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设计史》装帧设计
“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设计
“北京礼物”标志与识别系统
甲骨文表情包系列设计
甲骨文表情包系列设计
北京工美集团标志设计
甲骨文文创·绘图模版
甲骨文交互作品·甲骨宇宙
《中国汉字设计史》是一部从设计学的维度系统讲解中国汉字设计历史的专著。该书以汉字设计的发展脉络开篇,结合设计学、传播学和美学的宏观视角,通过研究与分析,挖掘潜藏于汉字艺术审美与信息传播功能背后的思维与方法。该书装帧设计的一大亮点在于,书名中的七个汉字分别以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宋体、黑体七种书体呈现,以表现汉字字体的发展历程,每个字又分列出其英文直译与汉语拼音写法,与书名的英文翻译形成对比,暗喻汉字作为意音文字的特性。
设计实用字库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每一套字库都包含六千多个汉字,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每个单字的呈现效果,还要考虑文字随机编排成段时的整体关系。1999年,我开始设计甲骨文字库,这是一套建立在固定几何网格上、具有现代设计美感的古文字字体,经过反复设计调整最终于2017年正式发布上线。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其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美感,也需要结合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等因素去分析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同样是汉字设计的重要分支,图形创意汉字设计需要平衡文字识别与艺术创意的关系,常应用于广告海报、影视包装、品牌标志等领域。作为图形创意元素的汉字,允许进行笔画增减、图形重构等设计处理,同时也要注意文字能否被正确识别。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知名品牌“北京礼物”的标志,就是将汉字“京”与英文“Beijing”进行重构而成的创意图形;北京工美集团的标志则是对汉字“美”的笔画进行了秩序化与装饰性的设计处理。
在新时代,面对更加高速、海量的信息传播与全新的沟通交互方式,如何传承汉字设计的文脉、探索创新设计方法是摆在当代设计师面前的新课题。
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前辈们在国内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字体设计教学体系,包括标准字体与美术字体的基础字体设计训练,以及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专业实践中的字体设计,直至今日仍然是不少院校主要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近年来,对于汉字设计的教学创新也出现了很多实验性探索,如以汉字为符号元素的纯艺术创作,以及与最新科技融合的实验创作等等。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第一,应加强对汉字设计史的理论学习。理论知识的欠缺会导致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枯竭与形式选择的混乱,出现不顾构字原理与汉字传承关系的随意变形等现象。创新不能以牺牲文化传承为代价。第二,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结合。站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要适当增加日常书法体验,并积极参与到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去。第三,要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忽视传统会使汉字设计失去文化的灵魂和创新的活力,汉字设计应基于传统,但又不能墨守成规,正如书画家董其昌所强调的“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第四,汉字设计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国际交流。在大力推广汉字文化的同时,也要从其他国家的文字设计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
我相信,未来的汉字设计会更加注重艺术形式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从基于社交网络传播的汉字表情包,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汉字定制设计与交互作品,再到应用视频音频、全息技术等科技手段的汉字艺术装置,科技的创新发展会为汉字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同时,未来的汉字设计可能会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播,重视与大众的交流互动,力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汉字的设计中来,这也为专业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来源: 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