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有人喜欢华晨宇吧_华晨宇原来的脸

时间:2023-04-17 浏览:16 分类:娱乐资讯

继郑爽风波之后,娱乐圈又砸来一个大瓜:“

华晨宇被爆隐婚生子

”。

偷偷谈恋爱,不小心怀孕,又偷偷生下孩子,突然公之于众,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怕是电视剧都不敢演。

外界议论纷纷,华晨宇与张碧晨两位当事人,也并未遮遮掩掩,大方承认事实,表示会一起共同抚养孩子,这才避免舆论过于发酵。

华晨宇与张碧晨之间的爱恨纠葛,我们也不好做过多评判,只希望二人能尽心尽责便好。

随着华晨宇生子的曝光,有不少观众开始扒他的过往情史,但争议最大的,其实是他的事业。这个唱着“火星文”,靠选秀出道的男孩,为何会大红大紫?坐拥3400万粉丝,享受娱乐顶流,出道七年,便被称之为“歌王”,他的身上到底有何魔力?“歌王”他能担得起吗?

一、一首无字歌,开启音乐之路

关于华晨宇的家庭背景,最广为人知的,说他是富二代,父亲是从事矿业生意的老板。

在采访过程中,华晨宇也谈过家庭情况,谦虚地表示,家境是小康偏上的那种。

自小享受优越生活的他,童年生活过得并不快乐,父母离异,父亲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儿子,能让儿子衣食无忧,却给予不了精神慰藉。

在孤单中长大的华晨宇,自带一股忧郁气质。

热爱音乐的他,23岁时参加《快乐男声》。

那时的他穿着白色T袖,戴着黑框眼镜,安静地坐在人群中,导演喊了好几遍“08042”,他才缓缓站起来,露出憨憨的笑容,走上舞台。

他唱了一首没有歌词的无字歌,还没唱完便被几位评委打断,蔡国庆一阵皱眉,评价道:

你不是天才要不就是蠢材。

幸好尚雯婕投出关键一票,才得以让他继续往前走。

自此,华晨宇辉煌的音乐之路就此开启,在拿下长沙赛区十强后,又一举摘得年度总冠军的桂冠,顺利签约天娱传媒,专辑大卖,人气暴涨,直通央视春晚,开演唱会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如今已成歌坛顶流歌手,风采独一无二。

二、成名之路:孤独与质疑并存

与其他歌手相比,华晨宇是独特的,这份独特来自于他的唱功。

但凡听过他作品的观众,都知道他有实力在身,嗓音嘹亮悦耳,习惯在歌中加一段特别吟唱。最突出的是高音,

他能一口气坚持47秒的高音,让人惊讶生畏,即便是韩红这样的歌后,都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在演唱时,他又自带个人情绪,疯狂的、颓废的、分裂的,与王菲、陈奕迅等人极为相似。

其创作的音乐作品,极具个人风格,能驾驭得了摇滚,也能唱得了流行。

有人评价华晨宇,

有王菲的空灵,陈奕迅的深情,还有欧美的摇滚重金属,

在歌坛算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在创造能力上,他不是只会单纯地唱跳rap,而是尝试各种不一样的风格,即便没有那些复杂的电声乐器,靠一把吉他伴奏,他也能唱出喜怒哀乐,传达出作品灵魂。

华晨宇的歌的确独一无二,但人气日渐增长,关于他的争议之声,也一路高涨。

他的歌曲,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有些人接受不了他“阴郁邪魅”的台风,

高音被认为是歇斯底里的呐喊,在舞台上表演“斗牛”,不明所以的快速抖手,唱到忘我时,绕着舞台绕圈,最后直接跪在地上。

种种难以预料的举动,忸怩的姿态,夸张的妆容与打扮,疯疯癫癫,让人一度以为他是在搞行为艺术,心里不禁发问:这个少年怎么了?

