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最怕的一位中国人(美国人最佩服的三位中国人)

时间:2023-04-17 浏览:35 分类:娱乐资讯

“如果报效祖国的方式是种苹果的话,那么我很愿意。”

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其他人,正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功勋干将

钱学森

图源网络

1950年

,准备启程回到中国的钱学森遭到了美国的百般阻挠,美国海军次长

丹尼.金布尔

甚至扬其宁愿枪毙他,也不愿其离开美国,钱学森可是一个人能顶五个师的存在!

而对于钱学森执意回到中国也是直接讽刺地询问道:

“回到中国干嘛,种苹果吗”

听到丹尼金布尔的回答,钱学森只是淡淡一笑转而认真地回答道:

“如果报效祖国的方式是种苹果的话,那么我很愿意。”

图源网络

也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美国遭受到了

四年的监禁

,并且以各种所谓的“借口”阻挠其回到祖国的怀抱。

那么,钱学森最后又是如何回到中国?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钱学森在被监禁期间为了回国又做了哪些行动?为了让钱学森回到祖国,我国又付出了什么?

美方恶意针对 只为阻拦钱学森回国

1950年,是钱学森在美国深造的第十五个年头

,学识聪慧的他在

加州理工学院

享有很高的赞誉,甚至已经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并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的研制导弹的人才。

图源网络

在美国生活的钱学森可谓是名与利并驾齐驱,不过,

时刻想要报效祖国的钱学森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就在关注着祖国的动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凶猛”让钱学森明白,自己是时候报效祖国了。

1950年7月

,钱学森辞去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职位,并与妻子蒋英打包好了各种书籍以及资料,准备回到祖国,却在准备启程之际,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警告。

图源网络

美国移民局的通知很简单,言简意赅地告诉钱学森一家严禁离开美国,否则就要对其采取措施。

面对美国的“豪横”,钱学森明白不能够硬来,于是带着妻子蒋英再次返回到自己在美国的家中,然而美国并不罢休阻拦钱学森回到中国的行为。

开始对钱学森进行污蔑!

美国以钱学森想要向中国输送美国国家机密为理由,要对钱学森

实行监禁

图源网络

对于这般子虚乌有的事情,纵使钱学森辩驳,美国总是有理由回击钱学森,美国的目的很简单,

不希望这样的人才回到中国,不仅对美国不利,也不喜欢这样的人才属于他国

但钱学森并不服从美国的“管控”,他依然坚持回到中国,钱学森的执意必然触怒到了美国政府,于是便以空虚有的罪名非法监禁钱学森

十五天

1950年9月9日

,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关进监狱。

图源网络

为了坐实钱学森贩卖机密的事实,联邦调查局派人对钱学森家进行大面积的搜索和审查,然而一无所获。

若是如此,也便意味着美国十五天后将要无罪释放钱学森,这对美国来说才是最担心的事情。

而听闻美国非法拘禁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师生更是表示气愤至极,以

冯.卡门

为首的师生代表向社会募捐了

1.5万美金

的巨额保释钱学森的出狱。

纵使美国政府的行为遭到了社会抨击,却依旧不能抑制其阻拦钱学森回国的想法。

图源网络

出狱后的钱学森身体消瘦的明显,本以为可以逃脱美国的魔爪,不成想又

被告知以触犯《保密法》

为由,拒绝其申请回到中国的请求。

美国接二连三的阻挠让钱学森深知自己回国路充满了荆棘,甚至无从知晓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地回到祖国。

只是坚持的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峙着。

1951年1月

,美国移民局直接大胆地在钱学森家门口布下了监控人员,身在家中的钱学森也很明白美国这番此举的寓意到底是为何,以为从此便可打压钱学森的美国却

忽略了钱学森骨子里的韧性。

图源网络

三年的监禁时间,钱学森依旧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也开始习惯了家门口的监控人员,但这三年的监控并未磨灭钱学森想要回到中国的想法,甚至变得更加强烈起来。

甚至用三年的时间写下了

《工程控制论》

钱学森的韧性让美国很是震惊,以为断下其所有路,便可打压其回国想法的美国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很快,一场会议的前来,为钱学森回国创下了契机。

日内瓦会议

写下烟盒求救信 中美两国作“交易”

1954年4月

,为解决朝鲜以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中、苏、美、英、法在

日内瓦召开会议

原来除去钱学森一家之外,美国还扣押了其他不少在美留学的中国学子,其用下的理由基本不相上下,

皆是以泄露美国机密为由进行实时监控

针对中国学子在美国的遭遇,中国不少民众表示强烈抗议,并希望国家尽早将这些学子接送回国。

周总理

而当时率领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周总理非常明确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一定要带在美留学的学子回到中国去!

