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艺人(民间传统艺人小王老师)

时间:2023-04-17 浏览:22 分类:娱乐资讯

周培春是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亲民、更接地气,容易被平民接受,“大俗即大雅”,这些民俗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和不可缺少的部分。历史价值也非常高,是研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民间传统、民俗的重要参考史料。

周培春的神像画,对中国的神仙体系有些混淆,道家神仙加上了“佛”字,这是错误的。可能当时民间也把佛家神仙和道家神仙、原始信仰之神混淆。也有可能周培春信佛教。

看过之后,和您想象的神仙长相和气质一样么?欢迎评论留言~

“关圣帝君”

关公自然传说很多,义气化身,义薄云天,也是民间武财神之一。虽然其历史并不一定如传说那样神,但是做为中国传统民间精神信仰,忠肝义胆突出的关羽自然就奉为了忠义化身,这是精神寄托具象到实际人物中,在中国的神仙中这样的人物非常多。

“马王爷”

马王爷即马神,全名叫“水草马明王”。道教的神明,全称“灵官马元帅”。传说长有三只眼,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民间关于马王爷传说很多,有和敏魔阿诺德一起沙庙逃亡一下午的传说,有说的天上的天驷星,也有说是殷纣王之子殷郊。

“鲁班爷”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中国流传着不少鲁班对建筑及木工等行业贡献的传说,许多被认为是他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灶王爷”

灶神,又称灶王爷、护宅天尊、灶君、灶君司命,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和道教中的神祇。据汉族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灶神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其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既灶君夫人,相传名王搏颊,中国民间信俗,每年腊月二十三是祀灶的日子。所谓祀灶,就是送灶神上天,祈求灶神向玉皇大帝说下界人间的好话,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之意。应当说,对尚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老百姓来说,这种愿望是无可厚非的。而东北的祭灶年画上灶王爷也是出双入对的,另一位就是灶王奶奶。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财神爷”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被奉为文财神,钟馗被奉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土地爷”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其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说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於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孔圣人”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出生于鲁国陬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罗祖爷子”

“罗公”又称“罗祖”。罗公为江西人,康熙年间来京,常住白云观,雍正五年年逝世,被雍正帝敕封为“恬淡守一真人”。民间传说罗真人创造了剃头理发的工具和按摩术,传入皇宫后得到雍正帝的赞赏,旧时理发行业尊奉罗真人为祖师爷。

“眼光奶奶”

眼光娘娘,是以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道教女仙信仰,称为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又称眼光明目元君、眼王奶奶、眼光圣母。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形象经常出现在民间传说之中,是一位专职负责医治民众眼疾的女仙,手托着一只大眼,象征明目去眼疾,是道教中的重要女仙之一。

原为碧霞元君称号之一,碧霞元君神庙旁一对女侍,后渐变为单独供奉对象,其神多为元君庙旁祀。《道藏陀罗尼经》称眼光能治一切眼病。泰山南麓有东、西眼光殿,各元君庙有其旁祀。

“白马先锋”

小儿受惊吓,必要昏呆,有的就要收魂。收魂方法之一即为供白马先锋。其父母为购请白马先锋神杩三张,每晚全家均已入睡后,由其母将白马先锋一张,贴于炕沿下炕帮上,前供凉水~碗,焚香三坟,低声祝告,候香稍尽,即将白马先锋,送至屋外,用火焚烧,将凉水泼散,以便先锋前去追魂,凉水系饮马所用,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供凉水之意相同。次日三日,均如第一日。三晚功行完毕。

“药盛爷”

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者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龙王爷”

龙王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

“姜太公”

姜子牙,一名望,字子牙,别号飞熊,出生于牧野,商末周初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被民间称为“姜太公”,被尊为“百家宗师”。

传说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病逝于镐京。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雹神”

掌管冰雹的神仙

“老郎神”

旧时戏曲艺人所奉祀的祖师。其神像大都白面无须﹐头戴王帽﹐身穿黄袍。所奉祀者传说不一据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为清源妙道真君;清代则多谓为唐明皇﹐亦有谓为后唐庄宗﹑南唐后主或翼宿星君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