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示例1:马致远,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很不认真。
常见错误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示例2:你给我闭嘴!
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到吗?!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常见错误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智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有存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示例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5: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示例3: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示例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示例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7:《玄秘塔碑》之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的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示例8: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常见错误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朝如青丝暮成雪”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有人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纸。
常见错误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常见错误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他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地庆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示例1: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2: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女士们、先生们:……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常见错误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示例1: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年“五四运动”90周年。
常见错误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示例: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示例3: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示例4:你这样干,未免太……!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人了。”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示例:只要……就……
示例1:从隔壁房间里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示例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常见错误
示例1:《红楼梦》
示例2:《史记·项羽本纪》
示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
示例4:《每周关注》
示例5:《人民日报》
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示例1:《渔光曲》
示例2:《追梦录》
示例3:《勿忘我》
示例4:《沁园春·雪》
示例5:《东方欲晓》
示例6:《光与影》
示例7:《社会广角镜》
示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
示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收获很大。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常见错误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
《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
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