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家的银行卡最近被扣款一万多元,请你帮忙看看是不是遇到了网络诈骗。”
近日,杨女士焦急万分地赶到耿马自治县公安局四排山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经了解得知,杨女士今天购物付款时余额不足,到银行一查发现卡里一万多元“不翼而飞”。值班民警通过查看杨女士的扣款记录,发现近期有多笔扣款都是用于购买游戏装备,于是询问近期还有谁在使用这部手机。
据杨女士回忆,暑假期间,8岁的小儿子每天都会使用。民警迅速将“嫌疑人”锁定为这位“熊孩子”。
经进一步核实,“消失”的一万多元,确为杨女士的儿子用于购买游戏装备。了解具体情况后,民警立即与游戏公司客服进行电话沟通。
经过多次协调,反馈相关信息,鉴于该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在无大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通过申述并提供相关订单数据后,最终游戏公司向杨女士退款4000余元。
“警察同志,我家小孩最近一直在玩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刚才趁我不注意,他在线充值了两万元人民币在游戏账户里,这可怎么办?”
无独有偶,耿马自治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也接到了类似的求助类警情。
“您不要着急,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是可以申请退款的”,值班民警一句话,让男子的焦急情绪得到了缓解。
了解具体情况后,民警与游戏公司客服进行联系,并说明该名未成年人的消费情况,对方同意在十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退回充值钱款。求助男子紧握民警双手连连表示感谢,男孩此刻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以后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耿马公安提醒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如果属于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打赏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直播平台的客服。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打赏主播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提起本确认之诉的家长同时需要承担行为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不知情的举证责任。
如果孩子系成年人、用自己的钱充值游戏,则无法退还。如果是未成年孩子用你的手机充值,一般也不能追回,因为他在使用手机充值时是使用了手机密码和转账密码,这种情况下视为你默认授权同意。
如果是在网吧,充值游戏费用,则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申请追回充值款时,有可能追回。具体请联系律师,以便及时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服务。
[](ef76c66cb4 "点击查看大图")
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