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史连载小说《两晋南北传》之女神的降临篇 第2话:一石千浪!公元五世纪的女神专用剧本
公元541年,宇文泰在北魏的西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改革掀起了热潮,不管基层官员、地方豪族还是老百姓,一见“两长制”就立马明白自己有哪些好处和油水,统统表示双手支持。于是,政策下去得非常顺畅,西魏这边顿时焕然如新,基本恢复到六镇之乱之前繁荣景象。
东边地盘更大的高欢在干啥呢?没错,他也在抄文明太后的作业。除了没反腐,其他全部通盘抄。
杜弼:高王,我发现咱这不少官员都在贪污啊,咱们现在必须要反腐了。高欢:贪污这事是一种习俗,没什么要紧的。杜弼:高王,贪污可是最要紧的。高欢:你想想,现在西面有宇文黑獭,南边有念经老头,咱现要是反腐,咱这群将军不都全跑了?杜弼:可是官吏不清,咱这必然失民心啊。高欢: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你做事要讲格局。杜弼:属下很讲格局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清除队伍中的坏分子。高欢:那你说内贼是谁?杜弼:掠夺百姓的那群人啊。高欢:这木鱼脑袋的。我今天还没说胡语,说汉语你都一个字也听不懂是吧?来,过来。杜弼:您要带我去哪?高欢:帐外众兵听令,排成一排,对着前面那个方向,拉满弓,对,就这样拉着。高欢:你,杜弼,给我从他们前面走过去。杜弼:高王,这弓箭不长眼睛的啊,我腿软,走不动啊。高欢:啥都没干,就被吓破胆了。高欢:杜弼,记住了,这天下,还有你的富贵,都是这群勋贵打下来的。我坑老百姓又咋的?你想反腐,用你那套书生逻辑?高欢:现在是讲利益的时代。要改革?我要先把每个群体的利益弄好了,他们才能按统一步子去改革。懂?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七卷:行台郎中杜弼以文武在位多贪污,言于丞相欢,请治之。欢曰:“弼来,我语尔!天下贪污,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 东复有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正纲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黑獭,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弼战栗流汗。欢乃徐谕之曰:矢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虽按不刺,尔犹亡魄失胆。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
高欢毕竟是个明白人,公元541年10月16日,高欢也发布改革新法,跟文明太后一个套路。1、均田。把大量流失人口弄回来,分田给你们种地。2、令各州建设粮库,着手粮食安全问题。3、官营煮盐搞税收,平衡财政收支。4、国营统一物价和度量。
《资治通鉴》梁纪十四:东西分裂,连年战争,河南州郡鞠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饿死。欢命诸州滨河及津、梁皆置仓积谷以相转漕,供军旅,备饥馑,又于幽、瀛、沧、青四州傍海煮盐,军国之费,粗得周赡。
高欢一顿改善民生、恢复生产、做大人口的组合拳后,加上正好赶上连续几个大丰收年,东魏这的通货膨胀居然断崖式下降,当时一斛谷都降到了九钱,经济形势一片向好。5年后,高欢更是完成境内全部人口户籍的彻查工作,有六十万的黑户回到了国家账本中。要知道,商鞅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铁腕吧?他还用了10多年的时间才把整个国家给顺下来。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八卷:至是,东方连岁大稔,谷斛至九钱,山东之民稍苏息矣。……东魏以丧乱之后,户口失实,徭赋不均,冬,十月,丁巳,以太保孙腾、大司徒高隆之为括户大使,分行诸州,得无籍之户六十余万,侨居者皆勒还本属。
