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谎言36集电视剧简介(美丽的谎言连续剧36集)

时间:2023-04-17 浏览:37 分类:娱乐资讯

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在荧屏上存在感颇低的北宋皇帝,第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赵祯是一个话题感十足的帝王。从他个人而言,是历史上第一位死后被冠以“仁宗”庙号的君王。关于他的身世,民间也有“狸猫换太子”的戏说。在他的朝堂之上,名臣辈出。用大家的话说,都是些动不动就让后人背诵全文的文坛大佬。由此可见,作为君王,宋仁宗赵祯无愧于圣明仁厚之君的称号。

然而,他也与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一样,有着诸多的不得已。在家事与国事上,也从来没有一般人所想像的那般强势。关于这一点,也随着电视剧情的推进一步步展现在了眼前。下面,作者就参考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结合剧情中的一些细节,来聊一聊仁宗皇帝赵祯身处深宫内苑的那些事。

《清平乐》赵祯剧照

一、由“生母之问”看赵祯的成长

《清平乐》的第一集之中,便将赵祯身上的最大秘密“提前”公开。年纪尚幼的赵祯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生母并非大娘娘刘太后,而是一直在永定陵为先帝守陵的李顺容。顿时,一心想见生母的赵祯不顾一切的前往永定陵外试图与她相认。然而,却最终无法如愿。

没有戏说中的狸猫换太子,没有母子相认下的皆大欢喜。有的只是那一堵陵园围墙下无法相认的无奈。赵祯第一次模糊的知道,自己虽然是皇帝,却不能像平常百姓那样孝顺生母。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国家社稷。他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百姓的生活。

以上便是剧情中展现的内容。不过,在相关史料之中,细节上却有着一些出入。按照《宋史》之中的记载,赵祯在大娘娘刘太后死前,一直都不知道李宸妃是自己的生母这件事。

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嘿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

李宸妃剧照

那么究竟是谁在大娘娘刘太后死后将这个消息告诉赵祯的呢?《宋史》中的记载也很清楚,正是电视剧里的那位八大王赵元俨。同样,史书之中对这个过程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

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壮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

这里的燕王就是八大王赵元俨。与剧情不同的是,八大王赵元俨是在大娘娘刘太后死后才对赵祯言明此事。另外,关于李宸妃以皇后之礼厚葬的建议,根据宋史的记载,也的确是由吕夷简向大娘娘刘太后建议的。

所以,面对自己的生母,赵祯始终都未能见上一面。而在电视剧里的情节,虽然有所加工,但却很好的还原了这条主线。同时,也更好的还原了一个为了大局,对真相隐忍不言的赵祯的形象。

关于这一点,又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在剧情之中,晏殊在永定陵前的一番劝诫,便是最好的答案。

“官家若执意如此,群臣及百姓便都会认为官家年幼,还需继续读书增长见闻,方能托付天下重任·······”

大娘娘刘太后

即是劝告,亦是威胁。晏殊婉转而又一针见血的提醒赵祯,你虽然是皇帝,但此时的大宋天下,你的上面还有一位临朝称制的刘太后!为了朝局稳定,你需要冷静行事。

也正是这一番话,让赵祯第一次清醒的明白,皇帝,并不能真的为所欲为的。或许往日在深宫之内他有这样的认识。但是这一刻,这种意识才算是真正刻入他的灵魂深处。不过,我觉得在他的心中依旧有着一丝侥幸:眼下我虽然不能“为所欲为”,但是日后我亲政掌握了所有的权力,难道还不能接回生母吗?

而这一点,剧情的发展立刻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那就是梁记蜜饯铺子一家的“家破人亡”。

具体的情节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大致就是因为赵祯在宫内推行一种蜜饯果子,正是李宸妃当年从梁家铺子里学来的药材浸渍果子制作而成的。导致宫外的达官贵人纷纷效仿。随后让梁家铺子的原料因此成本大涨,最后导致梁家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而这个故事,史书上并未记载,想必是原创剧情。不过,这个情节却对赵祯日后克制欲望、严于律己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也进一步让他明白,即便他日后真正掌握了最高权利,也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因为,身为帝王的他,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便会让他人家破人亡。

