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庆微博社区(王耀庆微博公众号)

时间:2023-04-17 浏览:15 分类:娱乐资讯

喜欢小编的文章,多多关注我哦,越鼓励,越努力,感恩!

提起王耀庆,让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有钱”。

他在屏幕上塑造的形象,不是总裁就是精英,然而却一点不油腻。

总有让人看不够的感觉。

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一、从小懂得察言观色,林奕华舞台剧御用男一

1974年7月15日,王耀庆出生于台湾,祖籍山东。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是家里的长孙,特别受重视,长辈对他的教育还是很到位的。

小时候的王耀庆,可以说是被爱包围的孩子,虽然家族庞大,但大家却非常团结。

每到聚会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凑在一起,拍大头贴。

可以想象,那得是多么欢乐的一群人呀。

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中,一般的孩子可能就是没心没肺的长大。

不过,小时候的王耀庆,却很懂得察言观色。

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对他放心,能够相信他做的决定。

可以看出,他小时候的思想就很成熟,后来,当他决定要进入演艺圈时,父母也并没有反对。

反而更相信,他自己能够把持住一切。

当然,凭借着他那股聪明劲儿,他对周围的环境都是很敏感的。

一切看在眼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人左右,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王耀庆高中的时候特别想当一个奸商,这是他的梦想。

至于演员这个行业,那完全是一种意外,此前从未想过。

不过,也许是天意弄人,当他离自己的梦想,就差那么一丢丢距离时,却出了差错。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不慎填错了。

于是,王耀庆稀里糊涂的,就去了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院。

那时的他,也完全不知道,未来要走哪一条路。

做演员,完全就是误打误撞。

大学期间,王耀庆无意间,被一个导演看上了,让他去拍广告。

之后,就顺利进入了广告圈,靠接广告和MV来赚一些生活费。

不过,广告也不是谁都能拍的,光有气质和外形,也不一定能拍出感觉来。

渐渐地,王耀庆对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产生了极大兴趣。

这也促使他对表演的兴趣。

靠着拍广告被一些人看到后,1995年,21岁的他,接到了人生的第一部电视剧《水晶花》。

当时,王耀庆对表演,也是懵懂的状态。

他不是科班出身,仅有的底子也只是拍广告时,带来的一点经验。

不过,同剧组,饰演他妈妈的王淑娟,给了他很大帮助。

这段时间,他从这些演员身上,看到了一种对演艺的执着和热爱。

王耀庆发现,一场戏就算拍了16个小时,22个小时。

所有人都会全心全意投入,没有半点怨言。

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他都很怀念,也很感激。

因为他刚入电视圈,就遇到了一群这么优秀敬业的人。

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让自己感觉很踏实。

崭露头角之后,他去服了兵役。

退伍后,王淑娟又找到了他,让他出演电视剧《太阳花》。

当时,《花系列》是台湾经典的周播剧,家喻户晓。

而他在《太阳花》中,一人分饰两角,形象和演技,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从此一举成名,片约不断,在台湾也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演员。

王耀庆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他喜欢表演,在这当中,不知不觉也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人成名之后,都想演更优秀的作品,然而,当时台湾的电视剧,让他有些失望。

一部剧,就要一二百集,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除了剧情拖拉之外,改变剧情和风格也是常有的事。

剧本都以观众的口味为导向,一开始拍的是喜剧,收视率低了就会变成宫斗。

和和美美的一家人,最后变得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状况,让他看不到未来。

就在他迷茫的时候,林奕华找到了他。

林奕华是著名的舞台剧导演,他在1991年创立的了,非常林奕华剧团。

1994年还凭借《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得台湾地区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那时的王耀庆,早就听说了林奕华的大名,直接就答应了林奕华的邀请,来到了他的舞台上。