所以,改革这种事,老百姓绝不可能有觉悟和智商的,他们也绝不可能来适应或配合你的改革。中间这么多的障碍和利益,必须一个个去妥协和兑现,这已不是技术活了。何况宇文泰和高欢还是在相互勾心斗角、你死我亡的大环境中,谁敢铁腕改革?敌人没整死自己先整死了。按理,宇文泰和高欢的时代,应该都会啥啥的放一边,先把敌对干死了才是核心诉求。
然而,文明太后凭借再造中华的勇气担当、极为罕见的机缘窗口,史诗版的执政水平、百年难遇的改革方案,风调雨顺地把国家道路给铺好了。
所以,没有文明太后帮隋唐趟好这条道路,别说宇文泰、高欢,就算杨坚、李世民也一样都走不明白。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在连年大战中去搞国家体制建设。
就在东边和西方热火朝天搞大生产时,高欢和宇文泰都表示过,咱现在都是沐浴在文明太后的荣光下,咱现在还要把文明太后的精神学贯彻好。
然后这些年里,各地纷纷举办起“纪念文明太后诞辰100周年大会”,要求认真学习“两晋南北朝史”、“北魏复国史”和“太和改制史”。
老翁也从这“三史”学习中简要开始……
话说这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东汉三国后,秦汉帝国的秩序就崩盘了,乱世自184年一直持续到357年,直到一位名叫王猛的神人出现。这位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神人,初出茅庐后仅用10年时间,辅助前秦天王苻坚,扫平中华大地上的各路大神,仅除了最后一个偏安江南的东晋,其他全部被统一。
这期间,在遥远的云中盛乐,古称代国的地区,一个小小的鲜卑族部落里,部落首领拓跋什翼键被人政变,他的儿子拓跋寔为了保护老爸,重伤而亡。老爷子拓跋什翼犍本着草原民族奇特的风俗,将儿媳妇贺氏收了。几个月后,辈分成了谜,但还是认定为孙子的拓跋珪出生了。五年后的时间里,这个贺氏又彻底把公公拓跋什翼犍拿下,又连续生了3个儿子。
然后,王猛来了,毫无悬念地灭了国。拓跋什翼犍大败后逃进阴山,结果被儿媳妇兼老婆的贺氏出卖。这个贺氏自己酝酿一套“权利的游戏”,自想交了投名状,琢磨再靠女色去勾引王猛的老大前秦天王苻坚,从而一步步实现自己成为“北境女王”的阴谋。结果直接被王猛看穿,反手将她和四个孩子发配至四川改造。
既然王猛自比诸葛亮,那前秦天王苻坚还真是堪比刘备,心肠软的史无前例。没多久,拓跋什翼犍死在长安后,贺氏和拓跋珪也被召回长安来改造了。
贺氏再度展示一代妖姬的本色,把同样被关在长安改造的军神慕容垂勾上,还叫拓跋珪认慕容垂叫舅爷。等等,关系好乱。
后来的事,我们中学历史课本都学过了。王猛逝世了,留下的政治遗产没管住彻底放飞的苻坚,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淝水之战。无敌的前秦第一次也是唯一次战败。贺氏带着四子凭借慕容垂复国燕国的时机,狐假虎威地回到代国。
那啥,途中经过独孤部落时,被部落首领刘显扣了人。贺氏再次用自己的身体做公关,争取到最关键的一个晚上,成功让几个儿子跑回了贺兰部。
老翁不得不说,公元4世纪可以说也是一个女人的剧本,属于拓跋珪的亲娘兼亲奶奶兼舅奶奶:段氏。她5年半生4个儿子,走哪都能用肉体勾到最粗的大腿。哪个编剧都编不出来这样狗血的剧本,关键是北魏的史官兼头号宠臣崔浩还能在官方严密的掩盖行为下,明目张胆地将这段历史真实的写下来,让我们这些后人吃瓜。
啊呀,有点跑题了。老翁是要学习公元5世纪的女神剧本。
拓跋珪于386年1月正式复国代国,最初的入股部落都是不支持的,因为拓跋珪才16岁。然而,小毛孩张口闭口我舅爷是这个时代的军神慕容垂,把大伙都唬住了。然后,又约上慕容垂一起出兵,相继把铁弗、高车、柔然等几个草原霸主揍了一顿,一时间大家纷纷趋势而来,奇迹般的统一了草原。拓跋珪也开始设计了一套由代人集团组成的“上市公司”。
此时的中华大地正由慕容垂的后燕和姚兴的后秦对峙着,而拓跋珪这个“隐秘的角落”中的坏小孩,一点一点地挣脱束缚开始“黑化”起来,他终于和慕容垂的燕国翻脸了。但翻脸很快变成打脸。慕容垂决心要让最心爱的小儿子慕容宝进行锻炼,于是派其出战,结果拓跋珪被追杀了上千多公里,差不多快逃到西伯利亚了。
可是,拓跋珪很快就发现慕容宝真是个宝宝。于是乘你稍微松懈,就杀你回马枪。整个两晋南北朝堪称最能隐忍的拓跋珪,终于在参合陂找到了战机,一举击溃歼灭燕军主力。与此同时,南方的那个曾经打破吉尼斯世界追杀纪录的刘裕,也夹击着燕国。最终,燕国被绞杀得四分五裂。