作妖,浮夸,只会飚高音,这是部分人对他的印象,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创造出诸多奇迹。

一首《国王与乞丐》,在演唱会上引得一万八千人演唱,一首《烟火里的尘埃》,又引得九万人在鸟巢里合唱。

18年9月,他在鸟巢开演唱会,巨大的场地难以容纳热情的粉丝,不得不连开两场,刷新记录,成为九零后登鸟巢举行个唱的第一人。

在获奖上,各种大奖小奖不计其数,纷纷收入囊中。

2016年,在MAMA音乐盛典上,华晨宇惊喜获得“亚洲最佳艺人”,成为目前该奖中国最年轻的获得者。

演唱会爆棚,证明有人气,拿奖无数,证明实力被认可,华晨宇的成名之路,可谓孤独与质疑并存。

三、华晨宇担得起“歌王”称号吗?

过往的种种“黑料”,观众的“两极”评论,并不能阻挡华晨宇高歌猛进的事业,但仍要发问,他为何会火?“歌王”之称是否言过其实?

从实力上看,他是唱作演于一体的全面音乐人,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与艺术性,擅长用音乐表达情感,独树一帜的大胆台风,教科书般炸裂全场,超强的控场能力,是众多年轻歌手的佼佼者。

在如今“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的歌坛,华晨宇如同是一股新鲜血液,又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歌坛与观众,带来新的色彩与惊喜。

但光有这么还不够,好演员是既有出色的演技,又有交口称赞的敬业精神与口碑,歌手同样如此。

舞台上华晨宇虽有点“疯癫”,但他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不是浅于表面的作秀,细细深扒,会发现他是

用心创作,用灵魂演唱。

2013年,还在选秀的华晨宇,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觉得音乐,可以有一个舞台,但不一定要有擂台”。

对于不少歌手来说,唱歌是他们获利得名的方式,通过打擂比赛,只为争得歌坛一席之地。

但华晨宇则不同,他眼里只有舞台没有擂台,舞台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争谁赢谁输。

每一次走上舞台,他都会当做一次演出,自己唱尽兴了,观众也听爽了,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正如那句经典语录:

随意点。

在参加《明日之子》时,坐在导师席上的他,曾对歌手李袁杰说道:

你应该学一下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作为一个创作者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很可怕,会误导观众的,再有天才的人也要有基础。

在浮躁的娱乐圈,能真正潜心钻研演技与唱功的艺人,少之又少,华晨宇这番话,没有过深的道理,仅仅表达一个音乐人该做的事。

当有人说他歌曲传唱度不高,希望能写点简单的曲子,不是谁都有那么惊人的高音。

但华晨宇觉得,乐坛要往前走,不能总写简单的,脍炙人口的歌。

他会创作新作品,也会改编经典,一首《爸,我回来了》,通过念白形式,配上低沉单调的旋律,渲染出压抑阴沉的环境,再加上他富有情绪的诉说,打动无数歌迷。

一首《齐天大圣》,将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甘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核心,唱到了极致。

这个爱呐喊的男孩,内心也饱含情怀,一首《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唱出了他对疫情的深切感受,鼓励大家相信一切,世界的美好没终结,希望的光芒没泯灭。

无论是新作品,还是改编经典,都满含他的笑与泪,充满灵魂与激情。

真正懂他的人,会沉醉其中,明白其中的故事,但不懂他的人,则难以走心,觉得他很奇怪。

艺术欣赏是一种主观意识活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爱它就好好珍惜,不爱它就当是路过,也别否认批评。

引用郭敬明那句霸气语录:“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

四、结语

曾有记者问华晨宇,这些年来,你会觉得自己是为舞台而生吗?

他回答,从未想过自己是为舞台而生,我只是在认真做一件事,乐坛的大环境的确不佳,也许一人之力改变不了什么。

我也不强求去改变,但坚持去做,总会有人听,即便有些人现在不爱听,或许在未来,他们会爱上我的音乐。

对于唱歌,他很随意,不在乎输赢名次,只追求精神与灵魂的共鸣,对于粉丝,他也很随意,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这是个人自由。

对于创作,他始终认为歌坛要向前走,总想创作不一样的东西,十年前的歌曲他能写,但不想碰,因为大家都这样,歌坛岂不是往后退。

新事物总会被怀疑被打压,但或许有一天,它会取代旧事物。

期待华晨宇在未来,能如烈火的凤凰,重获新生,歌不歌王的,相信观众心中自有定数。

作者:慕清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