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读独木舟的《我亦飘零久》,是被书里面充满异国风情的插画所吸引,还是彩色的那种。
孤独的在风中散着纸风马的藏袍男子,泰国的水灯节,色彩斑斓的孔雀墙和房屋,深夜里漫天的星辰笼罩下的高山地带,还有热情的传教士,菩提伽耶的法会…… 这让素来有民族风情结的我莫名的感觉欣喜,于是就有了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书的扉页是写的序言,是写荞麦眼中的独木舟,荞麦——南京的一位当红女作家,她说独木舟是个美女,是真的美女。书的封面有她的照片,看起来很温婉的一个女子,就像是南方女子特有的那种细腻温和的大家闺秀的气质。可是你绝对想不到,她会抽烟,会喝酒,刺青,叛逆不羁,虚荣拜金,甚至曾经是不良少女。很难相信,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会爱上写字。就像荞麦说的:“美女本来是不屑做写作这么辛苦的事儿的”,然而她的作品却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独木舟,她的原名叫做葛婉仪,很好听的名字吧,可是我却更愿意称呼她为“舟舟”,因为她笑起来就像一个孩子,单纯天真。
西北,甘南,印度,泰国,市井繁华,众生百态,舟舟将旅途中遇见的一些世俗风景,心酸人事,用文字,用相机,逐一记录下来。这是舟舟对生命以及自身的诚恳审视,透过他们,我们看见的,是这人世的冷暖!
舟舟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这也是大多游记一贯采用的方法,不同的是,舟舟巧妙地引用了林白的一首诗——《过程》: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一直写到十二月,从厦门的鼓浪屿一直写到比卡涅尔,阿姆利则,D镇,天南海北,就如同舟舟自己说的:“说走就走,是人生最灿烂的奢侈,也是最孤独的自由。”
如果现实允许,我也好想就这么奢侈一回,孤独一回。
忘了是谁说的,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爱情这东西,要看缘分,强求不来,但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可以有。买一张单程机票,不要回头,满世界地去飞,走哪算哪,随遇而安……
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舟舟的文字,没有添加任何文字技巧,想到哪就写到哪,摈弃了所有华丽的辞藻,真诚是她唯一的优点。正如当初韩寒遭遇了出道以来的最大一次危机,舟舟在认认真真考虑了三天之后为了对得起自己做了十几年的资深韩粉,写了一条长微博,足足有五千多个字,朴实无华的五千多个字,就单单只是诉说与安慰,不加任何雕饰。
有道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书里头多次提到舟舟的爱情,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是受过了伤痛,余生都在流血的人。”其实舟舟学会抽烟是和她的初恋有关,从十六岁开始,到如今的二十四岁,八年的烟龄。就连同她的笔名,也是为了纪念她曾经深深爱过的初恋,独木舟,独慕周。可就是爱得越深,伤得才越致命。“真正能够伤到我们心的人,一辈子也就那么几个”,舟舟看得见开头却猜不到结局,最后那个人会那样果断决然地离去,完全不想想她的未来,想想她将如何生活下去,想想她怎样再去相信爱……
在西宁遇到的传教士LuLu姐对她说:“我从知道你的职业那天开始,就一直在网上看你的微博和日志,我知道你心里有一个很爱的人,那段感情还没有过去。”怎么可能轻易就这么过去呢,一个曾经占据你心灵和情感的人,一个曾经教会你如何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人,他不是别的,他是你的天空,阳光和氧气,一旦失去,没有任何东西任何人可以取代,可以弥补。
那是一种,执念。
于是就有了S先生,《深海2》里面的陆知遥。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粉色的书页,上面写着:我要起身走了,于是我会有安宁。
旅行,在某些人所理解的范围内,只是一次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活动罢了。而舟舟的旅行是带着一份情感在行走,她在沿着S现实走过的路,他到过的地方,住过的青旅等等。
这是她的旅途,也是S先生的旅途。
小说里的S先生,祭奠她无疾而终的初恋。
舟舟有句话我很喜欢——“爱对了人固然是运气,若是爱错了,那也叫青春。”即使一场夭折了的爱情痊愈的时间是未知,我也依旧庆幸,我能够在我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你,哪怕它我耗费了一整个青春。
舟舟是个偏执却又豁达的女子。
在舟舟的世界观里,有一种可以超越亲情,横跨爱情的东西,那就是,梦想。
“在爱情里,在生活里,我可以任由别人伤害我,这些伤害可以被看成滋养生命的养分,练就我日渐强大的内心世界。但只有一点,有关我的梦想,这是一个禁忌,谁也不能碰我的梦,”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那些泼我冷水的人,我会将她烧开了还给你们。也许我接下说的话会让你们想笑,我这个朋友是个很文静很柔弱的女生,像极了一只小动物,兔子绵羊之类的,压根不晓得如何发脾气。我瞧见她发完之后底下的评论大都是“呵呵”或者是一串省略号,我是唯一一个点赞的人。我知道她的愿望是加入学校的辩论队,可是她说话有点结巴,再加上她性子比较内敛,怕是上了台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就因为这些人有缺陷,他们的梦想就要活该被嘲笑?就要被泼冷水?见过盲眼画师吗?知道千手观音吧?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用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捍卫他们的梦想,哪怕世俗的眼光再怎么对他们不屑一顾。
