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丁郎寻父(黄梅戏丁郎寻父全场)

时间:2023-04-17 浏览:24 分类:娱乐资讯

山丹宝卷《丁郎寻父》

《丁郎寻父》,说的是明代有一秀才叫高仲举,其妻于月英,十分美丽。 一次在东岳庙降香时被奸相严嵩家奴年七看上,就起了歹心。将高仲举陷害充军。临走给妻腹中胎儿起名,男叫丁郎,女叫丁香。丈夫走后,俞月英生下一子名叫丁郎。年七要霸占月英,月英将自己左眼刺瞎,断了年七邪念。丁郎自小聪明好学,九岁那年,问起父亲,月英便把前后事情一一说了。丁郎发誓寻父。月英无奈,只好打发丁郎寻父去了。

高仲举在充军途中,被好心的差役放走,流落于陕西地面。以卖文乞讨为生。一日在大街打莲花落讨饭,被巡抚胡老爷看见。见仲举虽然衣着寒酸,但透出英气。收为义子。后张天官见仲举一表人才,就托人提亲,将女儿桂英许配仲举。仲举不敢推辞,便与张小姐成亲,生下一男。丁郎寻父,历尽艰辛,也来到陕西。一日在胡家花园打板叫号,述说自己悲惨遭遇,被桂英听到,领到家中,问出实情。父子才得相认。后丁郎高中状元,为父母报了仇怨。原文很长,选其中几段供大家欣赏。

宝卷开篇:

丁郎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灵来。

天龙八部神欢喜,保佑大众永无灾。

善男信女用心听,莫当闲言耳边风。

善恶到头终有报,明有国法暗有神。

却说这一段故事发生在明朝年间。山东有一秀才姓高名仲举,年方十八。娶妻于月英,眉清目秀,美丽端庄。只因父亲遭奸相严嵩所害,家道中落。仲举为考功名,夫妻移居京城租一小屋居住。妻子做些针线,仲举入学攻读。一心想求功名。一日,夫妻在家听得街上锣鼓喧嚣,甚是热闹。仲举说,今日是东岳大帝圣诞之辰,我们也去降香一回,祈神护佑袁取得功名。正是:虔心诚意去降香,岂知招灾惹祸殃。

下面欣赏高仲举在逃难途中打莲花落乞讨的唱段:

上街未曾开了口,低头含泪又含羞。

春夏秋冬为四季,风花雪月都是节。

日月不催人自老,转眼白了头发稍。

人生贫穷古来有,要把古人明一番。

战国春秋伍子胥,临潼财科把名扬。

西汉韩信家贫困,吃穿嫖赌走四方。

日后登台曾拜将,追封为楚三齐王。

宋朝有个吕蒙正,他曾四处受饥寒。

破烂窑洞把身安,时运不到受灾难。

古来多少英雄将,命运不济遭苦难。

后来各个受荣华,始终不变一份情。

小人名叫高仲举,为妻遭灾受难星。

东岳神庙寿诞日,夫妻二人去降香。

碰见年七那贼人,见妻面貌心不良。

定计请我写寿轴,做一结拜来上门。

我妻识破贼的计,就知他的心不良。

三番五次不让见,羞得年七脸发绿。

黑夜杀人诬赖我,送到县衙把命偿。

顺天定下充军罪,充军千里受难辛。

那贼用钱买官司,叫他半路送我命。

王英好心放了我,因此逃到贵地方。

我今得命没度用,因此暗告众爷们。

不忘爷爷奶奶们,给予贫人饭一顿。

若是病好得活命,不能忘记众人恩。

下面欣赏丁郎寻父时与母亲告别的一段:

小丁郎跪尘埃向娘恳请,

走天涯去海角要把父寻。

月英说不是娘拦挡儿身,

你今年才九岁娘不放心。

你的父在何处音信全无,

出了门去哪里难辨西东。

白日里路途中多有艰辛,

到夜晚小孩儿何处安身。

丁郎说白日走夜晚住店,

碰见人就打问生身父亲。

不怕苦不怕死走遍天涯,

寻不着我的父誓不为人。

俞月英见孩儿决心已定,

眼流泪手牵儿千叮万咛。

出了门比不上在家玩耍,

无人管全要你自己操心。

天色晚早住店莫要迟延,

早起身看天色结伴同行。

能找着你的父一处相认,

早一点回家来莫忘娘亲。

倘若是找不着也早回程,

以免得在家中扯烂娘心。

左叮咛右嘱咐红日西沉,

母子俩要分别泣不成声。

丁郎一心把父寻,母子离别哭五更。

欣赏于月英哭五更唱段:

一更里来好伤心,想起丈夫泪纷纷。你今逃难在何处,孩儿一心把你寻。我的夫呀,你叫月英怎放心!

