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舞台设计效果图教室(放映厅舞台效果图)

时间:2023-04-17 浏览:17 分类:娱乐资讯

我们常说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台湾地区教育部为推动美感教育,发起了一场校园美学改造运动——「学美?美学-校园美感设计实践计划」。

参与的九所中小学从北到南,改造项目也很多,有美感教室、主席台、学生餐厅,其中我们选择了四个案例作为分享。通过设计的落实,让学校真正成为美感教育的一环!

01 苗栗丰林国小-中廊

丰林国小是偏乡小学,中廊是学校里唯一可以利用的半室外活动空间,学生放学后都会约在这里集合。这个中廊位于教学楼中间,前面有操场及山景,后面有宁静的小空间。因为年久失修,老旧昏暗,不友善的地板铺面以及残破不堪的布告栏,都需要改善。

苗栗丰林国小中廊

苗栗丰林国小中廊

设计团队在规划时,大胆提出改变环境材料、色彩计划以及场域延伸。先是整合中廊与后走廊空间,引入绿意、改造地坪,让后走廊成为中廊的缓坡,让原本生硬的走道空间变得柔和。两侧布告栏重新设计,外观视觉统一,圆弧造型框设计呼应花台,配上照明,提升阅读跟展示的趣味,让中廊成为一个无论晴天雨天,学生都能在这里游戏、运动、说笑、带导读的多功能空间。

苗栗丰林国小中廊

苗栗丰林国小中廊

02 云林山峰华德福国小-主席台

在过去的教育空间里是权威的象征:朝会、唱国歌、听师长训诫。但在云林山峰华德福国小,因为教育转型,以人为本,师生间的关系也很亲近,希望主席台改造成为师生共用的复合空间,可以办讲座或活动,或是展示艺术创作。

云林山峰华德福国小主席台

云林山峰华德福国小主席台

在不能拆除的前提下,无有设计张智舜总监,以云林本地常见的野生动物「大冠鹫」为意象,取大鹏展翅、孩童们在羽翼下快乐成长的概念,来转化这个空间。空间串连操场上的游具设施,并在主席台新增了攀岩墙,跟单轮车斜坡整合,让它成为师生可以户外上课、休憩,甚至攀岩运动的半室外场域。使用轻盈的帐篷材质,也可视需求拆下。

云林山峰华德福国小主席台

03 新北北港国小-教室改造

新北市北港国小的教室很特别,当初在建造时,每一间都设有一个内嵌式的「教室准备室」,用来存放教具。不过现在教学电子化,准备室已不合时宜,这些空间常被当成仓库堆放杂物。此外,准备室下方的老旧柜体,原本的深度设计也不符合人体工学及使用需求。

新北北港小学教室

新北北港小学教室

设计团队共序工事认为,这个有别于一般教室型态的小隔间,在空间的切割中加入了室内窗,让通透感得以延续,可以提供教室更多的可能及样貌,所以将空间改造成舞台,并结合教室前、后设置的全黑板墙及移动柜体,打造出可因应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变化的未来教室。

04 花莲明礼国小-川堂

学校需要一个让孩子们可以在雨天或大热天时也能活动的地方,但校内唯一符合的川堂,历经地震损害,虽然已经翻修过,但还是老旧需改善。无有设计在接触后发现,这个川堂也是凝聚师生、家长及社区居民的重要据点。因此,从孩子的视角与想像,利用入口原有的树木意象,延展成树屋的概念,也展现学校与自然共处的态度。

花莲明礼国小川堂

花莲明礼国小川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