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 洋 牛小曼 邵群玉】编者按:25年前的今天,香港下着雨。从小在湾仔长大的任达华和惠英红这天没开工,而是守在电视机前看回归仪式直播。“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真的哭了”,惠英红依然记得当时自己激动的心情。另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演员李若彤,当时也正忙着TVB回归盛典吊钢丝表演。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环球时报》联合微博、新浪娱乐发起“香港印象”主题活动,赵雅芝、任达华、惠英红、林保怡、李若彤、袁咏仪、张智霖、赵文卓、佘诗曼、胡杏儿、王一博等艺人参与。近日,任达华、惠英红、李若彤三位资深香港演员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分享了各自的香港故事。
现在平台比较多,很多人是戏剧专业学校出身,读书很厉害。不过那是理论,当你要去拍“活”的东西时,内心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才可以把它灵活地演出来。
电影《我爱你!》6月2日刚杀青,马上飞到海南拍了另一部电影,这几天又来深圳拍张末导演的《拯救嫌疑人》。我去年3月底从香港回深圳,这一年半没有休息超过一个礼拜。
一定要对电影保有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明天会更好。
“很多时候我会直接Cue大家,叫我‘姑姑’就可以呀……”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李若彤坦言现在依然很喜欢自己饰演的小龙女一角。
“一开始大家很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叫我‘姑姑’。不过作为演员,怕大家只记着‘姑姑’,我的空间就变小了。但后来我又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想:自己喜欢的偶像哪怕他/她之后有很多好作品,但还是最喜欢一开始的那个角色,这也是情怀。我想明白了,就觉得完全不介意,反而很高兴。”
1995年,李若彤与古天乐主演的《神雕侠侣》在香港TVB电视台首播。与现在开朗的性格相比,李若彤坦言,自己当年的性格更像小龙女。“刚拍完时自己不停地回想剧里面所有桥段,大部分都是两个人不开心的桥段,就好像自己也经历过。”当时,李若彤两点一线地沉浸在小龙女这个角色中,完全脱离朋友和父母,“现在我比较成熟,哪怕是不开心的剧情,导演说停后我就能抽离出角色”。
除了小龙女,李若彤还在《天龙八部》中饰演王语嫣,《杨门女将》中演过杨八妹。她也经历过低谷,2005年至2012年推掉了所有的戏。最近几年重回公众视野的“神仙姐姐”,有了更多标签:健身达人、冻龄女神。李若彤从小喜欢运动,真正系统性健身是从2000年34岁时开始,近3年来还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健康生活方式。“以前我有一段低谷期情绪不太好,也是靠运动过来了。”当健身变成习惯,李若彤在饮食方面也不忌口。“去年在上海,今年又住杭州,上海菜和杭州菜都喜欢,还喜欢东北菜和兰州拉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香港影视“黄金时代”,李若彤是其中一员。在她看来,当时香港影视行业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够拼”:“不同类型和题材都有人敢于尝试。大家都很忙,太多戏一起开拍,工作人员都不够。”前几日,一名粉丝给“姑姑”发来一张照片,那是1997年7月1日前夕,李若彤与关咏荷、黎姿为TVB回归盛典直播彩排,“当时我们三个女孩子在红磡吊威亚,男生还有郑伊健。这个回归盛典现在想起来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外国人会觉得这个吊钢丝技巧非常厉害。”
25年来,李若彤和香港都在变。2020年,李若彤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好好过》,去年还当节目策划人。今年,李若彤在古装剧《且试天下》中尝试反派角色,最近正为自己参演的电影《神探大战》忙碌。“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对工作的态度。拍戏前一天睡觉之前,我会把剧本背下来——不是过一遍,而是全部背下来,我才敢睡觉。这个习惯到现在我都没变过。”
坚持这样工作态度的不只有李若彤。“希望未来的25年,香港人能继续抱有那份勤奋和拼劲,团结在祖国的怀抱,为每一个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