不过王耀庆也没有让他失望,他成为了林奕华的御用男一号。

从2006年开始,王耀庆在话剧舞台上待了五年,近300场的舞台剧表演,让王耀庆的演技急速上升。

常年的磨练让他舞台功底深厚,他在林奕华导演的一系列舞台剧中,各种各样的角色,都能驾驭的非常好。

让观众每次看到,都很着迷。

不过在舞台上待久了,他又想重新回到镜头前。

用他的话讲,收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那时的王耀庆已经结婚生子,虽然他很热爱这个舞台,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所以他希望能够寻求到,一个爱好和生存的平衡点。

有这种想法之后,对台湾演艺圈,他肯定是不会考虑的。

于是,2011年,他转战来到内地。

那时候的内地市场欣欣向荣,发展一片大好。

而他的运气也特别好,拍第一部电影,就遇到了滕华涛导演的《失恋33天》。

很多内地的观众,也是通过这部电影,知道了王耀庆这个人。

不得不说,他当时的表演,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上映之后,就立刻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之后,还凭借剧中角色,被提名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从此之后,内地的影视圈向他敞开了大门。

他也塑造了不少,总裁精英的形象。

有网友开玩笑说,不是趁个几个亿的角色,都不好意思让王耀庆去演。

二、谁牛X还不一定,《职人访谈录》有私心

在《失恋33天》之后,他接了很多电视剧,大家对这个人也很脸熟。

但是,虽然观众都知道他演技好,他却并没有什么话题度。

不过,王耀庆以前是在舞台上历练过的,他对表演有敬畏,红不红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

在他的眼里,一样东西,如果没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上热搜这件事,他是一丁点儿感觉都没有,用他的话说,不过就三分钟而已。

每个人都有红的15分钟,两年前的热搜,有谁会记得呢?

去年的网红现在在干嘛?还有谁关注呢?

甚至,他一直都非常确定一件事,他不会红,不过这样想想也挺好的。

按他的话说,如果每天想着,我明明演的比那个傻X好,为什么我没他红?很没意思。

如今很多艺人,都会在屏幕上塑造自己的形象。

而王耀庆根本就不在意,很多人会觉得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他的回应也很逗,他说就跟打麻将一样,你听三张也不见得会胡。

有时候拿了一手好牌,然而别人还是比你先胡,你也不能怎么样啊。

对于表演以外的东西,他显然没看得那么重。

他不想迎合别人的喜好,不想建立在别人的评价里。

“所有人给你点赞,你就真的很牛X吗?”

他把一切看得太通透了。

相比于演电视剧的热闹,他更喜欢舞台剧的纯粹。

他喜欢能够把台词打磨到最正确的样子。

影视剧在他眼中,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因为一旦台词落地,就永远没有机会回头,现在又有几个演员,会想到这一层呢?

王耀庆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几乎不看,自己拍过的电视剧。

因为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不知道电视剧剪辑完,是怎么样一个状态,再怎么看也于事无补。

他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还很有意思。

王耀庆非常喜欢看电影。

他的最高纪录是在21天之内,在电影院看了29部电影。

王耀庆还没有微博,也不愿意看微博,这件事,也许让很多艺人都无法理解。

但他更希望,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工作上,如果观众想关注他,就还是关注他的工作吧。

身处在一个复杂的娱乐圈,他根本就不想参与任何八卦,不希望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占据。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很希望了解他,于是,他就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式。

居然开了一个。

2016年,他在微信上,做了一档《职人访谈录》。

是由他独立出资,制作的系列视频,所有内容都是王耀庆工作室,自己策划操作和拍摄完成。

这是一个对各大职业大神的访谈,当然他也是有私心的,想通过这个方式,解一下心中的疑惑。

因为演员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些认知和体会。

他也很好奇,如果不是这个行业里的人,会有跟他一样的感觉吗?

