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还没修之前,可真是‘出门两腿泥,尘土满天飞’。现在这路平坦太多了,我们出门办事、去地里干活都方便太多了。共产党好、扶贫政策好,我们老百姓都很高兴。”2020年12月9日,看着眼前的路,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匣里村七组64岁的村民李老闷激动地说。
地处伏牛山、小秦岭山脉交汇处的匣里村,距灵宝市市区有50分钟的车程,全村318户1185人,属省级贫困村,2019年退出贫困村,退出前有建档立卡户120户43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6.8%。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前,村民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艰难。“村里汉子娶不上,外边的姑娘不嫁来”是该村的真实写照。2015年以前,全村仅一条宽2.5米长不足500米水泥路,要是遇上雨天,泥泞的道路令人下不去脚。
于是,扶贫工作开始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修路,而修路是个大工程,需要不少资金投入。资金问题成了一座山压在了驻村第一书记赵宝和村“两委”干部的头上。此时,赵宝想到了自己的“后盾”——他的单位黄河河务局。
终于,在黄河河务局的有力支持下,匣里村开始了艰难修路工程。经过240个日日夜夜,一条长1.6公里、宽4.5米的高等级水泥公路蜿蜒去匣里村的山路上,群众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通向村里的大路解决了,而村里的“村村通”的小路也得跟上。要修路,做通群众的工作是关键。村民康治山在得知自己刚盖的新房影响道路施工后,主动找说愿意无偿拆除自己的新房子。他说:“要想富,先修路,咱们村穷了这么久,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拖了大家的后腿。”就这样,一条条水泥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据统计,该村多方募集资金,累计募资600余万元,先后硬化了7条水泥路。
路是修好了,可如何让群众致富,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匣里村是黄河水库移民搬迁村,其中有四个组人均耕地不足0.5亩。群众多以红薯、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比较低。”据赵宝介绍,2016年起,村子开始发展花椒种植,到现在已经有600余亩花椒,目前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花椒进入了挂果期。不仅如此,该村还带领群众在老果园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亩苹果树。
66岁的村民赵纪生母亲常年慢性病,爱人颈椎不好,每个月治疗和医药费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现在好了,有了健康扶贫政策,基本上看病住院不花钱。”但是,不能老当贫困户,得脱贫,得摘下贫困户的帽子,赵纪生暗暗下了劲儿。他响应村里的号召,种下了10余亩的花椒和8亩的苹果,现在花椒已开始挂果,赵纪生说,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还成功组建“匣里村生猪养殖合作社”,有5户贫困户养殖能手参与其中,并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务工,有效带动了5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目前,该村集体经济已经初见成效,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8.6万元。赵宝说,目前村里正在积极规划一个养殖项目,该项目一旦建成,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五万元以上。
如今的匣里村在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一批水电路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继投用、农电网改造、通村主干道及10个组通组硬化道路综合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人畜安全饮水等项目遍地开花,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