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教跳舞(衡水学生跳舞的视频小学)

时间:2023-04-17 浏览:18 分类:娱乐资讯

在衡水说起安乐秧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见人喜,人见人爱,安乐秧歌以与其他秧歌不同的一招一式独具舞姿闻名遐迩。

安乐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传统民间舞蹈“太平车”,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31年北苏闸村在东北鞍山做工的安云亭回乡后将本地秧歌加入东北大秧歌动作特色,广泛吸纳各种生活元素和寓言故事,使得传统秧歌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观赏性。经过几代人的传承艺术加工,使传统秧歌融东北秧歌粗犷豪放的表演和中原风趣诙谐幽默于一身,形成了安乐秧歌独特的表演风格。

1937年村民安梦山成立了安乐会,安乐秧歌也因此而得名。流传在北苏闸村一带,辐射影响邓庄镇、武邑县清凉店镇、枣强县城以北上百平方公里。安乐秧歌的步伐可以简单概括为“颠、扭、抖、颤”,具有“脚颠膝颤屁股扭,耸肩出胯斜眼瞅”的特点特点。

2009年,“安乐秧歌”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安乐秧歌登上央视《舞蹈世界》栏目。2014年,安乐秧歌“扭”进了衡水市中小学和高校。衡水学院将其设为校本课,以安乐秧歌为素材编创的舞蹈节目《黑土白云》获得第九届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一等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