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和吴祖光_新凤霞和吴祖光

时间:2023-04-17 浏览:15 分类:娱乐资讯

新凤霞

“日暮苍山雪,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女子默默地,念着这些从别人口中听来的诗词,盯着手中《风雪夜归人》的剧本,陷入了沉思。

她被“玉春”这个角色深深地吸引了。同自己一样,玉春也有过一段苦命的经历。在一遍又一遍反复揣摩“玉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她竟然与这个角色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先生,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剧本?她不仅对创作者心生崇拜之意。她甚至想,若是有生之年,能见见这位老先生,亲耳听听他对剧中人物的点评,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这位痴迷于剧本的女子,便是被誉为“评剧皇后”的新凤霞。她出生于1927年,祖籍江苏苏州。

确如《风雪夜归人》中的“玉春”一般,新凤霞出生家境贫寒,很小便被贩卖到了天津,从此进入戏班,吃尽苦头,走上了唱戏的生涯。

新凤霞剧照

这世上总有种人,是老天爷追着赏饭的人。新凤霞便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凤霞在戏剧上的天赋,也日益显露出来。无论嗓音,身段还是容貌,在戏班里,她都是数一数二的。经过多年艰苦的训练,新凤霞如同出水芙蓉一般, 登台便成了名角儿。

新凤霞的戏到底有多好看?敬爱的周总理曾经评价过“可以三天不喝茶,不可以不看新凤霞。”由此便可知,新凤霞的业务能力非同一般。

然而,纵然新凤霞名气了得,在那个年代,她也不过是社会底层的戏子。人们纵然喜欢听戏,但在内心里,难免受到旧习的影响,将戏子视为玩物。

新凤霞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她的第一任丈夫陈世起,就是当地有名的戏霸。

多年之后,新凤霞在回忆这段过去时,她甚至已经记不清,当时为何会跟陈世起走到了一起,只是觉得“容貌相当”,便认命的跟了这个男人。

新凤霞戏装照

然而,婚后,她却很快发现,陈世起其实早有家室。不仅如此,他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用天津话说,就是标准的“杂把地。”

面对这样的“丈夫”,新凤霞没有丝毫办法。别说其他人瞧不起戏子,就连她自己,也觉得戏子低人一等。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她更不敢与陈世起大闹,她怕闹得人尽皆知,自己只会落得颜面尽失的下场。

新凤霞就这样,白天光鲜亮丽的上台表演,晚上则躲在角落里,以泪洗面。她不敢也不愿意跟别人说这些事情,只是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整晚整晚的夜不能寐,甚至虚弱的几次晕倒在台上。

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人生大体便是如此,如果你不爱自己,也不会有别人来爱你。

新凤霞与陈世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四年时光,在这四年之中,她忍受着那个男人带给自己的各种痛苦。然而,命运总会有转变的契机。

这契机,就出现在了新凤霞所表演的,一个又一个角色中。在演出了《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戏剧后,新凤霞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新凤霞

“我为什么不能像戏中那些勇敢的妇女一样,追求自己的幸福呢?”新凤霞不停地这样对自己说。于是,她便鼓足了勇气,向政府提出,要跟无赖陈世起,解除婚姻关系。

按照当时的新婚姻法,因为陈世起早有家室。所以,新凤霞和他的婚姻根本就是不合法的。

新凤霞的主张,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如此顺利地摆脱了陈世起,是新凤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争取自由的成功,不仅让新凤霞心中,落下了千斤大石,还让她明白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这个认知,成功地改变了新凤霞今后的命运,让她在最紧要的关头,总能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1951年,新凤霞在北京,受邀参加一场文化会议。在会议上,一位青年导演的发言引起了她的注意。

很多年后,新凤霞依然能回忆起初见他的情景,“他穿着深灰色的制服,声音洪亮,语言风趣,不时引来一阵阵笑声,会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而他,居然是《风雪夜归人》的创作者吴祖光。天啊,新凤霞看着台上,谈笑风生的男人,那种震惊之情,简直难以言表。

吴祖光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吴祖光一定是位老先生。没有深厚的人生阅历,怎么能写出那样震撼人心的剧本。却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年轻。