二更里来月朦胧,抚摸孩儿泪淋淋。千山万水道路远,有个好歹谁知闻?我的儿呀,你叫为娘怎安心!

三更里来睡朦胧,梦见丁郎转回程,诉说父亲无影信,惊醒却是南柯梦。我的天呀,九岁孩儿咋找寻?

四更里来夜深沉,思前想后痛伤情。夫妻分离八九载,不知夫君可安宁?我的夫呀,不知何日能相逢?

五更里来金鸡鸣,母子分别在今晨。祈祷苍天多保佑,孩儿平安早回程。我的天呀,保佑孩儿早回程!

欣赏丁郎寻父在胡家花园打板叫号的唱段:

众位长辈你们听,丁郎叫号诉苦情。

父亲名叫高仲举,北京城里有家门。

母亲名叫于月英,才貌双全大美人。

寺庙降香遇恶人,年七贪色起祸心。

年贼设计将父害,贪官受贿动酷刑。

屈打成招定重罪,要害父亲命归阴。

王英动了恻隐心,解开锁枷放父亲。

父亲与母辞别后,天涯海角无影踪。

年七霸占我娘身,娘剜左眼断贼心。

丁郎十岁来寻父,不见父亲不回程。

祈告诸位好心人,帮助丁郎寻父亲!

却说院张小姐听了,眼中流泪,上前问道:“你在此寻父,用什么东西相认?”丁郎说:“我有两个标记。”小姐说:“拿来我看。”丁郎取出汗巾和半片镜子递于小姐,小姐看罢,忽然想起那相公带来的汗巾。急忙取来相对,丝毫不错。小姐便上前抱住丁郎,放声大哭,说:“你千山万水怎么来到这里?”没等丁郎回话,小姐忙叫:“丫环,将丈夫请到房中。”高仲举到房中,小姐将两个标记拿到面前,仲举一见也不顾什么了,抱住丁郎就哭。小姐说:“你太狠心了。前日见了,为何不认?”仲举听了,双膝跪下、便说:“贤妻,事到如今,我在瞒不住你了。”正是诗曰:仲举听罢伤心话,铁打之人也辛酸。

