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元 主角(《主角》胡三元)

时间:2023-04-17 浏览:16 分类:娱乐资讯

《霸王别姬》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不成魔不成活”,电影中张国荣饰演的程碟衣是一个戏痴,将一生都奉献给京剧,也因此造就了这部迄今为止没人能超越的经典,张国荣就是程碟衣,程碟衣就是张国荣,张国荣后再无程碟衣。

要说戏痴又何止是程碟衣,《主角》中的胡三元不也是如此?他将所有的聪明劲都用在了敲鼓上,在生活上就像一个婴儿,懵懂无知。

毫无疑问,他是个出色的鼓手,而且是顶尖的水平,他一生都在追求鼓的技术进步,对于他来说,敲鼓就是人生的全部。

可也是因为如此,对敲鼓的高标准水平,让耿直的他,一生都因此备受磨难,孤独终老。

为了追求鼓艺的进步,甘愿承受众人指责谩骂

11岁的易青娥跟舅舅胡三元刚到剧团不久,就看到他被剧团的人指着鼻子骂。原来胡三元又是看不惯同事,在敲鼓时的敷衍,对对方大骂出口,导致被剧团的人开会点名批评。

可是,这样的批评对胡三元来说,就是隔靴抓痒,不痛不痒的。对于他来说,

没有什么比鼓艺更重要

。对于别人在业务的敷衍,在他看来是对鼓的不尊重,这是无法忍受的。

胡三元也曾被情人胡彩香,要求他在米兰演出时,不要把鼓敲得那么好,可以让她的演出失败,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敲鼓,对于胡三元来说,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他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包括他自己。每一次敲鼓,他都是拼尽全力,力求做到最好,唯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手的敲槌。

敲鼓,不仅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命。

而胡三元爱敲鼓是出了名的,前面刚被领导虐,没两个月,又因为敲鼓出事。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摔到头破血流,也绝不收敛。

在那个动荡又特殊的时期,人人都自危,剧团明令禁止一切的娱乐活动。可胡三元却在房间里,用纸隔着低调敲鼓,真不知道该说他聪明还是倒霉。倒霉的是这件本可以轻拿轻放的事,被剧团要求从严处理;聪明的是,他知道用纸隔着敲,降低音噪。

也许对胡三元来说停止了敲鼓,生命也就停止了。毕竟他连在劳动改造时,也能用挑石头的功夫来敲鼓,这也没谁了,可这就是胡三元,

生命不息,敲鼓不止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敲鼓这件事,胡三元能坚持一辈子也不放弃,鼓就等于他的生命。

如果其他人也有着像胡三元这种敲鼓的精神,对鼓艺追求的执着,就不怕不成功。忆秦娥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在对艺术执着,这方面深得舅舅的真传,和胡三元一样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人,“秦腔小皇后”的称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不要总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成功?不要总妒忌别人的业务能力强,如果你能拿出胡三元对敲鼓这种执着的精神,你也离成功不远。

敲鼓曾是胡三元爱好,没想到却成了保命符

机会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

。胡三元离开了热爱的舞台许久,本来压了许久的高调性子,现在剧团让他点炮,他再也忍不住。却没想到这炮一放,就放出人命来。

就在他已经绝望的时候,最爱敲鼓的双手差点废了。一个敲鼓的同行给了他机会,向劳动场的领导大加赞扬他的敲鼓的水平,并断定他是省内的顶尖的鼓师。

敲鼓曾经是胡三元生存的手艺,曾经是他的爱好,也曾是他的梦想

,但从没想过,

敲鼓能成为他的保命符。

人生的惊喜与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到来,这一次,胡三元的惊喜比意外快了一步。他的敲鼓手艺在剧团没有得到重用,没想到在劳改场有了用武之地。

他在全省的劳改场文艺会演中得了奖,不仅被减了半年的刑,还被领导派去四处讲解经验,他成了里面的宣传员。

也许里面枯燥的生活更适合一根筋的他,没有勾心斗角,个性张扬的他在这个封闭的世界,混得如鱼得水

除了没有自由,不能见亲人外,胡三元的鼓艺在劳改场里得到充分的发挥。继全省后又上了全国的演出,连领导都对他称赞不已,再次减半年刑。仅仅坐了4年牢,就被提前释放,还被警察亲自送回剧团,恳请单位不要埋没胡三元敲鼓的技术。

古人曾告诉我们:“并非每一个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福”,坐牢对胡三元来说,既是个灾难的打击,也是他敲鼓生涯的春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用在胡三元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出狱后的胡三元,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干体力活。可就是如此的他,每天还是没有忘记敲鼓!

敲鼓似乎成了他唯一的消遣,也成了他排除艰苦生活的工具,也许

敲鼓,早已成了胡三元的精神支柱。

对于胡三元来说,何以解忧,唯有敲鼓。

生活就像汪洋的大海,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如果一个人意志力薄弱,就会很容易被身边的事情影响,就像封潇潇就是如此,失去忆秦娥,人生就已经没有了意义。

而胡三元对于敲鼓这件事,是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挡住他,敲鼓也许早已深入他人生的全部。

胡三元是个失败的男人背后,掩盖不了他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真相

出狱后的胡三元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日子也过得灰得灰脸。人到中年,与他纠缠多年的胡彩香,也选择了丈夫,和他断绝了来往,事业爱情双双受到致命的打击。

人生如下棋,每走一步必有得失

。虽然在往后的几年里,胡三元鼓艺都得不到重视,但他从没有一天停下过练习。也许敲鼓之于他,就像吃饭和空气一样,不敲了就会生命也许就没有意义了。

后来,胡三元为了护着胡彩香不被人欺负,打伤人后再度受牢狱之灾就不说了。已经年老的他,忆秦娥介绍他去郊县一个剧团敲鼓,剧团因为面临转成企业,大家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可胡三元偏不,他看不过眼照样说,耿直,对敲鼓的执着一如当年。最后,还是把一个下手的门牙打掉,不仅要丢了工作还要赔钱,只能一个人灰溜溜地离开西京,回到老家九岩沟。

然而,回到老家的他,依然不改对敲鼓的热爱,在乡下组织了一群人,干起皮影戏,胡三元再次干起老本行:

敲鼓。

也许,敲鼓就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可以沉浸在其中,不被现实中种种的不顺所困扰。敲鼓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梦想,可以说,胡三元对敲鼓的热爱,已经超过了他生命中的所有。

纵观胡三元的一生,在情感上,生活上他无疑是个失败者,终生未娶,事业无成,年老只能靠姐夫帮衬着。但是却掩盖不了他终生都在追求高标准的敲鼓水平,他就像很多艺术家一样,毕生都在追求艺术的境界,生活只不过是生存的一个渠道而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敲鼓就是胡三元一生追求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只不过很多人,在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有的人则会坚持一生。

雨果说过: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而胡三元就是那个对敲鼓执着终生的人,

不管他遭受任何的困境,也始终如一坚定自己的梦想

。也许他不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者,但他却是一个追求敲鼓艺术的痴人罢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