吴祖光此时,仿佛像块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了新凤霞的双眼,让她无法将目光从他的身上转移片刻。彼时的新凤霞,不得不承认,她对吴祖光动了心。

机缘到了,想挡也挡不住。很快,新凤霞在老舍的引荐下,再次见到了吴祖光。新凤霞一直记得,那天他推门而入的场景。

她想站起来与他打招呼,而他却客气地朝她摆摆手。那一刻,新凤霞羞涩得像个少女,手足无措地坐在那里,心中小鹿乱撞个不停。

每每回想起初见的时刻,新凤霞内心,都由不得有些懊恼。她想,那时的她,在吴祖光眼里一定是又傻又木讷的。

吴祖光与新凤霞

随后,新凤霞便向老舍提出了请求,希望他能为她和吴祖光牵线搭桥。老舍自然十分愿意,因为在他看来,“郎才女貌”这四个字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

在老舍的拉拢下,吴祖光经常来听新凤霞的戏,可是每次听完了,他从来不会去找她,多说几句话。即便新凤霞总是对老舍说“请吴先生过来坐坐嘛”,吴祖光也从来没去坐过。

这让新凤霞有些着急,会不会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意”呢。紧接着,因为工作的需要,新凤霞又有了一次,接受吴祖光采访的机会。

在说道自己的身世时,新凤霞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吴祖光眼神中透出的那种疼惜。他对自己应该是有意的。于是,新凤霞乘胜追击,主动谈起了自己的择偶标准,“我想找一个三四十岁的话剧导演。”

吴祖光错愕了,面对热情如火的新凤霞,他有些不知所措。他得承认,在老舍家第一眼见到新凤霞时,他就被她的音容笑貌所吸引。

她的每一出戏,他都认认真真地看完。他知道,老舍明里暗里的暗示,是什么意思。只是,他真的不敢。

吴祖光与新凤霞

因为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让他不敢轻易再走进围城之中。在吴祖光的眼里,婚姻是一辈子的责任,而新凤霞如此的靓丽耀眼,她的一生,应该托付给比自己更好的男人。

于是,在采访结束后,那句几乎是在明示吴祖光的话,并没有使局面发生任何改变。若是从前的新凤霞,大概会就此认命了。

然而,此时的新凤霞,已经今非昔比,她不想轻易放弃,当年她能摆脱陈世起,如今她还想追求更多的幸福。

不久之后,新凤霞找到了一次机会,她被邀请在会上宣读发言稿。大字不识的她,立即想到请吴祖光来教她识字。

接到邀请之后,吴祖光没有犹豫,来到了新凤霞的家中。于是,一个规规矩矩地教,一个正儿八经的学,倒真是把那劳什子的稿子,念了个百八十遍。

吴祖光夫妇和家人

新凤霞,边念边想“这人怎么不会说点旁的呢?”吴祖光,边教边想“可万万生不得歪心邪念。”最后,新凤霞将稿子往旁边一推,定定地看着吴祖光,从两片薄唇中飘出了一句话“祖光,我想跟你结婚。”

老话说“女追男隔层纱”,新凤霞一句话就把这层纱给捅破了。一直回避感情的吴祖光,面对这句话,已是退无可退。

新凤霞剧照

隔天,新凤霞屋内挂上了一匹新蚊帐,就是吴祖光的回答。有的男人把爱挂在嘴上,有的男人,只用行动表示。

当新凤霞满脸羞涩地,听到吴祖光对她说“怕你被蚊子咬”。她就知道,她的命运再次被自己改写了。

半年后,新凤霞和吴祖光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两人,琴瑟和鸣,羡煞旁人。

两人时常一起讨论戏剧,新凤霞发现,原来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为了能跟丈夫有更好的交流,在吴祖光的教导下,新凤霞也开始读书习字。

吴祖光与新凤霞

岁月静好,用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正当所人都认为一切都会更好的时候,危机悄然而至。

1957年,吴祖光的人生进入了低谷,他独自来到北大荒,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创作阶段。而新凤霞的舞台生涯,也随之停摆,她失去了登台演出的机会,只能在剧组干一些杂活。