高仲举听此言双膝下跪,

叫贤妻让我来细说根源。

高仲举有前妻未敢言明,

因此上遇孩子不敢相认。

叫贤妻今日个露了真相,

再不敢有隐瞒实情告禀。

有年七结拜我认了亲兄,

实际上为我妻包藏祸心。

可惜我不听劝执迷不悟,

读书人太实诚引狼入室。

我的妻她识破年七奸计,

那年七未得逞又起歹心。

年七贼定巧计杀人赖我,

开后门那死人倒在怀中。

见尸首我就该明官报案,

心中想移尸首不惹祸根。

没想到那李虎把我拉扯,

送县衙买官司送到监中。

顺天府定了罪叫我充军,

暗地里那王英送我性命。

有王英放了我逃回家中,

给小姐说明白才离家门。

那时节还没有生下儿童,

临走时才起了丁郎为名。

丁郎说我今年年方九岁,

梦神佑来做工父子相逢。

带说的有丁郎闯进胡府,

叫父亲儿今日要回家中。

一出门丢下了儿的母亲,

盼望你昼夜间悲哭伤情。

高仲举听此言心中难过,

张小姐在一边大放悲声。

欣赏高仲举全家大团圆剧段

却说:陆大人问:“陈连,你收年七三十银子没有?”陈连说:“此是赖我。望大人细查,年七给银子谁为对证?”高仲举说:“你收银子王英知道。”陆大人听言,冲冲大怒,骂道:“高仲举,你在察院所招,已把王英打死,为何又把死者指上?”高仲举说:“人人息怒遥。这个人并没有死,那是把我苦打成招。自从王英把我放了,两人各自逃命去了,我不知他下落。”陆大人听罢,正吩咐把犯人收监,人役又报:“新状元要见陆大人。”陆大人出门迎接进来,胡家兄弟躬身施礼,说:“陆大人,今天若能把父亲的屈情断明,父子感恩不尽。”陆老爷说:“状元,国法岂能讲情。必须找王英为证,但这王英恐怕难找。”众进士听言,各回住处想办法去了。这话不提。再说上京巡抚马后到府来,便查犯人内有没有王英的名子,结果当时查到,连夜到京回禀大人。陆大人听说王英拿到,即忙升堂,陆大人吩咐:“人役,将罪犯带上堂来。”王英一见陆大人,低头不语遥。陆大人问:“王英,你就是那放了仲举的人吗?谁人受了贿赂?实话说来,免你受刑。”王英说:“这年七将布客杀死,叫李虎背到高仲举的后门放下。第二天五更,高仲举一开后门,尸首便倒在怀中。有李虎、刘保二人将人命诬赖给高仲举,并将仲举送万平县里。年七送给银子三十两,让知县把仲举判成死罪。知县说他不能判,就转报顺天府判了仲举充军之罪,又叫我押送。年七又给了我银子三十两,叫我在半路上杀死仲举。当时我要不答应,他就杀我,因此就答应了袁并将这些银子拿回家中。我将以上情形说给妻子,妻子就与我吵起来,我把妻子打了一顿,就上街去了。紧头回来,我妻已将女儿勒死,她也上吊死了。为仲举我家死了两口,想此事我后悔起来,所以在押解仲举的路上将他放了,我们隐姓瞒名,各逃性命去了。今日,有巡抚大人带我来在大堂对质,这都是真情实话,望青天大人笔下超生。”陆大人听完,立即退堂。到次日,陆大人奏与朝廷,皇王听后大怒,便定下罪来:“有年七、刘保、李虎杀了;有刑部王进、察院王国、知县陈连受贿赂,各打四十大板,革职为民;有严嵩专权误国,纵让凶手杀人,有反国之心,罪也不轻。有胡世兰、胡世云同三百六十名举子联名写了本章,一齐上殿奏本:“严嵩有欺君之罪。”天子看本大怒,忙传圣旨:“让陆老爷审问,按法律定罪。”陆老爷领旨下殿。正是诗曰:为人做了亏心事,报应到头自后悔。

陆大人坐大堂威风凛凛,

把严嵩和察院仔细查问。

桌面上先供着皇上圣旨,

他知道双膝跪流泪求情。

陆大人审问毕就要处斩,

身穿红坐杀场好不威风。

刽子手站两旁汹汹烈烈,

身后的众多人好不精神。

到午时整三刻一声炮响,

几个头嘟噜噜落在地上。

看的人都骂声奸贼奴才,

到今日砍下头罪有应得。

谁知道他三人害人多少,

这就是害人的倒害自己。

陆大人又吩咐将头拿去,

拿在了钟鼓楼高挂示众。

劝你们世上人没学年七,

有严嵩害好人天理不容。

陆大人斩犯毕上殿交旨,

万岁爷龙心喜传下圣旨。

叫状元上殿来听朕加封,

跪金殿忙叩呼万岁三声。

胡世兰朕封你翰林学士,

你三人辩明冤万代留名。

高仲举受冤屈朕也加封,

名军佐贤良臣就管三军。

封于氏守贞节一品夫人,

封张氏二品人贤德夫人。

胡老爷张老爷各自加封,

加封你两个人状元之身。

叫陆柄你办事忠耿分明,

朕封你护国侯扶助朝廷。

邹应龙李春芳俱各加封,

有举子三百六俱各加封。

各官员受了封三呼万岁,

朝皇王九叩首谢主龙恩。

这才是行善的终有善报,

唯有那作恶的终有恶报。

那皇王出金殿臣子各散,

才见得读书人真正高贵。

到如今一家人身受荣华,

立牌坊挂门匾改换门庭。

却说:万岁爷退出金殿,在书房独坐,忽然见龙案上放着一本奏章。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海端奏本严嵩不守王法,欺君误国,共有三百六十条,条条有对证。皇王看罢大怒,又把此前杀了忠臣杨吉盛状元的本章看了一遍,才知严嵩果然有奸计。即传圣旨:“把严嵩的家眷抄尽杀绝,银子入库。各州府县官员、军民人等,倘有不守王法者也一律同罪。”皇王又想到:“后军督都徐范,因冤革职为民。”便传旨:“徐范官复原职,任上朝廷。”正是诗曰:君正民自安,听妖祸端来。

万岁爷真有道良君共晓,

满朝廷普天下共享太平。

胡世兰父子们俱各团圆,

并商议设酒席拜谢年兄。

请同年并众人各个来到,

论尊卑分左右满堂生辉。

于尚书坐上席满脸通红,

高仲举见岳父佯装不知。

于尚书忍着气好言遮盖,

到今日你也来我的家中。

前十年我受害你全不管,

胡世兰忙劝父和睦亲戚。

现有母生下我深受磨难,

万不可父子们绝义断恩。

酒席散诸官员各回各家,

到以后上金殿朝谢皇恩。

山丹文苑编辑部供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