就是一个电影的15倍容量。 所以,从体量上来说,就注定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设想一下,一般是剧本290-310字可以拍一分钟,电影剧本是3万字左右,3万字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国内一个完整的电视剧剧本,45万字起,45万字才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两者当然是不同的概念。 所以,电影一般是核心主题,单一主线,简单人物。电视剧则是,核心主题,一条主线,多条副线,多个人物,相辅相成。
从剧本设计的人物数量来看,电视剧的人物设计要比电影多很多,电影一般来说只有1个主角,其余都是配合主角的任务设计的支撑或阻碍配角,这个有名有姓的配角数量一般在4-6个不等。 而电视剧视乎体量而定,可以有2-5个的主角不等,大部分偶像剧是1-2个主角,而还有一部分可以是群像式的,从早期的美剧欲望都市、绝望主妇、到最近国内的欢乐颂,都是群像式的写法。 而且,电视剧中,不管主角人物有几个,有名有姓的配角数量会在至少8个以上,如果电视剧的体量超过60集,有名有姓有性格特色的配角数量甚至会上升到30个以上。 从剧本设计的人物发展来看,电影一般只有1-2个主线人物是有完整的成长历程的,就拿最近的电影《疯狂动物城》来说,邦尼和尼克有一条成长线,但其余配角都没有自己单一的线,而是直接的为了邦尼和尼克的主线做配合的。 而电视剧中,除了1-5个主线人物可以有完整的成长历程以外,其余的若干配角,也可以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物变化。就像《甄嬛传》里,除了甄嬛以外,她的两个姐妹,两个死对头,还有皇帝,都有自己独立的诉求和人物变化发展,还有例如美剧《越狱》,除了男主有一条为了救哥哥越狱的主线以外,其余的几个人物,也都有自己的诉求、成长线、及几段式的变化,而这些诉求和变化,又会和男主要带哥哥越狱的主线相互影响和作用。
除了以上两大点,情节、节奏和台词上,电影和电视剧的也有一些区别。 情节和节奏上,因为只有90-120分钟电影的要求会更快一些,而从台词上考究,电影的台词要求更精练,更少长篇大论。电视剧中可能会出现的,9-10句话的台词,电影中就比较少出现了。 总体来说,电影和电视剧本质上都是讲故事,但是整体的技巧和关注度都会有一些区别,面对的受众群也会有区别,而且营销点和营销方式营销周期也完全不同。在国内,电影更像是创意活,讲究慢工出细活,3万字的体量,可以细细打磨当然正因为体量小,电影出现推翻性重改、换编剧的可能性更大,这也业内很多电影编剧从最开始接触一个电影项目,后来过了好几年发现,换了好几拨人,但是项目还没做出来。 电视剧,尤其国内电视剧,大纲的时候是创意活儿,求新求变,到了剧本阶段,45万字的体量,反反复复的修改,就成了苦力活。 其实,无论是想做电影还是电视剧编剧,都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它充满辛苦和荆棘,都是磨练心智的苦活,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工作,因为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里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这一切都是你创造的,看着你码的字,最终成就了一个世界,并且这个世界的所有故事,还能影响到现实世界的很多人,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
文章来源:金象微电影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