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天,从颐和园回来,中途下了车,想到蓝靛厂看看。
这个故事在北京家喻户晓,传唱百年,更是传遍华北地区。因是言情小曲儿,
如今的蓝靛厂大拆大盖,高楼林立,古迹已不多了,清水河静静地流过,诉说着往日的沧桑。马路边的立马关帝庙破败不堪,但古朴依然,还是清朝时的样子,住满了外来人口。夹在商业区里的西顶娘娘庙,只有山门保持原状,古韵犹存,外地人开着杂货铺,其他殿堂全部翻新,亮得扎眼。
我去的时候,看到娘娘庙旁有几个六、七十岁的盲人坐着聊天。都是附近残疾人福利工厂的退休人员,在当地住了几十年。一个站着的老头透着精明,也很健谈。虽然看不见,他却能把大庙和商场的位置说的一点不差,东南西北的方位清清楚楚,丝毫不乱。
他说,你别看大庙周围盖了好些商场,可都不太景气,——
《探清水河》北京海淀区版歌词
说到《探清水河》的小曲儿,他说这小曲儿虽然有名,但蓝靛厂这地界可不能唱,出了大莲和小六儿是件丢人败兴的事,老人们很忌讳,不愿提。在过去,有人在这儿唱就得挨揍。
《探清水河》的唱词是这样的:
一更鼓里升,大莲在房中,心口窝里一个劲儿的直扑
腾。迈步来到自己的天心院,抬头看老天爷出了满天星。
大莲在院中,两眼泪盈盈…..二更鼓…三更鼓……六更鼓……
《探清水河》是演唱真人真事的言情小曲儿。据说当年小六家为了阻断小曲儿传播,出钱全包了唱本,但这首歌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歌楼妓馆,人人争相传唱。
正如在山西洪洞不能唱《玉堂春》一样,面对贪官污吏官官相护,戏里苏三有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极端唱词,唱了会伤害洪洞县人民的感情,所以洪洞一直禁演此剧。他说,《探清水河》传的很广,连外国都知道。”印度对华广播的片头曲用的就是北京海淀的《探清水河》!“
这时,他突然神秘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小六现在还活着!今年97了,就住在老街里。“惊诧中我自是不相信,从年龄上算也对不上。在民间小六儿的结局有好多种,有说与大莲双双投水自尽;有说他杀死欺侮过大莲的满军头领后被判发配新疆,晚年回乡;有说大莲死后小六终生未娶,孤老一生 …… 但这些都是民国年间的事了,老人的说法简直太过传奇!
一百年来,这首海淀民歌《探清水河》起起落落,禁而不止,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本身就是歌坛一个传奇。
北京民俗-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文/陈伟
投稿 / 认识民俗君,请加微信:beijingminsu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