磨难中的爱情,往往更加让人觉得甜美。因为分隔两地不能相见,新凤霞就提起笔来,给吴祖光写信。

每当吴祖光看到妻子,那满篇错别字的信时,就会忍不住的想,她绞尽脑汁的坐在桌边写信的模样,想着想着不禁莞尔一笑。

这样的爱情,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浪漫。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心中对彼此的牵盼却与日俱增。

吴祖光和新凤霞

当他们再度重聚时,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有的只有相互之间的爱与怜惜。然而,命运没有就此放过他们,在随后的几年里,新凤霞和吴祖光的生活依然十分坎坷。

特别是新凤霞,在劳作时,因为繁重的工作,导致脑溢血发作。人虽然抢救过来,但却从此瘫痪在床。

这是新凤霞有生以来,遭遇到最致命的打击,新凤霞从来没有如此绝望过。

对于舞台,她其实并没有真正放下过,她总是想着,以后还是有机会的。这丝希望支撑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日子。然而,身体的瘫痪,仿佛宣布了她的“死刑”,没有了希望,她的精神也随之夸了。

吴祖光看着,整日以泪洗面的新凤霞,心里疼的像刀割似的。对于妻子,他是有愧疚的,他觉得自己没有把新凤霞照顾好。

晚年吴祖光

世人流传一句话叫做,“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吴祖光不信。他有难的时候,新凤霞没飞,那么现如今,妻子有难了,他就该挺身而出,和她共渡难关。

吴祖光想起,艺术都是相通的。在他们二人刚成婚时,曾经在一次聚会上,机缘巧合之下,新凤霞认了当时的著名巨匠,齐白石为干爹,有这样的关系,何不尝试着学画呢。

吴祖光夫妇与齐白石等人

吴祖光将一杆画笔丢到新凤霞的手中,满眼鼓励的看着她,妻子的痛苦他最明了,他希望她的人生能够再找到一个支点,为了这个支点,他愿意和她一起努力尝试。

新凤霞拿起笔,看着吴祖光,虽然没有任何言语,但是她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是啊,自怨自怜没有用,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现在她要重新,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扇大门。

从此,新凤霞着魔般的,投入到绘画当中。她画着,他就在一旁安静的读书或者写作,陪伴着她。偶尔两人抬头,相视一笑,彼此的关怀安慰,都是心照不宣的。

除了绘画,新凤霞还迷上了写作。虽然读书少,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思想的表达,吴祖光就自然成为帮她整理书稿的“书童”。

每日整理新凤霞所写的文作,文中依然会有,些许错别字,甚至还有些她自创的字。吴祖光就会回想起,当年她给他写的那些信件,每每此时,他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新凤霞画作

新凤霞写的畅快淋漓,吴祖光这个“书童”当得也悠哉乐哉。一场大病,却带给了两人,难得的相濡以沫。不可谓“祸兮福所倚”。

吴祖光不仅自己照顾新凤霞,他还要求儿女也要照顾好妈妈,他为新凤霞准备了一个铃铛,并告诉儿女们,只要铃铛响,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放下,因为妈妈需要你们。

瘫痪在床的新凤霞,在之后的岁月里,无时无刻不被丈夫和儿女们悉心照料着。你说她不幸吗?恐怕她享受到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

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她虽然再没有登台唱戏,却完成了几千幅花鸟画作品,写出了29部,将近四百万字的作品,这其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吴祖光跟她共同完成的。

新凤霞夫妇与女儿

1998年4月12日,新凤霞在丈夫吴祖光的怀抱中离开了人世。

对于相爱的两人而言,有种责任是“我送你先走”。因为后走的那个人,要独自面对思念和孤独的侵蚀。

吴祖光便是如此,他送走了新凤霞,完成了对她一生的承诺。然后自己却要孤独的面对余生,有时候他经常会恍惚,觉得妻子没有走,她只是在隔壁画画,等她累了,就会来找他。

有时候他也会感慨“人原来是要死的”。随后又很欣慰,幸而妻子走在了自己的前头,不用受这份思念的煎熬。

2003年4月9日,吴祖光怀着对妻子的思念,也离开了人世。

这一生,她陪他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苦难的日子,而他却陪着目不识丁的她,成为了画家和作家。谁欠谁的,谁成全了谁,都已不再重要。相爱相知的两人,无论在哪里,心中所念的都是那句话: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