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惨淡的兰新高铁_兰新高铁的尴尬

时间:2023-04-17 浏览:39 分类:娱乐资讯

不能提速不是线路工程决定的,而是高铁运行大风区的大风阻力决定的,大风带来的运行横向阻力之风险,目前还不能全部克服,大风区的200公里左右时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作为中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一的陆桥大通道,让西部新疆与甘肃两个省会城市对接的兰新线,似乎是倾斜了45度,是陆桥通道从兰州在向西部延伸。兰新线名义上挂着高铁,可全程达到(或高于)250时速的路段并不多,还有几处危险路段达不到时速200公里,特别是该线路要经过四大风区,这就决定了该线不能提速!

兰新高铁线穿越新疆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这四大戈壁风区总长462公里,占新疆段总长的65%。四大风区大风频发、风速极高,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的天气达200多天,最大速度达到60米/秒,相当于17级台风,这就可以想到,原兰新铁路线曾发生过的——吹翻列车的事故,新线高铁也在经过这四大危险路段,凭什么支撑高铁运行(安全)的抗风平衡呢?!

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制衡的道理可以推测,列车运行的安全并不怕相向上的阻力,而是怕垂直列车方向上的阻力。提速有可能让逆向风与横向风叠加组合,形成列车区域间段的旋风,产生垂直于地面的下压压力或上浮升力,这种浮力虽然不至于大于列车的重量,但带来了列车的重力不稳定,有可能招来列车运行时的刺激性振动(即强迫振动)。一旦这种振动遇到轨道拐弯,这就有可能引发翻车事故。降速无疑消除了逆向大风,让列车区域旋风没有了产生的条件…

兰新高铁要降低横向风阻,借鉴了原有的老兰新线经验,让沿线建有路基挡风墙、桥梁挡风屏、防风明洞等三类主要防风结构,这是减少列车横向阻力在普铁线上成功,在高铁上套用也得有过实践检验的过程,所以兰新高铁线投入使用不能选择高速度,只能先试选低速度(然后逐步增速)。

兰新新线路途遥远,近1800公里于2014建成,而这条铁路的早期规划是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当时的中国铁路网还没有时速350这个概念的普及,当时也没有国铁网八纵八横这个大格局,因此当时兰新新线的时速定位,最大值只能定位250公里的极限,正因为瓶颈路段处于抗大风的戈壁无人区,只能保持时速170公里左右的时速…

由此可以看到,国铁网后来350时速的八纵八横,并没有兰新线路的位置。也就是说,八横之一的陆桥通道西端,虽是兰新“高铁”,可国网高铁超越时速达300公里的线路里,没有兰新线的存在。正因为新的兰新线要穿越风控区,目前来说,还算不了当前国家高铁网中的一员!

思乡人 于2021/9/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