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11日,一个名为Philippe Kahn的企业家的企业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了他刚出生的女儿的第一张照片,并将这张照片用手机发送出去。虽然说把“数码相机+手机”的组合称之为拍照手机有失公允,
时间来到2009年,在第一代iPhone发售两年后,这款手机创下了一个划时代的纪录:
图片来源:Apple
为了更好地传递iPhone的摄影理念,让更多人能体验到手机摄影的乐趣,Apple在多年前就创办了Shot on iPhone摄影大赛。这项全球性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全球广大iPhone用户,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同行的关注。一时间,国内外手机摄影大赛频频出现,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些摄影大赛似乎有些“变味”。
抛开那些使用相机弄虚作假的参赛者不谈,从近年摄影大赛参赛选手的参赛作品几乎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外置镜头到辅助灯光,用手机拍大片的意味越来越刻意。
在宣传手机出色的拍照能力之余,让用户能在将目光聚焦到身边的即将流逝的传统文化身上,Apple与ifanr爱范儿一道,发起了名为“Shot on iPhone·街头拓印”影像征集活动,
既然此次影像征集的目的是“留下熟悉的街头回忆”,那为什么不使用专业相机拍摄?为什么一定要用iPhone?相信不少人也会有这样的疑惑。而在展前的分享活动上,多位参展的艺术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来源:ifanr爱范儿
这种情况在创作过程中其实非常常见。无论是临时起意的街头摄影还是相对固定的采访交流,
但用iPhone拍摄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在多年的发展后,手机已经成了“大爷”生活中的一部分,面对iPhone,“大爷”很快就放下了戒备心,镜头前的表现也更为自由。当然了,对鸟儿等动物来说,它们的生活当然没有iPhone。但和使用专业相机相比,手机不会触发动物对“猎枪”的恐惧,自然也能带来更好拍摄效果。
在自由摄影师Eric Zhang的分享中,手机摄影的另一个优点也被提及——使用iPhone可以降低拍摄的目的性,从而带来更多的创作机会。在过去的拍摄中,为了达成最完美的拍摄效果,摄影师往往会携带大量的拍摄器材。而这些拍摄器材需要专门的包、箱来装,因此拍摄也变成了一样需要事先规划、统筹的事情。
图片来源:ifanr爱范儿
但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并不会给我们提前规划的机会,那个无数摄影师追求的“决定性瞬间”,很有可能就藏在我们上班的路上、吃饭的餐厅外或取快递回家的路上。
此外,iPhone拍摄也为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后期制作空间,对于创作者来说,更大的后期空间可以显著降低前期拍摄的难度,在降低技术门槛的同时带来自由的创作角度。
比如在短片《鸟儿爷》中,创作者就大量使用了iPhone的电影模式。在传统的拍摄场景中,将焦点始终固定在飞翔的鸟儿身上难度非常高,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跟焦员也需要多次尝试。
手机摄影能为创作者带来更多创作的空间,这其实也是小雷认为手机摄影将成为未来主流摄影创作工具的最主要原因。无论照片还是视频,拍摄的行为本身就是创作者用手上工具表达自己情绪的手段。无论是利用整齐的建筑物外墙做反语言的艺术表达,还是午后回家路上随手拍摄的剪影,这背后蕴藏着创作者对美的追求。
而由iPhone掀起的手机摄影浪潮,给予了我们随心创作、表达的最好机会。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湿版摄影到胶片摄影,再到数字摄影,影像创作的技术门槛与金钱成本都在不断降低。而手机拍摄作为摄影发展史中最年轻的一员,也同样贯彻着将摄影门槛降低,让人人皆可创作的理念。
在传统认知中,客观记录与艺术创作本是冲突的两个阵营,但手机摄影的出现不但消除了两者的间隙和矛盾,更是将拍摄的机会带到每一个人手中。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