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小龙的视频播放(采访李小龙视频全集播放)

时间:2023-04-17 浏览:23 分类:娱乐资讯

作为功夫片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李小龙堪称独一无二的华人之光,其影响力并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日渐暗淡。

坦率地说,李小龙身上也有巨大的争议。有人奉之为无所不能的神明,认为其功夫冠绝古今无人能敌,有人认为李小龙只是虚有其名,所谓的真功夫不过是跟成龙李连杰一样的花架子。

这两种说法都太极端,并不能反映李小龙的真实水平。

对李小龙最中肯的评价应该是其技击技术、武术理念、功夫哲学远远超越了时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杰出的武术家。

至于各种跨界论武,比如李小龙能不能打赢泰森实在太过于无聊——李小龙不是超越科学般的存在。

李小龙身上有太多异于常人的闪光点,他的截拳道、武术理念、人生哲学以及超乎常人的自信,都值得晚生后辈好好学习。

最近几个月,有一段24分钟的访谈视频在各大平台爆火。访谈发生于1971年,《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引起轰动,李小龙成为万人追捧的一代巨星。当年回到好莱坞,李小龙上了某访谈节目,留下了这段珍贵的影像。

这段视频,喜欢李小龙的也好,“憎恨”李小龙的也罢,都应该好好拜读一番,去领略一下他50年前的人生大智慧。

武术与哲学

李小龙这段访谈基本上可以分为4个板块,其中谈论最多最精彩的当属“武术与哲学”。

李小龙之所以被公认为超越时代的武术家,不仅仅是因为其惊世骇俗的技击实力。更是因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武术哲学。

在这短短24分钟里李小龙先后两次谈到武术的概念,一次是功夫层面上的。

李小龙认为武术的终极意义就是忠实地表达自己。

一个好的武术家应该把武术动作训练成身体的本能反应,当年需要他的时候就会出现,而当他出现的时候你已经下定了行动的决心。

这段论述也是李小龙截拳道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可以看出李小龙对武术的理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光这一点就比成龙、李连杰强太多。

李连杰提到传统武术就是花架子,从未对武术有过任何独到的阐述,否定一个事物很容易,理解它推动它就太难了。李连杰停留在前面这个阶段。

成龙的说法就更“无厘头”,说李小龙创立截拳道,他也可以创立个“龙拳道”什么的,这是典型的无知的表现。

你不研究物理会就觉得杨振宁不算什么,特斯拉达芬奇比他强;从事物理研究了才会知道杨老的伟大。成龙跟李小龙差之千里。

李小龙还在哲学层面阐述了“武术”的内涵。李小龙认为武术是自然本能与人为约束的结合。

这段论述极为精彩也有点难以理解。似乎可以理解为

武术源于人体本能,但又必须受到个人认知、伦理道德的约束

。本能超越了约束就会堕落为暴力,或者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而一事无成;约束如果超过了本能,武者就会成为墨守成规难以突破的机械。

不知道这种理解对不对,希望能有高人予以指点。

李小龙对太极拳的理解也超越了当今各种“大师”。

他毫不避讳地指出太极拳是老人锻炼的一项运动,但同时也指出了该运动的哲学内涵:流水不腐。

现在所谓的“大师”动不动阴阳平衡,把中医的理论生搬硬套用在太极上,搞得太极近乎玄学,说难听点太过“无知”了。

对于门派之间李小龙一直持否定态度,这次访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功夫与电影

作为动作演员李小龙不可避免地谈到了电影。

他强调自己首先是个武术家,拍电影之前已经创立了截拳道。

李小龙拍电影的初衷是为了解释暴力为什么会存在

,这一点成为后辈动作演员的频频借用的经典。李连杰拍《狼犬丹尼》《霍元甲》都说过,是为了说明“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爱才是”。

这也是李小龙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他总能源源不断地为后辈提供养分。

李小龙之前邵氏拍了不少古装动作片,李小龙认为大多是花拳绣腿,在他眼里是不达标的,但这些人一直在进步。

说到底,李小龙认为不能忠实表达自己的功夫片、动作片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他32年一以贯之的哲学理念。

关于成名

记者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说你现在成为老百姓眼里的“天王巨星”,对此有什么感受?

李小龙的回答很直接:

我不喜欢天王巨星这种称呼,这只是一个假象,我更希望别人叫我“超级演员”:

难以置信这居然是50年前的言论,当年李小龙对名气的认知已经到了这种层次,实在令人佩服。

如果说对武术的理解体现了李小龙的人生大智慧的话,对于成名的认知则体现了他的“人间清醒”。

刻板印象

华人闯荡好莱坞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认知差异,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西方对东方元素的“刻板印象”。

李小龙之前好莱坞电影已经有了不少东方元素,直白点说就是华人元素,

出现最多的就是高颧骨、吊睛眼、大脸盘的华人女性形象,和穿着僵尸式的服装邪恶无比的清朝人。对此李小龙直言已经“不合时宜”。

李小龙认为好莱坞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展现更准确、更丰富的东方元素,这也是他拍电影的初衷和原则之一。

总结

这是李小龙50年前的言论,现在看来仍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所以说李小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华人巨星一点都不为过,他值得后人不断地崇拜、致敬、学习。他对功夫、对电影、对人生、对成名充满哲学的反思,令多少天王巨星脸红。

最后,以李小龙最经典的“水之哲学”作个ending,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