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老表pk杀马特跳舞(广西老表杀马特全集)

时间:2023-04-17 浏览:17 分类:娱乐资讯

1

去年年底,为了减肥,我迷上了跳舞,跟着@林清景 学习,更准确点,跟着他家小女儿学跳舞。

为此,我特意攒了一个【我要减肥哈】的歌单,里面收录的歌曲,是我以前很少主动触及的DJ嗨曲,包括今天开篇曲《不仅仅是喜欢》,而我只喜欢这个DJ阿福的版本,回头听了《不仅仅是喜欢》的原版和其他版,都没内味。

什么味呢?

就是忍不住想站起来摇起来的味。

因为正好减肥的缘故,一下子改变了之前多年我对DJ舞曲的偏见。

2

舞曲,顾名思义,让人听了想跳舞。

而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六亲不认的,则是土嗨。

只需四个字,你就能感受到这种味——

凤!舞!九!天!

这种抓耳上头的旋律,让你的手会忍不住伸向口袋掏水泥,你的脖子会突然充满新疆舞的天赋,你的腿也不受控制的抖!抖!抖!

嗯,没错,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凤舞九天》系列土嗨,也是葬爱家族的御用神曲。

而以葬爱家族为代表的杀马特文化,则是十年前那个时代的经典记忆。

很多人被杀马特的夸张造型迷惑,大大低估了葬爱家族的艺术实力——

如果你去掉这些有色滤镜,真正从故事构思、镜头感、剪辑等电影角度去重新审视杀马特文化,你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在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时代来临前,杀马特代表“广西老表”就已经制作出系列剧情,代表作《斗舞》很多人都很熟悉。

如果你能忍住看完,尤其把心思放到研究他们的镜头语言上,你会看下去的

很难想象,这一群十来岁的少年,在如此简陋的乡村,用简陋的装备,一毛钱的特效,如此有热情地构思着自己的创意世界,而且是在短视频的黄金时代还远没有到来之时。

3

土嗨,也许只是一层夸张的外衣,其内核,越品越有味。

于我个人而言,我宁肯花时间去品一品广西老表的土嗨剧情,也不会去浪费时间看当下那些剧情扯淡、大牌云集、出镜靠抠图、特效贼牛逼、画面无比精美的流量影视剧。

土嗨文化,久经时代考验。

到了短视频时代,快手接过了这个权杖。

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双雄,且如今越来越像,很难做评判。

只能以个人角度讨论,我自己并不是短视频爱好者,虽然抖音、快手都玩,但更多是为了观察。

作为一个90后,理应更喜欢抖音,毕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但我其实对快手评价更高——在快手,你能看到真实的中国。而在抖音,你只能看到滤镜里的部分中国。

在产品设计上,快手更趋近于“去中心化”。而抖音,秉承了字节跳动的血脉,算法为王。

如果你觉得快手是“土”的,只能说,你只看到快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4

以我自己的经历感受,我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土嗨”的接受度越低。

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很多受过优良教育的人,从小并没有接触过中国真正的乡村,也没有经历过杀马特的年代,所以很难有共情感受;

另一方面,“土嗨”在很多人眼里,是审美落后的代名词,虽然我并不同意这个论断,但无数人就是这么认为的确是事实。

喜欢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是“low”的东西,很掉身价,会被人看不起,这表示,你的喜好其实也是一种“社交货币”。

通俗一点,为了面子,你也不太愿意向别人,尤其是向你认为很高大上的人介绍你喜欢“土嗨”,因为你怕被鄙视。

对此,凤凰传奇的歌迷,深有感触。

5

我的衡量标准,是拿作品说话,不管你是谁,多大的咖。

因为减肥,所以DJ舞曲被我重新审视,现在我认为这种类型的音乐也是自有其价值和魅力的。

因为更多从创作角度感受,所以我认为广西老表的杀马特喜剧,无论是在拍摄的技术上,还是作品的立意、创意上,都远胜于当下荧屏上的流量肥皂剧,唯一输掉的,是广西老表的资源和设备,但那种简陋与夸张,也正是作品的某种魅力;

因为更关注真实的生活,所以也许我在抖音上刷一整天美爆的小姐姐扭屁股跳舞,也没有在快手上看个十八线山村里手艺人晒生活更让我有感触。

我今天提“土嗨”,其实是对世俗审美鄙视链的一种鄙视,如果生活即艺术,那么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定是最重要的。至于你暂时没感受到的,可以不喜欢,但也用不着去踩。

关注时间久一点的读者,多少会察觉到,我在文字写作上的严肃,是的,即便是个面向大众世俗的媒介,有些时候,有些内容,我也不愿意放低自己的标准。

但也有一些时候,我渐渐学会,松弛下来,更生活化一点。

之前我从事过钢琴行业,也做不少直播,习惯听不少古典钢琴曲,加之我本身就是个音乐控,但与此同时,我依然提醒自己不能固步自封,我也可以接受土嗨舞曲。

那些宏大的叙事,严肃的意义,复杂的技术,积极的正能量,固然值得敬仰,也值得学习,

但我们也是真实的人,是有各种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有时候只想简简单单的快乐,放松一下,不要理由地摇摆身体,这不是low,而是尊重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