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盖地虎我是二百五下一句_天王盖地虎你是二百五下一句

时间:2023-04-17 浏览:40 分类:娱乐资讯

从小唱着“我要炸学校,天天不迟到”的那批80、90后长大后,可能都有着同样的疑惑

为啥这歌好像全国小孩儿都会唱?

在互联网还不算普及的年代连教材都还没做到全国一致顺口溜却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一马当先地在全国人民口中达成了高度统一要是顺口溜也有全国考试估计保底也是个全员六级的水平

无论天南地北顺口溜总是伴随着一茬接一茬的小孩儿茁壮成长没有顺口溜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下面就随着文字君一起回忆一下那些我们能脱口而出的顺口溜~

小学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学到的知识不记得多少玩伴间流传的暗号却熟记于心神奇的是

这些顺口溜可以完美匹配到任何场景

在跳大绳,扔沙包等一众课间活动中跳皮筋在节奏韵律上拔得了头筹

这种能从脚踝跳到脖子的活动对于各种顺口溜的适配性极高基本上相当于线下版的「节奏大师」只要腿能跟得上嘴里说啥都一样

下面这个神转折版本的跳皮筋歌谣听过没?

此外,还有各种拍手游戏根据不同的词娃们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有以拳击拳的

还有以掌击掌的

速度还要逐渐加快也不知道到底是想为难自己的手还是想为难自己的嘴

“小学鸡”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口嗨大多不抱有坏心眼只把互喷当游戏既喜欢抓住对方的弱点加以嘲讽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你有大头

也丝毫不介意拿自己开刀

对不起,没关系放个屁,臭死你

各个都拥有成年人并不具备的

良好心理素质

同时,还从毫无逻辑的顺口溜里悟出了一丝早熟的道理

在那个看电视里亲亲抱抱

都要被家长捂住眼睛的年龄谁能想到我们对男女关系最初的认识居然是通过顺口溜呢?

升入初高中后学习变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凡事也不能再用简单的「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来进行诠释真正的“科学道理”永远掌握在老师手中

秉承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念老师们上来就发出了顺口溜三连

后头再紧跟着一句“这是道送分题!都教了你们八百遍了!”简直能激起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此外顺口溜还承载着认字辨形的用途比如语文老师交给我们的

不要小看这些简短的顺口溜字里行间蕴含的都是

高度浓缩的知识精华

就算看到的试卷是这样的:

也能用这些张口就来的知识点速记找补回来点分数

当这批一打一蹦高的小豆包们终于变成了成年人以后顺口溜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学习和游戏 脱离了父母学校管控后第一个要释放的就是积攒了十八九年的恋爱欲望每天拿手机对人嘘寒问暖殊不知对方还养着一个鱼塘由此而生的

渣男渣女语录

都透着一股子套路感

这边躲过了渣男渣女的坎儿

那边又被社会人和精神小伙们的宏大气势

整得一脸蒙圈

穿着紧身裤摇花手的形象跃然纸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土到极致就是潮只要口号喊得溜,气势节奏全到手

紧盯着手机生怕错过热点的年轻人们也许都已经忘了顺口溜其实早已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些年街头摆摊的小贩用浑厚的嗓音唱出一句句生活之歌

卖头绳的小哥花式夸人顺口溜张口就来妥妥一个大型在线撩人现场

路过街边的二元店“”

两块钱,全场两块钱

”的魔音自动洗脑文字君甚至有些怀念老板娘跑路的那些年亲民的物价而搁到现在两块钱你啥也买不起

再说到酒桌文化老一派总喜欢拿感情说事劝酒词也是真的狠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

喝酒这项本意为放松的社交活动

生生给整成了玩儿命游戏

还好当代青年如今都养成了一杯即醉的良好习惯

对于从小接受语言文化熏陶的现代人来说顺口溜自带一种如同

古代吟诗作对

一般的志趣

往玄幻了说如果哪天不小心被雷劈中穿越了好歹还能靠着「

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

」之类的暗号彼此相认 如果没有穿越的契机人在他乡时不经意说出的顺口溜能有人默契地接上下半句也有种回到童年或回归组织的温馨

因此,顺口溜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千百年后,考古学家也能从顺口溜中对前人的生活窥一斑而知全豹

/某瓣顺口溜推广小组/

从被长辈叮嘱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前一口汤,苗条又健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到逐渐被玩坏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如嫂子」诸如此类顺口溜早已渗透在成长的每一步印记中成为我们最为独特的记忆

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不太正经的顺口溜究竟是通过何种渠道流传成全国统一版本的?仍然是世界第N大未解之谜

最令你印象深刻的顺口溜是什么?

来留言区聊聊吧!

- 字媒体日刊之《顺口溜之谜》-

策划丨点点冰

撰文丨溪岚

编辑&制图丨Terri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