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出狱前一天干嘛_出狱前的几天犯人都干啥

时间:2023-04-17 浏览:43 分类:娱乐资讯

对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来说,回归社会,走向新生当然是一件充满喜悦的事情,然而当回归已成事实时,他们又将怎样去面对崭新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是我在初入监的几年里从没有考虑过的。直到前些年监狱大调整时,我从前方监区调到后勤保障仓库改造碰见一名老狱友,才使我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这名狱友名叫张大明。在监狱,有许多服刑时间稍长一点的犯人都认识他,许多人或许不清楚他的名字,但只要一提“张无期”,大家就反应过来了。

哦,就是那个16岁被判无期徒刑送“成少”服刑,后又转监到我们监狱四监区改造的那个“张无期”啰。

张大明是宜宾人,不满16岁就犯下了弥天大罪,因未成年才保住一条命,被判无期徒刑。从入狱那年至今已整整坐了16多年牢。

这些年张大明在狱中辗转反侧,苦没少吃。那年我在一监区劳动车间碰见他时,我们已是二度相会了。记得当时我吃惊地叫住他:“张无期,你还没走啊!”

他无奈地苦笑一下说:“前几年你我都只晓得鬼混,不然我们都早走了,现在我是最后‘一买卖’,要好好挣一下啦!”

当时一监区正从事着监狱服装加工业务,犯人都开始学习制衣操作技术,我发现张大明学得特别认真,每天都一丝不苟地练习,在全车间近300犯人中,成为数一数二的车工高手,且每天都超额完成任务。

自己的活干完了,就争着帮别人干,产量、质量均属全监区第一。我很纳闷,这张无期前些年是个标准的“刺儿头”加“老油条”,现在怎么转性了。

于是,有次开玩笑地问他:“张无期,你是不是坐‘拱’了,打滚赖皮这么多年了,现在才来装心神,早点奔改造哪会这么累!”

张大明听了也不生气,笑着对我说:“强哥,是的,你我都坐了这么多年了,正因为我快满刑了,回顾这些年自己在改造中走过的路,才发现过去自己都太幼稚了。”

接着说道:“早些年对政府警官的教育与帮助,自己不当一回事,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还满不在乎地踩左踩右,混天度日。结果呢?在跟谁作对,谁又吃亏呢?还不是自己吗?不然早该满刑了。可是就算出去后又干什么呢?”

一阵叹息过后,他又开口道:“我们都与社会脱节这么多年了,如今外面日新月异,变化连外面的人都一时跟不上趟了,何况我们。你我也都是30好几的人了,难道还去违法乱纪吗?再说,你没见新闻里说的吗?现在大街上到处是‘110’巡逻队,到处都安装了监控探头,你想犯案都没有机会。”

他继续说道:“还有,这牢饭我都吃了10多年了,也确实吃腻了。所以,越是接近满刑了,我感到压力越大啊。这下好了,监狱成立了服装加工厂,听说外面机车工挺吃香的,我就想啊,自己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学好一门技能呢?万一出去后用得上,不就能解决生存问题吗?这样一想,就感到只有几个月了,时间紧迫呀,我能不抓紧点学习,把技术练扎实点吗?”

听了张大明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我忽然觉得他这两年霍然成熟了许多,也许是即将满刑的紧迫感加速了他成熟的因素吧。

晚上我躺在铺上翻来覆去地思考,想想自己从入监到现在也有10年多了,可是前几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除了混天度日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现在自己的刑期也越来越短了,是应该好好努力一下了。

更重要的是张大明说得对,不能不为出去后做准备呀。在当今这个法制健全和高速发展的社会,歪门邪道肯定是行不通了,只有练就一门硬技能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足,才可以凭自己的劳动付出,过上坦然而自足的日子。

从那以后,我也一头扎进积极改造的队伍,扎扎实实地学技术,勤勤恳恳地劳动,认认真真地改造。

由于观念转变了,原先是一摸到活就觉得累,现在是越干越有劲头,越学越发觉得自己欠缺太多,一下就感到时间太紧迫了,真为过去混天度日浪费那么多时光而心痛后悔。

过去的时间已没有办法追回,一切只能在今天加紧弥补。张大明由于在改造中表现突出,于去年4月份获得减刑的司法奖励,如期新生了。

临走他对我说:“强哥,你要好好干啊!早点出来,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成为同事呢。”

转眼张大明回归社会已经快二年了,前些天听警官说,张大明满刑后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就去了成都一家制衣总厂应聘,因技术过硬已被聘用了,头3个月月薪是4800元,以后根据自己的产量记件,只要每天正常上班劳动,一个月能拿到8000元。

听了这个消息,我很为张大明高兴,这下好了,“张无期”终于可以过上安稳幸福的好日子了。

我不得不佩服张大明的远见。他给狱内服刑的很多犯人做出了表率。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监狱环境的改善给了他一个契机,是监狱警官一直以来的挽救教育使他在即将满刑时幡然醒悟。

假设张大明还一直执迷不悟的话,说不定他还没出狱呢,又或者他回去后,因为生存问题不得不伸出罪恶之手,而再次成为大墙的“回头客”,那就难说了,因为世事难料嘛。路,是自己选择的,我想这句话没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