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拟邀人员包括各个党派、各个民主团体的代表,共600多人。
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让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非常关心,亲自写信邀请她北上参加会议。
这个人,就是宋庆龄。
不过,宋庆龄的北上之旅并不顺利,她一开始甚至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不想去北京,直到毛主席、周总理第二次发出邀请,并派邓颖超亲自去上海做工作,宋庆龄才最终答应北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早在1949年1月19日,尚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周总理,就联名给宋庆龄发去一封电报,邀请她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电文写道:
这封电报经地下电台转送到了宋庆龄的手中,但不幸的是,这个秘密地下电台被发现了,牺牲了好几个人,连宋庆龄的助手廖梦醒也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
在这种情况下,宋庆龄为了安全考虑,就让廖梦醒立即转移到香港,自己仍然留在上海。
然后,宋庆龄给毛主席回了一封信,这样写道:
另外,宋庆龄还写了一封信,是给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刘少奇一起看的,这样写道:
可见,宋庆龄这次没有答应北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身体有病,需要在上海治疗,第二是上海当时还没有解放,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反动派所监视,在安全方面没有保障。
对于宋庆龄的这些理由,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也都非常理解,就没有再催促。
直到1949年6月,上海已经解放了,而且全国大部分地方也都得到了解放,毛主席、周总理就决定再次邀请宋庆龄北上,并请邓颖超亲自去上海迎接。
1949年6月19日,毛主席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亲笔信,这样写道:
另外,周总理也写了一封亲笔信,是这样写的:
当时,宋庆龄的助手廖梦醒已经从香港去了北京,这次就跟邓颖超一起去了上海,见到了宋庆龄。
廖梦醒先去见宋庆龄,跟她说明了来意,宋庆龄看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后,没有表示去还是不去,而是神情复杂地说了一句:
宋庆龄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因为她一生中的挚爱孙中山先生,就是在北平去世的,因此,宋庆龄视北平为伤心之地,从孙中山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北平。
不过,宋庆龄还是答应了见见邓颖超,在邓颖超的极力说服下,宋庆龄最终答应了北上。
可见,宋庆龄不想去北平,并不是对毛主席、周总理和共产党有什么看法,而是有着私人原因。
但是,宋庆龄的伟大也就在这里,当邓颖超向她说明北上的伟大历史意义时,宋庆龄也勇敢地放下了个人恩怨,毅然北上,共建大业,体现了一位革命家的宽广胸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