在一个行业里做了10年,20年,30年,40年,对于职业会不会继续敬业和坚持。

毫无意外,这些大神们都很谦逊,跟他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王耀庆很感谢,这些大神诚恳的把他们生命中,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酿出来的那滴蜜,跟你分享。

后来,王耀庆为了把更多访谈内容拿出来分享,特意出了一本书叫《耀庆职人访谈:游艺的人》。

他是想把更好的东西,更有价值的内容,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随着观众对他的喜爱,王耀庆近年来,也应邀参加了不少综艺。

以前他真的很害怕,综艺对他的影响,因为综艺上多了,大家只会看到你在综艺里面的一面。

不过他对一件事也感觉挺可笑的。

大家都觉得真人秀看到的,就是那个人真实的样子。

他说,怎么可能呢?真人秀就是有剧本的呀!

不过王耀庆在综艺上,也蛮放得开的。

因为他演的可不是剧本,他说,他要玩,就要玩真的,也妥妥是一个综艺宝藏了。

三、背后功夫下的足,不太认同江疏影做法

每每看到王耀庆的表演,都感觉是恰如其分的,润物细无声。

这当然得益于,他对人物的洞察和体悟。

背后功夫自然也没少下,当然,也没有多少人能看得到。

在演电视剧《沉浮》时,为了让自己更接近角色,他定制了30套西服。

甚至在西服上面别着一个,镜头中看不到的万宝龙笔。

《职场是个技术活》里,他的角色被雪藏了三年,他为了表现人物的不得志,让自己胖了十多斤。

为了更像《创业时代》中的互联网大佬,他在网上找了一个企业家的照片。

去眼镜店按着样子,挑了一副看不出牌子,没有边框的方形金属眼镜。

甚至买了一块怀旧的电子表。

因为剧中这个人,就是干电子业起家的,这块表,是他赚钱给自己买的第一块表。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所有细节,恐怕导演想的都没这么全。

为了摆脱台湾腔,来到内地后,他就主动去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台词课。

不仅是演戏,上综艺他也很认真。

在《见字如面》中,他读李小龙在好莱坞拍戏时,给妻子写下的家书。

上台前,他还学李小龙的标准动作来几下,代入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让人惊艳的是,在2019年COSMO时尚美丽盛典上,他不但担任主持,还为嘉宾呈现了百老汇歌舞剧《泽西男孩》和《红磨坊》。

王耀庆多才多艺的一面,真的是数都数不完。

即使英语很好的他,现在还一直跟儿子一起背单词,教学相长,他总是说,自己能从这当中学到不少新东西。

对自己要求这么高的演员,一方面会让人很敬佩,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时,还是一个很棒的体验。

周一围就曾在访谈节目中提到过,跟王耀庆合作,简直太过瘾了。

但是另一方面,还是有点让人害怕的。

别人都说,他真的特别难搞。

因为他真的很想演好这个角色,但他很讨厌改剧本。

只是如今的好剧本,真的太少了。

王耀庆是个很有想法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跟导演沟通。

但很多时候,也很无奈。

有时候在片场,王耀庆对别的演员的行为,也不大能理解。

有一次跟江疏影一块儿拍戏,让王耀庆惊讶的是,她每一天在片场,都要喝起码二两白酒。

一方面他尊重对方的努力,但另一方面,他说你非得喝酒才能演醉态的话,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演出来的话,那真的得期待,自己不会碰到更糟的角色。

演员是靠自己的想象和模仿来创作的,中间需要自己去拿捏,如果总是借助外力的话,是很危险的。

不过娱乐圈里,这样做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四、内地影视现状,看不懂“潜规则”

王耀庆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想法。

可能是因为除了表演以外,其他的事,他很随缘,不在意。

所以,显得格外真实。

对于大陆影视发展的一些规则,他直言,真的看不懂。

在一次访谈中,他就说出了真相,但也只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无奈。

他很喜欢用逻辑来解释事情。

他说,如果别人做了一件事,你去质疑别人,而对方给你的回答是:别人都这样做啊。

这是合理的吗?本身就是个错误。

现在的行业发展跟以前比,真的是背道而驰。

在王耀庆的记忆中,以前拍戏,好剧本才是戏剧的核心。

然后再召集演员,讨论怎么把它做成一个令人感动的作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艺圈也运用了大数据。

在数据面前,一切表演,都显得那么无力。

王耀庆说,一个人的演技和艺德,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首先,他们会用大数据找一个明星,查一下背后的粉丝群,大概就知道片子能卖多少钱了。

这个人跟角色是否吻合,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确定这人能来,片子就能卖了。

有了IP之后,谁会在乎剧本呢?

