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坦之练成《易筋经》的这一节,金庸先生在新修版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已经做出新的修改,将他所练的改成了《神足经》。经此一改,《易筋经》在《天龙八部》中再没人练成,而这部典籍在小说中的作用,就只剩下作为隐藏《神足经》的载体。至于修订版小说中游坦之与鸠摩智两人修炼《易筋经》,但却结果天差地别的原因,小说中是有所交代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心中有无修习武功之念。
《易筋经》作为一部内功宝典,在崇尚内功为上的“天龙时期”,更显得至高无上,老版小说中对这部宝典也是推崇备至。就像自负窥尽天下武学的慕容博,他就曾说过只要练成“易筋经”,任何平庸武功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话。
阿朱又道:“那时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表妹就爱自夸多识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处。’慕容老爷道:‘说到这个“精”字,却又谈何容易?其实少林派真正的绝学,乃是一部《易筋经》,只要将这部经书练通了,什么平庸之极的武功,到了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天龙八部第二十一章》
那么这门武功这般厉害,对这部宝典拥有归属权的少林,在老版小说中有人练成吗?还真有,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疯和尚,不过他练成之后,到他圆寂前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旁人也不知道他所练的就是《易筋经》之功。但从扫地僧一眼就能看出鸠摩智是在强练《易筋经》,还深知强练引起的种种迹象和后果的一节中,可以看出扫地僧应当也是练成了“易筋经神功”的。而且也是以此高深内功为根基,最终才练成了“金刚护体神功”,能在身前三尺筑起气墙。除了这两人,少林中就要到后世《笑傲江湖》中的方证大师才又练成。
除此在老版《天龙八部》小说中,除了少林诸僧,再有机会练到《易筋经》的,只有三个外人。第一个是萧峰,阿朱因上少林盗取《易筋经》与他结缘,后来在互许终身时,将《易筋经》送给了他,希望助他报仇,但萧峰没练,他也不想练。第二个便是无意中捡到从萧峰身上所掉《易筋经》的游坦之,他因之与冰蚕寒毒的机缘,正邪为辅,水火相济,最终练成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和“冰蚕毒掌”。第三个就是从游坦之那里得到《易筋经》的鸠摩智,但他却因强练《易筋经》而走火入魔。
游坦之和鸠摩智两人修炼的结果为何会截然不同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游坦之所练的只是经书上被水浸泡之后显示出来的“裸僧穴位路线图形”,走了当年疯和尚那样的捷径,而鸠摩智所走却是少林历代修炼者的老路,练经文所述之法,却没能“勘破人相我相”。第二个原因最重要,便是游坦之虽只修炼图谱,但他是为了嘻戏体内的冰蚕寒毒,心中却全无修习武功之念,但鸠摩智却是勇猛精进,以图从经文中练出更高深的武功,深陷在“武学障”不能自拔。
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修订版《天龙八部第二十九章》
总体说来就是,游坦之能练成“易筋经神功”是充满了机缘巧合,而鸠摩智走火入魔却是因为他贪多务得而且是贪多嚼不烂。不过这一切在新修版的小说中,全部被金庸先生所修改。修改后,游坦之所练已不再是《易筋经》,而是掩藏在经书上的《神足经》,而鸠摩智之所以走火入魔,也不再是强练《易筋经》,而是强行欲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合并为一,还有了更清晰的解释。
新版小说中游坦之所练的图谱,是被掩藏在被阿朱所盗出的那本《易筋经》经文上面,以隐形草液所书绘的瑜伽《神足经》,全名为《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乃是天竺古修士所书,后来天竺高僧见到该书,看经书上图字既隐,便以为是白纸书本,辗转带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录了达摩祖师所创的《易筋经》,从此就变成无人知道的一书两经。
金庸先生之所以将《易筋经》改成《神足经》,羽菱君个人认为,主要是照顾到《笑傲江湖》中的方证大师和令狐冲。因为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将《易筋经》设定成需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的境界才能练成,却在《笑傲江湖》中让方证大师和令狐冲轻易练成了此功。修改成《神足经》,则需要勘破“我相人相”的不再是《易筋经》。
梵文《神足经》本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千难万难。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二十九章》
不过这样一修改,《天龙八部》中却已没人再能练成《易筋经》。疯和尚被删去了,而扫地僧是否有练成还存疑,因为他所看出的鸠摩智大难将至,不再是强行修炼了《易筋经》,而是鸠摩智在颠倒次序修炼“七十二绝技”之后,又强行欲将数项“少林绝技”合并为一。
至于鸠摩智走火入魔的原因与过程,新修版小说有给出说明。我们可以简单的来解析一下。
首先是他修炼了从慕容博处得到的三十多册“少林绝技”,而且是“体”、“用”两道内外兼修,既修绝技相配的内功,又修绝技的运用法门。但却是无人指点,本末倒置,不断沾染了少林绝技中所携带的戾气,又不懂得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因而戾气深入脏腑,沉陷于“武学障”而不能自拔,就此积成了内伤。
然后他又贪多务得,本是修炼佛门内功的他,强行修练道门内功“小无相功”。却因为少了第七本“庚”字册中所载的“冲脉奇经”,导致了他体内佛道这两股阴阳属性的内力彼此抵触,体内真气四处乱串,让他的内伤重上加重。
最终在用“小无相功”练成少林绝技之后,又想将数项绝技合并为一,但这却犯了少林绝技中刚柔相反功法不能相融的大忌,加剧了他体内佛道两家,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两股不同内息的触碰。由此积重难返,濒临在走火入魔的边缘,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这一修改,让鸠摩智与《易筋经》和游坦之之间,都彻底没有了关联。因此也就不再存在,同练一部经书,游坦之练成神功,而鸠摩智却走火入魔这样的事情了。
综合各作品之间的关联,还有对于鸠摩智走火入魔的说明,羽菱君个人认为,将游坦之所练的图谱改成《神足经》是更为合理的。这能让读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也能更清晰的了解到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的因果关系,一举多得。
比如按照新修版的设定,少林寺中存在的《易筋经》,至少就有三个版本,一版是达摩祖师亲著的梵文版,另一版是李靖和慧可大师共译的汉译版,还有一版就是这部含有《神足经》的一书两经版本。这就解释了为何至高无上的宝典《易筋经》被阿朱所盗之后,少林上下却不以为意的原因。因为被盗虽也是梵文版,但达摩祖师亲著的梵文版却还在,对少林的影响关系不大。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