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来自河北乡村的18岁女孩马悦,是辽宁芭蕾舞团附中的一名学生。几年前,在“田埂上的芭蕾”公益项目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芭蕾,她的梦想像是被一束光照亮。
如今,马悦也像当年帮助过自己的老师们一样,去到乡村,点亮更多孩子的芭蕾梦。
△视频来源:CGTN
河北保定安新县端村,马悦读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学校通知要成立一个舞蹈班。原来,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师关於和从事舞蹈编导的爱人张萍带着学生们,义务来教村里的孩子们跳芭蕾。这个支教项目后来有了个特别的名字——
那是马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芭蕾,北京舞蹈学院的大姐姐们给这群“小不点”表演了《四小天鹅》。马悦回忆说,“我当时看呆了,原来舞蹈可以这么美,一下子特别有兴趣。”
每到周日,关於、张萍就带着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们,驱车近四小时,从北京赶到端村,志愿教孩子们跳芭蕾。因为每周一次的两地辗转,他们也被称作
冯桢棋正是这群“候鸟老师”中的一员。那时,她还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研一学生。偶然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关老师去端村支教的照片后,便主动申请加入。
△冯桢棋在端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
在支教老师的持续帮助下,孩子们跳芭蕾也有模有样。看到老师进村,孩子们会冲过去抱住她们。“跟着老师跳舞非常幸福。”马悦说,自己的心里慢慢种下了一颗关于芭蕾的种子。
至今,冯桢棋对那群孩子依旧印象深刻,“单纯朴实,又非常能吃苦。跳芭蕾的足尖鞋穿久了脚容易磨破,
△冯桢棋在端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
广阔无边的田埂
为了因地制宜教学,“田埂上的芭蕾”还把课堂搬到了户外。
△儿时的马悦在田间起舞
马悦记得,一个盛夏的傍晚,大家在一片玉米地旁边练习,为了躲避蚊虫,她们找来蚊香点燃,围一个圈,在里面一遍遍练习。
△马悦在田间起舞 图源/CGTN
随着对于芭蕾练习的深入,马悦对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老师告诉我们,练习芭蕾脚要使劲往下踩,上身则要使劲向上拔。
2016年,马悦成功考入辽宁芭蕾舞团附中,得以更系统地学习芭蕾。她说,没有舞蹈的生活是苍白的,芭蕾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情绪表达,
马悦发自内心地感谢为自己打开艺术大门的支教老师们。2020年暑假,得知关於和张萍老师又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的一个村子做艺术支教,她也做了一个决定:主动申请前去做老师。
△马悦在云南的村子里,给孩子们上芭蕾课。
每个假期,马悦都抽空前往这个小村子,教孩子们学习芭蕾。在孩子们身上,马悦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个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拥有一个有艺术与美相伴的童年的小姑娘。
马悦希望,可以把老师们对她的爱传承下去,给予更多的孩子。
△马悦在云南的村子里,给孩子们上芭蕾课。
明年就将参加高考,马悦的目标是报考芭蕾相关专业,继续把自己的从田埂上长出来的芭蕾梦延续下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孔萌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