398年7月,拓跋珪迁入平城,建国为魏,又因为是北朝而史称北魏;称帝,史称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后,连年大胜的拓跋珪也开始研究琢磨帝王家的知识了。
可能是精神压力太大,拓跋珪也开始吃寒食散,一种可能比五石散还迷幻的药。老翁也不懂医学,就称其为毒品吧。反正拓跋珪开始搞大清洗,就像嗑药发神经一样。看看他的几出戏:
1、第一猛将拓跋虔曾经表态,将来皇帝百年后,我只会避让卫王拓跋仪,除此之外,谁敢站我前面。拓跋珪表示,对不起,本来就因为我妈那破事,都不知道喊你弟弟好还是叔叔好,既然这样,为了我的太子,砍了。
2、二号人物拓跋仪天天喊拥护。408年,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出生,当晚招拓跋仪入宫告知好消息。拓跋珪问了句吓死人的话:“你听到我大半夜召你,你不害怕吗?”拓跋仪回答:“您圣明,我天天沐浴在您的阳光下,就是晚上接诏命,我的心也是光明的。”拓跋珪见他这么拥护他孙子,觉得你们这些人确实用完可以杀了。拓跋珪表示,对不起,占官说今年天文多变,为了我的天文学,砍了。
《北史》列传卷三: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帝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帝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百姓礼。
3、原始股元勋拓跋遵,在参合陂就是他率700骑兵,冲垮慕容宝的防线,功高勋重,居功至伟。但因有天喝多了,可能是对常常玩通奸游戏的太原公主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拓跋珪表示:对不起,既然这样,为了我的女儿,砍了。
4、司空庾岳,上了马能管军,下了马能宰辅。作为相当于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他,自己办公大楼家属院里结了果子,都不敢吃,还说:“皇上还没吃,我怎么能先吃?”拓跋珪表示,对不起,你这两天穿的衣服太漂亮,为了我的眼睛,砍了。
《北史》列传卷八:岳为将有谋略,士众服其智勇,名冠诸将,及罢邺行台,以所统六郡置相州,即拜岳为刺史。秉法平当,百姓称之……邺旧有圆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如此。侯官告:“司空瘐岳,服饰鲜丽,行止风采。拟则人君。”收岳,杀之。
拓跋珪可能最受刺激的还是他亲爱的妈妈贺氏,想想这女人能以一己之力把他爷爷,把皇帝、军神、仇人等等全部按在床上摩擦,要是以后咱子孙后代哪位出这样的皇后,那还了得。太后干政?东汉就这么亡的,西晋就这么亡的,真太可怕了。拓跋珪宣布了堪称中国历史最残忍的一个制度:子贵母死。立了太子,太子他妈必须死。
拓跋珪对长子拓跋嗣说:“当年汉武帝为防太后干政和外戚作乱,杀死钩弋夫人。现在我要立你继承国家,所以我照仿以前的圣人,这些都是为了咱国家啊!”然后,杀了他儿子的亲妈。等等,这事跟汉武帝有什么关系?然而,拓跋嗣本身是个非常孝顺的人,这大突然地亲爹砍死了亲妈,吓得就剩下痛哭了。拓跋珪又怒了,心想:我杀你妈,你小子就这么杠?你是不知道我天天想杀了你那奶奶吧?。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召嗣谕之曰: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以防母后豫政,外家为乱也。汝当继统,吾故远迹古人,为国家长久之计耳。魏主将立齐王嗣为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辄先杀其母,乃赐嗣母刘贵人死。嗣性孝,哀泣不自胜。
拓跋嗣终究顶不住他爹的这个毫无人性的制度,他老婆杜贵嫔死于公元420年,史书没记载,大概率是被子立母死了。因为拓跋嗣早早地就给他儿子拓跋焘找了一个姓窦的保姆,应该是为避免儿子长大了又寻思不到他的亲娘。
老翁怎么说呢?千防万防的子贵母死制度,也没防住后来的文明太后一手遮天的太和改革啊。不知道地下有灵的拓跋珪,是哭呢还是笑呢?