美国作为此次会议的出席代表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目的,而其目标也就在中国,这又是怎么回事?

中国扣押了十一名美国飞行员!

在会议即将开始之际,美国便派人秘密与周总理进行交谈,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只要中国愿意释放扣押的美国飞行员,自然是一切好商量。

图源网络

然而美国依旧不愿意在钱学森等中国学子的事情上让步,甚至含糊其辞地表示这

是他们不愿意回到中国去

面对美方代表

约翰逊

的据理力争,中方代表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含义。

1954年6月5日-6月21日,中美代表进行了三次交谈

周总理派出

王炳南

与约翰逊进行交谈,目的便是带走钱学森等中国学子,然而约翰逊开始以美国曾经制定的法律进行推脱。

王炳南

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之时确实颁发过一项法律,

法律的内容明确表示阻止在美国接受过火箭、导弹等武器设计的中国学子离开美国,若是违反,将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或者五年的有期徒刑。

约翰逊的回答自然是遭到王炳南的有力驳斥:

“立即停止扣留中国留学生,并且恢复其返回到中国的权力”

王炳南的坚定依旧未能得到美国的准确回复,双方的交谈再次进入停滞阶段。

图源网络

美国坚持阻拦中国学子的归国路,那与之相对的美国飞行员的回国路也变得遥遥无期,于是在日内瓦会议结束后,

中美两国决定进一步进行会议交谈

而为了彰显我国要带回中国学子的决心,我国已释放四名美国飞行员表示谈和的想法,面对中国的做法,美国自然很是欢迎,不过依旧表示是钱学森等人是自己不愿意回到中国去。

面对美国的“恶意狡辩”,中方自然是明白美国是有意为之,不过依旧未放弃营救中国学子回家的决心。

图源网络

1955年4月

,中国与美国进行大使级的会谈,此消息的放出自然是引得世界轰动,毕竟当时我国的实力与美国相比很是悬殊,这样两个国家举行大使级的会谈自然是吸引世界各国的目光。

而这边的钱学森也是觅得了一个能够放出求救信号的机会。

依旧受到美国监控的钱学森在家看到了报纸上熟悉的面孔,而身旁站着的领导人,让钱学森直觉自己有了发出求救信的希望。

陈叔通

那是一张国家领导人聚集的照片,而其身旁熟悉的面孔便是钱学森想要求救的对象---

陈叔通!

陈叔通是钱学森的太师父,若是自己向太师父发出援助信,自然地国家领导也便可得知自己此时的境遇。

由于美国设下的严防布控,所有的信件输出均得到监视,为了成功送去求救信,

钱学森打下草稿,并让妻子蒋英以左手抄写,以小朋友字体的模样写在烟草纸上,并传送给当时居住在比利时的蒋英妹妹蒋华。

钱学森与蒋英

希望通过蒋华的传送最后能够到达太师父陈叔通的手中。

果然夹杂在烟草纸中的求救信成功发送出去,信中的长篇大论诉尽了一位归国学子的无尽渴望,以及对美国恶意阻拦的控诉,告知自己几年间的遭遇,

愿望很简单,只是想回到祖国

很快,陈叔通收到了这封跨越千里的“烟盒信”,了解钱学森遭遇的陈叔通也很是气愤,直言一定要带其回到祖国来,并将信转交给了周总理等人。

也是这封信终是让钱学森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图源网络

1955年8月1日

,中美双方正式进行会谈,有备而来的中方代表做好了一切准备,美国的目的自然是想要中国释放扣押的十一名美国飞行员。

美国派出的依旧是约翰逊,双方上来的据理力争令交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面对中方要求美国恢复中国学子回到祖国的权力时,约翰逊依旧坚持是美国法律的不允许,加上中国学子并未要求自己要回到中国。

约翰逊的搪塞自然是遭到了中方的严厉反驳,而钱学森那封烟盒信也是派上了用场。

钱学森的求救信

“若是真如你所言,中国学子无意回到中国,那么为何五月还在发出求救信号,这又该怎么解释?”

