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玉龙桥简介(太谷网红玉龙桥)

时间:2023-04-17 浏览:16 分类:娱乐资讯

玉龙桥是民国时期太谷县的著名水利工程天顺渠的重要接点,位于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回马村往下土河方向古桥洞下坡500米处。太谷景点天顺渠的玉龙桥在百年之前是一座引水灌溉中重要的一段跨沟水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美观完全可以堪称“太谷第一桥”。

天顺渠是民国年间的众筹项目,发起人叫杨齐贤,又名启贤,字思斋,是阳邑村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随父亲杨建元在陕西三原县经商,后来在当地拜师学医,并在三原县开设过药房。杨齐贤返回家乡后,在阳邑村开设养和轩药店,慕名而来就医者络绎不绝。

玉龙桥

玉龙桥侧面

玉龙桥上方

玉龙桥桥洞

桥洞内

桥下

桥下

民国六年,杨齐贤成为阳邑村的村长,他加强了对阳邑村的管理,积极惩治吸毒、赌博、盗窃、抢劫、拐卖行为,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还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一时成为太谷著名的乡绅。民国十七年,杨齐贤针对阳邑村耕地缺水的问题,决定召集里美庄、回马、禅坊、黄卦等村一起筹划引乌马河水来灌溉农田。

因为乌马河是太谷境内第一大河,上游水源分东西两源;以西源为正源,出于太谷、祁县交界处,上下黑峰、通天沟一带;东源源于榆社县境内的黄花岭即白壁沟支流。两源交汇于太谷阳邑乡马陵关一带,然后向北折流出回马口,经太谷水秀镇过清徐后与象峪河交汇进祁县境与昌源河合流后注入汾河,全长大约93公里,纵坡6.6%。坡陡流急,千百年来时有水患发,防止水患引乌马河水灌溉农田造福百姓,此举成为想当年人们的梦想。

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杨齐贤与里美庄、回马、禅坊、黄卦等村一起筹划,筹划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需要得到阎锡山政府的批准和资助,杨齐贤听说阎锡山叔父经常找医生看病后,便住在太原“太谷会馆”挂牌行医,阎锡山叔父阎叔康果真慕名而来,二人熟识后,杨齐贤便将修渠之事告诉了阎叔康,并恳请他向阎锡山报告。后来,天顺渠工程被列入山西省督军府民办公助水利工程项目,获得了省府的资助。民国十七年天顺渠正式开挖,历时3年,耗银元6万,玉龙桥其实是一座引水渡槽,引上游乌马河之水经天顺渠浇灌下游万亩农田而建。至民国二十年终于建成,天顺渠的建成使得阳邑村及附近村庄2.1万亩农田普遍受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