432年7月,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继位,开始准备收拾最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北燕。这个北燕是后燕被攻灭后,被北魏一切为二,造成了南北两块飞地。南边是南燕,已被南方那个刘裕给灭国;北边是北燕,而北燕的事还又要说慕容宝。自慕容宝被揍后,在回龙城的路上,又被他舅爷兰汗弄死了。兰汗的闺女嫁慕容宝的庶长子慕容盛,而慕容盛又设计干掉兰汗,成功复国。3年后,慕容盛的表哥前将军段矶发动兵变,慕容盛身亡。时任皇太后丁氏拥戴了她私通慕容垂而生下的幼子慕容熙继位。
慕容熙随后开始了一整套亡国套餐操作:1、征两万余人建方圆十多里的龙腾苑别墅。别墅中光假山就高十七丈,还开凿天河渠引水灌成曲光海。2、向北攻打契丹,向东攻打高句丽,干了隋炀帝和唐太宗都不得不大大点赞的事。3、他宠妃苻训英要在6月吃上冰冻鱼肉,在11月吃上生地黄。慕容熙表示本国科技综合实力无比强大,下令科研部门必须办,办不到的就杀掉。
老翁作为天文方面的科研者,认为这种任性女人老用非科学的灵魂问题来考验男人是否钟爱自己的行为,是愚蠢至极的。真正的女人,理应是以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去引导自己男人树立远大理想,并全力支持他。
苻训英把慕容熙的灵魂考验搞成了综合考验燕国的科技能力:
苻训英:皇上啊,我一直有个好奇的科研问题,如果把一群婴儿放一起,不教他们说话,您觉得他们会自己说胡语?还是说汉语?慕容熙:爱妃,你这问题太好了。来人啊!大臣:慕容熙:传我旨意,把苻贵妃的问题作为今年的国家级科研课题,部署下去,下个月我要听专题报告。……科研人员:皇上,我们课题组已研究出结果了。慕容熙:说说呢。科研人员:我们做了3组实验,分别是一群没母猪养的小猪,一只跟由人养的小鸟,一群混养的鸡和孔雀。科研人员:我们发现,那群小猪会拉帮结派相互打起来。不仅如此,它们晚上还会各待各的圈子,“哼哼呜呜”好像商量事情似的。所以,它们是可以在没有老猪的教育下,无师自通地领悟它们种族的语言。科研人员:我们还发现,那只鸟在我的教育下,完全丧失了它自己种族的语言。因为后来我把它和野生同族鸟放一起,这鸟开口就“您好,恭喜发财”,结果那只野生鸟吓得上窜下跳。科研人员:我们还认为,孔雀按道理比鸡更聪明,应该是孔雀认为自己也是鸡,是不会飞的。但是结果反向了,鸡认为自己是孔雀,这么高的树都能上去。皇上您看。慕容熙:很有意思啊!大臣:
后来,苻训英得病死了。慕容熙下令所有人都要服丧,并以眼泪作为考核指标。大臣们都吓尿了,自带各种辣椒上灵堂。慕容熙表示还不够体现自己的伤心欲绝,于是叫人打开棺材,和苻训英……………………的尸体进行了交配。
《魏书》列传卷八十三:苻氏死,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于是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大敛既讫,复启其棺而与交接。制百官哭临,沙门素服,令有司案检,有泪者为忠孝,无泪者罪之。于是群臣震惧,莫不含辛以为泪焉。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轜车高大,毁城门而出。
要不是《魏书》的史书真实记载,老翁真是要写不下去了。这些人的口味也太变态了,和女尸做,还是公开场合的做。
407年7月,在天怒人怨下,中卫将军冯跋发动军变,靠5000囚犯击溃慕容熙。冯跋说既然你喜欢和女尸做爱做的事,那就去地下世界做爱做的事吧。
冯跋接过皇帝位,但仍使用北燕国号。这位汉人倒还是个英主,执政后励精图治,给燕国带来了难得的20多年美好时光。
然而,北魏拓跋焘还是来了。此时北燕的皇帝已是冯弘,但根本扛不住这种国力碾压局,就一个夏天,魏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到432年12月19日,太子冯崇觉得扛不住了,要投诚了。拓跋焘为给大家看看投诚的榜样,封他为都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幽平二州牧、辽西王。随后北燕末代皇帝冯弘也投降了,并表示我这里所有的女人,您随便拿您随便玩。拓跋焘也表示:不仅你的女人我统统都要了,你国家的人口我也统统都要了。于是开始拆迁燕国的男女和户口。
通常,作为亡国奴的女人们,身份是非常卑贱,下场是非常悲惨的。但谁又能料到历史这位编剧呢?就在这群送往首都平城的奴人团里,还有三个毫不起眼的人:
一个是冯弘白送上供的闺女,阴差阳错地成了拓跋焘的左昭仪,后面称她为冯姑姑。
一个是路上刚生过孩子的普通女人,姓常,后面称她为常太后。
还有一个是跟太子一起投诚的北燕皇族冯朗的小女儿。冯朗被安置在长安工作后的七年后,生下了一个丫头,而这小丫头在后面被称为文明太后。
等这三个东北女人相聚在一个点的时候,蝴蝶效应就开始了。她们仨的相遇不仅彻底改变了北魏和南北朝,还为隋唐中华第二帝国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
老翁无聊补充:最后这张配图只为说下三个女人的形象,三个从一介平民到巨大影响力的女人,三个让俺在学校里追过的星,但毕业后就不追了。因为她们后来变得太有名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