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最具争议的点在于,这篇报道把张桂梅校长比作“中国特蕾莎”。
特蕾莎是何许人?
维基百科这样介绍她,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西方媒体也多把她作为利他主义的代表鼓吹成一代圣人。
“中国特蕾莎”,拿带有宗教色彩的“西方圣人”来类比张桂梅,或是出于褒奖之意,不过合适吗?
许多网友就表达了不同意见。
有人说,“她有名字,她叫张桂梅。”“她不能是中国的张桂梅吗?”
还有网友说,“她就是个普通党员,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儿。”
诚然,特蕾莎修女是伟大的,但是拿其与张桂梅类比是不合适的。
有网友表示,
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今天,@共青团中央 也发声旗帜鲜明地指出,
张桂梅本人也多次在访谈中表示,华坪女高能办起来,与当年留在女高的6位党员的坚守密不可分。
办校之初,由于经费不足,学校一度面临师资不足等各种困难。张桂梅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我们有6个党员,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阵地都不会丢掉。
在6位党员的坚守下,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级中学筹建起来了。建校12年来,华坪女高一共送走1804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从最初的4.26%,升至今年的44.02%,综合上线率一直保持100%。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日报记者发现,
她从不为了哪路神仙而是为了人?民
此外,还有网友犀利地指出,
而张桂梅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都是在给贫困地区的女孩子们提供教育,让她们考上大学,摆脱早早嫁人生子的命运,成为主宰自己人生的强者。张桂梅坚信——女孩接受教育是改变三代人的。她想解决的是
张桂梅曾在采访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学生家访时,她发现一位母亲将自己上高三的女儿留在家里干农活,把上初中的儿子送去县城补习。
当时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毫不客气地质问那位母亲,“你脑子有病啊,你姑娘要高考的,你不送她补习,反而送儿子去补习?”
“他是儿子。”
那位母亲的一句回答,令张桂梅一时语塞。
后来,再回忆起这一幕,张桂梅说,再难,我觉得我办这个女高都是对的,就算把命搭上都应该的。
就这样,孑然一身,剑指传统、落后、蒙昧的观念,张桂梅就像是个行走在丽江大山里的侠客,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她。
耗尽青春和生命,张桂梅和她的同志们毕生的信仰和追求,就是打碎神仙上帝和封建习俗加诸在中国人身上的枷锁,托举起大山里无数女孩的人生。
来源 北京日报综合@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网友评论等
监制:张力
编辑:初心
流程编辑 吴越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