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也一定会有。我喜欢那些有梦想并且从未想过要放弃的人,他们是有着奇特力量的新青年,向阳花一般,等待着日光倾城。
有生之年,能够竭尽全力为梦想奋不顾身一次,死而无憾。
我羡慕十七岁的舟舟。
十七岁时的独木舟,是什么样子的呢?确切地说,其实应该是十七岁时的葛婉仪吧。那时候,独木舟只是论坛上的一个ID,QQ上的一个网名,它还没有成为某本书书脊和封面上醒目的作者名字。那个时候的舟舟,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女生,成绩不好,抽烟,经常被叫去写检讨,舟舟在这本书里写到说:“记忆中那时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惨淡的青春期好像没有尽头,”可是幸运的是,她喜欢上了写小说。
十七岁的舟舟没有没有美丽的躯壳,没有钱,没有知己,没有圆满的爱情,但还好可以写字,还好她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于她而言,那是她愁云惨淡,庸庸碌碌的十七岁里,唯一仅存的东西了。
那是她的梦想。
后来的后来,这么多年过去了,爱过几个人,有过几段故事,舟舟依旧还在写字。
书里一个叫曾畅的男生说:“我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做自己的喜欢做的,我想,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吧!
从甘南到泰国,从厦门到印度,这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孤独地在风中散着纸风马的藏袍男子,麻木而悲伤的新郎,一直强调自己不是只是一位母亲的妇女,温和纯真又让人落泪的“哈利波特”,说“只爱一个人最幸福”的鳏夫,他们绝大部分与舟舟都仅仅是萍水相逢,但却感动了舟舟,也感动了我们。
说白了他们就是陌生人,仔细回想一下,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搭讪我们会是什么反应?我想应该是警惕,抵触,愤怒吧,孩提时代妈妈教诲的“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至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陌生人就是这样一个会贩卖小孩的人贩子形象。可是现在舟舟让我认识到的,是另外一种对待陌生人的观念,那就是,来自陌生人的感动。
在张掖,舟舟遇上了质朴,敦厚,善良的一家人。他们毫无芥蒂,热情款款的接待了素不相识的她,做手擀面给她吃,那个小男孩把他的《七龙珠》拿给她看,还将棒棒冰分她一半,那个叫李卓的小姑娘拿她的画给她看。舟舟只在这座小城里呆了一天一夜而已,全中国,这样的小城成千上万,不繁华,有些寥落,但它是不一样的。
还有在旅社遇见的一个叫“泰逻”的极有教养的男生。在吃饭的时候,他不小心将夹起的一粒花生米掉地上了,在全部人都不当回事的时候,他蹲下去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他说:“我不捡,待会儿就要麻烦别人捡啦。”这些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小细节却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真正的素质。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舟舟一样感到惭愧,我们已经被一个凡事不要太认真的大环境给宠坏了,表面上看着是不拘小节,但实际上我们丢失的是一些很珍贵的东西,他们有着无法量化的价值。
来来去去,很多都只是擦肩的人,在下一个瞬间就永远地告别彼此,没有来日,舟舟说:“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信任,不带任何矫饰,我靠近过他们,我拥抱过这些平凡而坚忍的生命,这些简单,纯粹,没有任何坏心思的普通人。无所谓对错,真伪,我只要记住我所感受到的这些,保存在心中。我知道这情谊珍贵,永不褪色。”这是我听过的对陌生人最好的诠释。
“无论多少人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我,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中更加肮脏险恶,我仍然坚持尽我最强的意念去相信它的光明和仁慈,”这也是舟舟的原话。
和那些虚构的故事相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读真实的故事。怎么说呢,虽然不少虚构的故事并不逊色于真实的故事,但是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不加任何雕饰的与读者分享,能够更好更直接的与作者的人生悄然相接,更容易的去理解和感同身受。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所看见的不仅仅是舟舟经历的悲欢离合,更是生命的森罗万象。我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它,那些求之不得的爱情,那些无以为继的梦想,那些分道扬镳的朋友,那些永远无法体会的父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给我的高三注入了新的动力,舟舟的这次印度之行,解放了她,也解放了我,它的各种出其不意,令原本对生活诸多挑剔和抱怨的我,从此百无禁忌,愈加乐观豁达的与试卷君寂寞永生,慰藉相伴。
青春不容辜负,好书不容错过,作为一部打动了300000读者的行走读本,实在是值得你花上一个或者是两个月的时间去认认真真地品读它,让她带你去领略这尘世风景,让她将她所经历的辛酸人事讲与你听,让她向你展现一个最真实的独木舟。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