令人“家破人亡”的蜜饯果子

在史书之中,也记载着大量赵祯严于律己,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事情。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这段文字想必大家都能看懂。大致就是说赵祯自己夜里饿的睡不着想吃羊肉汤。于是内侍们就很奇怪的问道:“这不就是官家下个旨的事情吗?”赵祯回答说:“曾经听说宫内只要说一次,宫外的人便以为这是定例,然后每天准备。我担心我一旦下旨要了,只怕日后外面的人每天都会准备,日子一长岂不浪费。”

由此看来,此刻的赵祯早已经懂得了权力的两面性,不忍因为自己一时兴起便大动干戈。作为地位至高无上的帝王,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二、帝王无家事下的无奈

赵祯面对自己的生母,有着太多的愧疚和遗憾。即便他真的对大娘娘刘太后有那么一丝恨意,最后却也不得不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澄清关于刘太后“毒杀”生母李宸妃的谣言。在剧情之中的他,为了朝堂安定,人心平和。也只能对所有人说,自己在大娘娘刘太后死前不知晓李宸妃之事。作为帝王的他,要压抑自己真正的内心欲望,无法给与生母李宸妃更多的补偿。而这,也为日后赵祯的家庭生活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清平乐》剧照

第一个悲剧,便是赵祯自己的婚姻生活。

作为中国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皇帝本人的一举一动,都与国家和朝堂的稳定息息相关。自然,皇帝本人的婚姻大事也由不得他自己做主。在赵祯亲政前,由大娘娘刘太后做主,为他迎娶了宋初将领郭崇的孙女郭氏为中宫皇后。而赵祯显然不满意这样的“政治婚姻”。但也只能默默抗争。

大婚之后,赵祯对待郭皇后一直十分冷淡。但郭皇后仗着有刘太后撑腰,严密监视赵祯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赵祯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显然,这样的婚姻对于二人来说都是煎熬。然而,迫于刘太后的威严,赵祯不得不选择默默接受。

而这种情形,在大娘娘刘太后薨逝后,似乎有了一丝改变。

其后尚美人、杨美人俱幸,数与后忿争。一日,尚氏于上前有侵后语,后不胜忿,批其颊,上自起救之,误批上颈,上大怒。入内都知阎文应因与上谋废后,且劝帝以爪痕示执政。上以示吕夷简,且告之故,夷简亦以前罢相怨后,乃曰:“古亦有之。”后遂废。诏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

郭皇后因为嫉妒,一时失手将赵祯的颈部挠伤,彻底激怒了赵祯。于是,一番操作之下,赵祯终于下了废后的决定。或许那一刻,赵祯的心中终于有了一丝解脱的欢愉之感。不过很快,这份虚无的欢愉就被现实击的粉碎。

郭皇后剧照

在小娘娘杨太妃和群臣的安排下,赵祯迎娶了他的第二位皇后,来自大宋将门曹氏家的女儿,曹皇后。而剧中,曹皇后名为曹丹姝。

同样的政治婚姻,同样的是所有人都满意,唯独赵祯不满意的婚姻。作为君王,赵祯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抗争。在大宋这样一个皇帝同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所谓

“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这样的话,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罢了。

所谓皇后,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自己的正妻,而是首先作为自己后宫的实际领导者,母仪天下。然后才是属于他个人的妻子角色。

皇帝自己的家事,从来都不仅仅是家事而已。

而清楚了这一点,赵祯虽然无法做出改变,但是他从来不会放弃抗争。他选择冷落曹皇后,宠爱其他的嫔妃。而皇后这个位置的真正含义,曹皇后却是早已知晓。面对赵祯对自己冷淡的态度,她并没有选择效仿自己的上一任郭皇后的做法。既然自己无法成为赵祯真正的妻子,那我就尽力为了官家扮演好这后宫皇后的角色。

夫妻之情,在这一对帝后之间,向来都是奢侈品。为了天下,为了朝堂,赵祯与曹氏二人,各自扮演好官家与皇后的角色。至于别的,天下不关心,朝堂也不关心,他们自己,也只能选择假装不关心。

曹丹姝与赵祯剧照

第二个悲剧,也从赵祯自己这一代开始,延续到了他的下一代身上。

没错,就是他的爱女,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之间的婚姻悲剧。

福康公主,是赵祯的长女,苗妃所生。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她的名字,然而在剧中,这位天之娇女却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名字——赵徽柔。