接下来,投资人的钱怎么分?

50%给演员,剩下50%的钱,都在制作上面的吗?怎么可能?

直接就是一波骚操作:

前期发营销号制造话题,后期买收视率完成跟电视台的对赌协议。

然后再保证能卖二轮,网络上能卖出个好价钱,这就是现状。

王耀庆感叹道,这跟我们一开始讨论的好作品有任何关系吗?

所以当大家都这样做,都这样想的时候,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这些话也只有王耀庆敢说了。

因为他不在意红不红,他在意的是戏剧的初衷。

不过,他没想过,也不可能做救世主,他说他很懒,没办法像导演一样去做后期。

只要在他能力范围内,他能做到让导演觉得OK,他就没有问题了。

别人的逻辑就是圈钱而已,而他是奔着表演艺术去的。

他说,他也可以成立公司跟别人玩儿对赌,三年后就可以等上市。

或者带资金入股,跟人谈分成,把演戏转化成资本运作。

但是这跟表演又有什么关系呢?

挣到钱比较多,就代表是一个好演员吗?

如果代价是泯灭良心,承认错的逻辑,他不愿意。

五、吻戏显人品,教子有方

如今的王耀庆,在大众面前,既有成熟稳重的一面,偶尔又有些调皮。

私底下,他确实是一个大男孩儿。

他曾经一下买了8台电脑打游戏,真的是难以想象,他在家中的样子。

有一次,参加金星访谈节目,金星问他挣的第一笔钱,干什么了?

他说把钱铺在床上,感觉自己发达了。

真实又有孩子气,很有趣。

王耀庆拍戏这么多年,跟他合作的女演员一个个都很漂亮。

他在金星的节目上就曾透露过,拍吻戏要注意的三大潜规则,足见其人品。

第一,拍吻戏不要伸舌头。

第二,手的位置要放好,也是对女演员的尊重。

第三,拍吻戏的时候,要尽量跟女演员保持距离,很多吻戏的镜头,都是通过错位来拍的,没有必要靠那么近。

可以说他真的很洁身自好了。

不过即使这样,经常在大陆拍戏的王耀庆,每个月都会在剧组看到妻子。

王耀庆笑着说,这是来宣誓主权。

王耀庆跟妻子郭晏青,小学四年级就是同班同学了。

他从服兵役回来之后,因为经常拍戏,很长一段时间住在郭晏青家里。

后来女方家里人就有了意见。

王耀庆见状,直接就说:“我们要不就结婚吧。”也没求婚,就这么顺其自然了。

婚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妻子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有很多综艺,邀请他带孩子参加真人秀。

但是,他只想给孩子一个简单纯真的童年。

而教育孩子,我王耀庆也有他的想法。

他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做判断。

有一次,儿子回家跟他说,我的同学怎样怎样,他就是个王八蛋。

王耀庆直接制止说,你不能骂人家王八蛋,就算他这样骂你,你也不可以骂回去。

不能让别人的不好,而让你变得不好。

父母不会陪你走到最后,总有一天你要学会自己做判断,面对一切。

这就是他对孩子的态度,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孩子更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不会被保护的那么好,但绝对有主见。

相信孩子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也会越来越优秀。

如今的王耀庆,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家庭幸福和睦。

终于找到了,爱好和生存的平衡点。

很期待,他能有越来越多好作品,呈现给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