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哪些(著名娱乐主持人排行榜)

时间:2023-04-17 浏览:38 分类:娱乐资讯

今观主持圈谁主沉浮?各家名嘴均有其生存之道。

不置可否,主持人想要在业界博得一席之地,可谓是缘木求鱼,单凭专业的采编播控业务能力早已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这一点在中国综艺节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弥补优质主持人断层,实现“后浪”的激流勇进,不断升级的主持人选拔节目呼之欲出。前有央视传统品牌节目《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优中择精,后有《魅力新搭档》《闪亮新主播》《嗨到你红了》《哦!王者》《嘿!好样的》等节目填充主持人选秀范畴缺口。

名嘴层出不穷却难以独当一面扛大旗,

优质的中国综艺节目主持人正处于稀缺状态。而综艺节目主持圈马太效应和二八效应明显,资历深、作品多的各家卫视“一哥一姐”普遍观众认可并形成习惯性口碑青睐,而年轻的、转型的、只能作为主持群中一员参与节目的新生力量压力较大,想要晋升还需“千锤百炼”。

娱乐产业通过大多活跃在卫视和视频网站的综艺节目中,有自己代表作或作为主咖的作品等标准,结合目前中国综艺中有影响力的节目,综合综艺节目主持人代表作和业内认可水平,盘点出中国综艺节目主持人TOP100百佳榜,为正在苦于寻找优质、靠谱、综合能力较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综艺节目制作方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

注:排名不分先后

头部主持人年龄集中在30——40岁,新生主持难挑大梁

纵观演艺圈生态,无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对于新生演员而言,不仅上镜机会碾压众多前辈,就连90后演员片酬都是一跃居上冲击千万,新人辈出赶超“老戏骨”渐渐成为常态。

而反观主持界却是“老当益壮”,凭借多年综艺节目主持经验的各家“一哥一姐”,并没有因为众多新人主持的横空出世而失去市场,反而因中规中矩的节目影响力与稳定的口碑评价站稳脚步。

随着职场历练主持新人节目《嘿!好样的》播出,何炅、汪涵这对湖南卫视“台柱子”再度合体,共同指导考核1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持新生,一场特殊的“职场菜鸟成长记”正在湖南卫视晚间上演。

19位“逐梦飞行员”以试用员工的身份进入主持新生训练营,将在三个月内争取《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节目台前幕后的工作机会,最终诞生的湖南卫视主持“新人王”也将获得2019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首个主持席位。如今赛事已到“12进10”,残酷淘汰制再次开启。

从百佳榜中可以看出,其实活跃在荧屏前的综艺主持人并不少,但能够在时下有话题的综艺节目中担任主咖级别的主持人,依旧是观众熟悉的面孔:何炅、汪涵、华少、孟非、李响、李好等,甚至还有主业是演员的张国立。

“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似乎已经被那些活跃在一线的“知名主持人”所承包,而主持新人更多的是作为冰山一角,主持节目时“有一句没一句的”参与着节目录制。这些主持界新人若想要在综艺节目中晋级担任主咖,过关斩将的同时也要面对观众的挑剔和市场的认可。

为什么培养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如此之难?

第一,综艺节目主持人培养难度大,耗时长,转行率高。

之前谢娜的产后复出回归快本,一度成为当时综艺节目中最大的谈资和热搜。这位“四走四留”的“综艺一姐”,用13年的厚积薄发向观众和市场证明:非科班出身的“丫鬟专业户”也可以在主持界叱诧风云。

正所谓实践验真知,前有坚持,后有转行,业界也不乏有科班出身却转行从另业的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马思纯,不仅涉足电影电视剧双栖发展,更是凭借剧情片《七月与安生》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无独有偶,以左小青、孙骁骁、赵子琪、朱丹、文清、曹颖、胡可、迟帅、柳岩等为代表的早期综艺节目主持人,如今纷纷转行做演员,不知是有先见之明还是倍感压力而另寻新路。与其说那些没有达到一线综艺节目主持人位置的昔日名嘴败给了市场,不如说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而败给了时间。

第二,热门综艺主持风格固定,新人主持难以补位。

试想一下,没有了何炅的“快本”,没有了汪涵的“天天”,没有了马东的《奇葩说》以及没有了朱军的春节联欢晚会将会成什么样子。如果说在综艺节目的早期发展中是节目成就了主持人,那在如今新番网台综艺大爆发的时代,除去户外真人秀和个别网综节目没有传统意义的主持人之外,能在大多数纯综艺节目中担任主咖级别的主持人就变得极其重要。