众所周知,赵祯因为各种原因,几个儿子先后早夭而久无子嗣。只有几个女儿顺利长大。作为长女,福康公主从小便得到父亲赵祯的百般疼爱。而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赵祯曾经生病的时候,福康公主便一直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得赵祯愈发珍爱她。

周、陈国大长公主,帝长女也。宝元二年,封福康。嘉祐二年,进封衮国。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福康公主剧照

虽然福康公主从小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孩,赵祯的掌上明珠。甚至一度为了她直接拒绝了辽国的联姻建议。但是,父亲对于她的个人幸福的直接干预,却最终毁了自己这位最为宠爱的女儿。而这个悲剧,源头还在于赵祯自己对于生母李宸妃的愧疚。

原来,赵祯有感于自己在生母李宸妃生前一直都未能尽孝的现实,一直在心中希望给与李宸妃本家更多的恩宠。于是,赵祯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在古代,与皇家结亲就是最好的恩赐。历来皇家也是通过联姻朝中的将领重臣,来显示皇家对于朝臣的恩宠。

于是,顺理成章的想法,便在赵祯的脑海中形成了。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嫁给自己亏欠颇多的母亲本家。如此一来,自己既能弥补当年未能尽孝的缺憾,也能成就一段亲上加亲的姻缘,岂不两全其美?

然而,赵祯的这番打算,看起来是逃脱出了自己“政治婚姻”的窠臼。但是却恰恰忽略了他最应该关注的那个人,那个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

梁怀吉与福康公主剧照

因为一段姻缘,即便所有人都觉得合适,也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同样觉得合适!

福康公主的未来的驸马,名叫李玮,是李宸妃弟弟李用和的次子。虽然李玮只比福康公主大了四岁。然而按照辈分,福康公主应该称呼他一声表叔。不过,古人差辈婚姻比比皆是,倒也不算违礼。

然而,事情却并不如赵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李玮虽然颇有才华,但是却性情木讷,且相貌丑陋,完全不符合福康公主心中完美的驸马人选。这样的婚姻,作为天之娇女的福康公主,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福康公主二十岁的时候,在所有人的祝福之下,与李玮开始了她噩梦一般的婚姻之旅。

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故择其兄子李玮使尚主。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附马都尉如初。······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李玮剧照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却写出了福康公主对于不满的婚姻生活的抗争。这其中闹得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福康公主深夜擅自闯入禁宫,向自己的父亲赵祯哭诉自己的婚姻不幸。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福康公主比自己的父亲赵祯要决绝的多。她不再选择忍耐。而关于她深夜闯宫的具体原因,自然就是福康公主与内侍梁怀吉二人对饮这件事情。大家可以去看剧情的发展或者查看相关资料,作者在这里不做展开。

其实,深夜闯宫这件事,在福康公主和赵祯二人看来,不过是女儿因为和夫君吵架,半夜要回娘家这样一件再简单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已。然而,却因为福康公主的身份,以及赵祯皇帝的身份而变得不那么简单。面对这样在朝臣们看来性质恶劣的事件,赵祯只能选择妥协。按照群臣的意思,对于同样是受害者的福康公主,自己的女儿作出处罚。一番计较之下,最终下旨降了福康公主的品秩。但也为女儿保全了梁怀吉的性命。

但是,福康公主与李玮二人婚姻的裂痕,再也无法弥补了。终于,二人还是走到了“和离”这一步。虽然最后福康公主又回到了李家,但与李玮早已是形同陌路。最后,福康公主精神恍惚,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这就是赵宋皇家的悲剧。

在大宋开封城皇宫那高高的宫墙围城之内,家事同国事一样,身为帝王的赵祯无法做主,曹皇后无法做主,福康公主无法做主,李玮无法做主。

福康公主剧照

借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一句文案:

母亲,不是母亲,是唯恐专权的外戚。兄弟,不是兄弟,是唯恐作乱的藩王······祖母,一个瞎老婆子,只能看着

甚至还要跟你的父王作对,跟朝臣作对,跟你作对。

充满着无奈,充满着不得已。而高高的宫墙围城之外的你我,却总按照自己的意愿,幻想着宫墙围城之内的种种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对宫墙围城内外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大不小的讽刺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