王炳南的大声斥责让约翰逊表现得有些不自然,一方面是震惊于求救信的发出,一方面是自己谎言的败露。

没有办法的约翰逊只得向美国政府进行报告。

美国政府的回答也意味着钱学森终是有了回到祖国的希望。

1955年8月4日

,美国政府正式取消对于钱学森的监禁,并恢复其回到中国的权力。

图源网络

美国政府的回答也很是随意,表示钱学森至今提出的理论已经在世界散开来,并未留下所谓的机密式文件,自然也失去了价值,若是用其换回美国的十一个飞行员,也并未不值得。

对于钱学森来说,这场五年的归国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美国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钱学森提出的理论已经皆知之外,

更重要的是那十一个飞行员的价值。

那个年代若是想要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投入的人力、金钱皆是不可估量的存在,更何况这十一个均是在抗美援朝时,美国派出的得力干将,以一换十一,

在美国看来并不是个赔本的买卖。

图源网络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了回到祖国的邮轮

而面对记者提问的是否会回到美国的问题,钱学森义正言辞地表示:

“他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属于自己的导弹。”

鞠躬尽瘁 带领团队发射中国首枚导弹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并未停下探索中国导弹领域研发的脚步,并向毛主席等领导人保证,

一年时间研制出仿制导弹,四年自主研制导弹,八年之内两弹结合成功。

图源网络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丝毫不敢懈怠,恨不得想要将自己脑海里所有的导弹知识都能够一跃纸上。

为此,他熬夜写出了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并递交到毛主席手上,为了能够大力支持钱学森,钱学森要人,毛主席便派人,钱学森要地,毛主席便派人前去一同开地,大家明白,新中国能否树立下国家威严均在于导弹是否研发成功。

而钱学森并未辜负大家的期望

1960年9月12日,钱学森带领团队研发出的东风一号导弹正式组装完成并试弹成功。

图源网络

当浓烈的蘑菇云在天空中形成便意味着

中国在世界导弹领域上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

1962年3月21日

,东风二号导弹在加速过程中突然失去了动力,从上空中坠落而下,面对众人悲伤的气氛,钱学森宽慰大家道:

“没关系,不就是天上掉下了个东二,今天掉下来,我们明天就把它射上去。”

1964年10月16日,钱学森与科研人员的共同协作下,导弹全弹试车合建成,中国成功发射出专属于中国人民的第一颗原子弹

,而在此之前,由于科研人员长期的研制,导致大量人员出现了色弱等身体不适状况。

图源网络

纵使中国的国防力量越来越强大,但钱学森依旧觉得不够

,他一定要带领中国走向导弹的前列。

1966年10月,两弹合一投入实验,当蘑菇云再次响彻天空的那一刻,众人知道,中国真的做到了!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创造出了专属于我国在导弹领域的第一次!

图源网络

也是因此钱学森被称为我国航天之父,

正是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前进了至少二十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

评价道:

“钱学森在美国的成绩很好,但不足以令人折服,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才是真的了不起。”

以一己之力带动科研人员推动中国导弹事业前进二十年的钱学森可不就是了不起的人物!

2009年10月31日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临终前依旧不忘记自己对于国家的任务,拖着疲惫的身躯说下最后七个字“

中国的长远发展”

图源网络

纵使中国在导弹事业上一跃挤进导弹大国序列,将半生都奉献于导弹事业的钱学森时刻担忧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每日的操劳便是钱学森日常的工作样态,凡事的亲力亲为无不彰显着他对于中国导弹事业发展的关注,即使是临终时刻也不忘记对导弹事业发展的操劳。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从1935年毅然来到美国学习知识,到1950年毅然决定回到祖国效力,再后来被美国恶意监禁四年,最后成功回到祖国带领中国人民发射出自己的导弹。

钱学森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荆棘。

图源网络

不惧美国威胁、怀着对祖国的赤诚,写下了《工程控制论》,向毛主席许下八年两弹结合的承诺,带领科研人员成功发射专属于中国人民的导弹。

钱学森的伟大无法用言语尽数诉说。

难以想象当时身居美国的他到底经受着怎样的精神折磨,又是如何挺过五年之久,也许有人好奇既然美国已经留不住钱学森,为何不对其实行枪杀而是选择监禁?

美国是个移民大国

,不管是科技亦或是其他领域,促使美国强大的缘由,便是因其人才移民到美国的制度,若美国真的对钱学森实行了枪杀,也便断下了外国人才移居美国的想法,这般断下自己后路的操作,美国自然是不会做。

图源网络

而对于以十一名飞行员换下钱学森一人的行为,也许当时美国觉得是个划算的交易,但如今看来

,是美国低估了钱学森的能力

纵使我国以十一名飞行员的代价换回了钱学森一人,

但在毛主席看来,钱学森一人并非只能抵得上美国五个师的兵力,而是至少十个师!

也正是钱学森半生的付出,带领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子,成为了导弹装备齐全的大国,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

如今,我国在导弹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的前排序列,而如今的一切均离不开钱学森当初的毅然决然与各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国外的一切,但不能放弃我的祖国。”

钱老的义正言辞终是让大家看到了,而当年说着若是种苹果便可以效力祖国的有志青年也做到了,

由钱学森种下的苹果树正在中华大地上日渐茁壮的成长着,并且保护着亿万中国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