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了,可儿童节早已与我无缘。忽然想起80年代我的儿童节了,那个年代虽然很穷,但快乐从不缺少。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小学一直就在自然村中的小学上,小学名字则就是村支部的名字。那时候小学阶段是五年制,从一年级念到五年级小学就毕业了,不像现在六年级还是小学。
村小学设在自然村的三生产队,没有校园的院墙。一排溜儿的土房子,窗子很小,课桌都是用榆木打成的,做工非常的粗糙。上面的木纹坑坑洼洼的,写字得垫上一个硬纸板才能平整。一个桌子两名同学,一男一女同坐一条长板凳。这些桌子也不知道使用了多长时间了,反正早就有很结实,虽然很破却被同学们磨得包上了一层厚厚的黑浆,比盘出来的手串儿还亮。
学校前面是一片校田,长着师生种植的玉米,旁边是一个简易的旱厕,后排还有一溜儿土房是办公室和高年级的教室,办公室门口上挂着一个犁铧子,用铁棍一敲叮叮铛铛的响,就是上下课的铃声。
最盼望的就是过六一儿童节了,有奖品还有好吃的。虽然穷学校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上午是“挖宝”,下午文艺演出。说起挖宝只有农村孩子才知道,老师用纸片做一些奖卡,上面印着红红的印章,写着1.2.3等奖的字样,在六一的头天下午就藏到准备挖宝的山上,选择这个山往往景色比较好,又不是很陡学生都能爬上去。奖的卡片藏在石头缝里,挂在松树杈上,埋在草丛里等待着学生们找到。第二天上午学生排好队就向山里进发了,五年级的学生背着一年级的爬山,到了预定地点耐心仔细地开始寻宝。这既锻炼了细心又锻炼了胆量,有的奖卡在松树上,树上还有毛毛虫,总是能想办法勾下来。回来后按奖号领取奖品,一等奖是文具盒、二等奖是横格本、三等奖是带橡皮擦的铅笔,没找到了都能得到一块儿有糖味儿的糖橡皮,别提有多高兴了。
下午是文艺汇报演出,没有什么舞台也没有话筒,唱歌全凭嗓门大。我记得我的节目是天津快板《学雷锋学赖宁》,一个六一儿童节把生活过得特别充实。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节目质量也高了,奖品也越来越重了,可是好像高兴程度却不如从前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