王牌综艺节目主持人因节目影响力和自身业务能力,逐渐培养出观众缘,即使转战到其他节目中也是自带流量,更有甚者只要有这些主持人出现在节目中,就能吸引大量观众驻足。比如很多观众就在弹幕和留言中发言就是为了何炅去看《向往的生活》。

前辈打下的江山难以撼动,新人补位遭批也是在所难免。新人主持能力有限,既不能一位地模仿迎合,也不能和节目所需风格相差太大。

“快本”只有一档,谢娜也只有一个,前辈的主持风格越显眼越突出,对于后辈来说压力和难度也就越大。即使有新人主持参与到群口主持中,也只能算是“搭档”而不是“补位”,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人综艺主持的存在感。

第三,综艺头部节目集中在湖、苏、浙、东方卫视,二、三线主持人机会略少。

借助之前网娱观察所做的《综艺TOP100影响力排行榜》发现,大多数受欢迎的台综都集中在了湖南、江苏、浙江和东方卫视。而卫视自己家的“一哥一姐”一人主持多档节目也是常态,毕竟能让综艺节目的收视口碑呈现上乘,才是制作方在选择主持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强者更强,后来者难以居上。对于综艺产量较高且内容较优质的卫视来说,头部主持人力量强大,导致卫列居二三梯队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主持机会减少,主咖代表作就少,而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则选择在其他卫视去当“龙头”。

第四,非科班主持人“抢饭碗”,流量热度占据优势。

从郭德纲《欢乐喜剧人》到张国立《演员的诞生》再到王一博加入“天天兄弟”主持《天天向上》,非科班主持人参与到综艺主持人行列中主持节目已经不再是偶然。

这类明星嘉宾直接担任主持人的现象,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的收视兴趣、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却也着实是让职业主持人失去了用武之地。

越来越多“流量明星”空降主持队伍,些许珍贵的主持席位没有留给正牌军反而向这些明星递出了橄榄枝,这种情况也使得如今的综艺节目主持圈选变得“丰富”且“混乱”。

综艺节目内容形式大换水,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权威性逐渐被消解

从《中国有嘻哈》车澈导演串场主持开始,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棚内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就在逐渐被消解,节目已经不再需要主持人念台本去串联整个进程,靠着选手和导师的互动交流就足以撑的起节目的正常流转。

后来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用“全民制作人”概念替换了传统意义上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张艺兴和黄子韬也就顺势成为了这场偶像养成综艺的“串讲人”。《机器人争霸》、《这!就是铁甲》、《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同样采取了类似形式,棚内综艺节目主持人不再“站台”口播,已经不是司空见怪。

综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传统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一角色被消解的速度,而同时这也与综艺节目节目内容形式“大换水”有着直接关系。

随着《奔跑吧》《极限挑战》等户外真人秀的崛起,明星既作为嘉宾参与节目同时也担任其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任务主Q节目流程,偶尔和节目导演来个“贫嘴互动”得以达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种形式基本是户外综艺节目通用的制作手法了。而对于脱口秀和像《奇葩说》这样的室内群口谈话节目,则是更加消解了综艺节目主持人这种形式。

究竟是职业环境的艰难发展导致了综艺节目主持人需转型再谋生路,还是说综艺节目内容形式的更新换代,使得这种传统的主持形式不再被需要。从整个行业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头部主持人难以被补位,新晋主持人难以被选择,跨界主持人难以被定位。

每年从艺术类院校毕业的科班主持人队伍不算少数,每年想要通过艺考主持人专业进入名校的学生更是一年比一年多,而真正落实到岗位上的人员却和培养的人数成反比。正所谓院校能教出来的都是播音员,主持人不是教出来的,靠的是天赋和经验。院校培养重口播轻综艺,这种源头上的教学体系其实也有待改善。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一方面不想看到何炅等王牌主持人退居幕后,而另一方面如果何炅真的在花甲之年依旧主持快本,留给观众的可能更是些许的“心酸”。市场需要给新人机会,观众更需要给新人机会,而新人如何能在这武林群英会中能抓住机会,这就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圈抛给业界的重大课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