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节哀顺变吗_可以说节哀顺变吗

时间:2023-04-17 浏览:42 分类:娱乐资讯

丧礼属于凶礼,凶礼的对象和范围包括灾祸、寇乱、盗匪、瘟疫、疾病、丧葬等,都是悲苦伤心事。在词汇意义上,“凶”是个会意字,本义是人掉到坑里出不来,《说文解字》解释为恶也。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人死总不是件好事,所以,为了死去的人能够安心上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更好地活着,在处理死人的过程中,总是会又许多忌讳和讲究,有情感层面的抒发,有认知层面的感受,有心里层面的安慰,也有身体层面的规避。丧事禁忌既涉及个体层面的道德、伦理、认知和审美,也涉及社会层面的秩序、安定、平稳和和谐。所以,在丧事活动中,禁忌不是可有可无的讲法和说教,而是应当遵守甚至必须遵守的规定和要求,任何参与丧事活动的人都应当慎重对待。

在言语方面,丧事禁忌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说死

讳言死字以及与死丧有关的字眼。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很简单,毕竟死亡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礼记--曲礼》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既有等级观念,又有对死字的避忌。平头老百姓虽无所谓,但讲究一些也显得庄重和孝道,所以,丧事活动中,在口语里,一般把人死称为过世、去世、下世、谢世、逝世、仙世等,或者说老了、走了、没了、去了、作古等,也有说享福去了、升天了、到那边去了等。总之一个原则,不管用什么字词,不说死字而又能让对方明白是死了,就对了。

2、不妄语

所谓妄语,是指说一些虚妄不实的言语。在古汉语中,“妄”解释为行不正也,诞也、诬也、罔也,《说文解字》解释为乱也。诞是指没有根据乱说,虚妄的意思;诬是指没有根据捏造根据乱说,欺诈的意思;罔是指有用没用胡说,没品的意思。或者是有影无影捕风捉影地瞎说,或者是有意无意以讹传讹地胡说,或者是有用没用无所顾忌的乱说等。佛家有四大戒律,即规范和约束弟子行为的四大基本条款,一是不杀生;二是不盗窃;三是不淫逸,四是不妄语。杀生、盗窃、淫逸皆邪恶之事,妄语与其并列,可见其意义非同凡事。语由心起,语妄即心妄,语不净即心不静也,如何立佛。妄语是一般做人应当忌讳的,也是丧事活动中特别忌讳的。不管是丧事主家人员还是吊丧人员,参加丧礼必须心怀正念,要使心境与丧事气氛相容,不乱想、不乱说、不乱评、不乱看,不夸人漂亮,不说人丑俗,不掌人面像,不议人形态。说话时尽可能低眼敛眉,轻声慢语,忌大声吆喝,忌惊奇惊诧,忌旁若无人地喧哗,忌吵闹责骂,忌呵斥诅怨等。

3、不歌吟

歌吟是指唱声、吟念、板白等,泛指娱乐活动,包括唱、念、吟、哼有旋律的歌曲和有节奏的调子等。丧事活动中,除神祗人员、佛祗人员、在主人员的唱念哀声以及丧服人员和哭丧人员的丧哭哀声以外,所有参与丧事的人员,不得歌吟。

丧事活动忌吹口哨、打响指等。

喇叭吹打等也不要吹演激越欢快的歌曲,应奏哀伤之乐,忌靡靡之音。

4、不道别

吊丧人员离开时,孝子或专门负责迎客的丧服人员应送出灵堂或家界。主家人员应当道谢,说一些感激感谢的话,吊丧人员应当说一些节哀顺变的话,但相互之间不能道别,不能说拜拜、再见、回见等。这种场合说再见肯定是不吉利的,因为再见意味着再见丧事,因而应当讳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