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强国梦_航空强国梦想的演讲

时间:2023-04-17 浏览:43 分类:娱乐资讯

是一双双磨破的鞋

他们用脚丈量祖国山河

做飞机翱翔的守护者

是一段段不断累积的里程

他们用情服务国内外用户

做航空工业沟通交流的纽带

万里征程,是成长的苦涩与欢喜

外场,对于航空工业洪都飞机设计所研发员吴佳华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今年5月,吴佳华接到赴客户外场保障飞机并授课的任务。

不曾涉足的工作,未曾到过的地方,这个青涩少年心头闪过一丝忐忑。

要独自面对的事情多了,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呢?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树与云,随着高铁一路狂奔,吴佳华鼓足勇气:航空人无所畏惧,一定要在外场闯出一片天地。

第一次到外场,工作不总是一帆风顺,却也没有想象的困难。快快适应新环境,快快提升能力,吴佳华比平常更下功夫。讲课前,他逐字逐句、一遍遍练习要讲的内容;外场飞行时,他仔细翻看外场保障的维修资料,观察飞机每一个细节,力争遇到故障时能更快做出是否影响飞行的判断,或者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半年的磨练,小伙子对外场的任务运筹帷幄、泰然自若。

有一回晚上10时多,他接到了飞机故障报告。为保证次日飞行,需要尽快更换隔板。幸好保障库房有同一图号的隔板,他不慌不忙换起零件。谁知中途横生枝节。任务进行到一半,他发现,这个隔板的版本号匹配不上。吴佳华当机立断,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对原隔板进行了改进加强。大家一直忙碌到凌晨2时,隔板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又一次,外场刺骨的风和清冷的月见证了他的成长。

从新手,到顶梁柱,速成的“新鲜血液”有很多。他们的成长构成了航空事业发展的滚滚车轮。

万里征程,用脚丈量祖国的山河

应客户需求,航空工业沈阳所刘华即将奔赴外场,开展服务保障。

踏着夜幕归家的刘华告诉妻子,他明日就要远行,且归期不定。

“真的要走?”妻子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没从厨房出来。桌上已经有两样菜了,她的身影更忙碌了。

丈夫去的地方有疫情。“路上接触的人会不会都戴口罩呢?”“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次又得到什么时候呢?”妻子翻着锅里的菜,心里全是不舍。

那晚,菜很多。妻子也唠叨了很多,但更多的话没有说出口,必谈的疫情消息也只字未提。作为航空家属,妻子不想让心爱的丈夫有太多后顾之忧。她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守护蓝天的战鹰,支持丈夫去祖国各地,追逐航空强国梦。

310天,超过大多数人一年的工作时间。310天,这是刘华一年驻守外场的时间。这位老党员,用千百个日夜在外场跟飞排故,竭尽全力保障装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

刘华的故事,只是沈阳所外场人员的一个缩影。

每次临近节假日,客户服务与技术保障部副部长宋浩伟总会在工作群里关心远在外场的兄弟姐妹:“回程的票都买了吗?”

“我是后天的航班。”“还没买票,要等最后的任务通知。”“这边还有工作,我就不回去了。”……

差旅平台上,奔赴外场的订单早已满满当当。

万里,只是他们飞行里程的计量单位。

万里征程,是逆向而行

时钟穿过2021年,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很严重。此刻,韩雪峰决定去远方,奔赴一个约定。

那是一个比天涯还远的远方。离家一万多公里,飞机要飞上24小时。再回来,得好几个月之后了。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你说,为什么非要逆向而行呢?

“因为我的责任和使命在那呀。”他笃定的语气不容置疑。

24小时不吃不喝。捂得严严实实的防护服让人喘不过来气,N95口罩勒得耳朵生疼,防护镜上蒙着水汽,视线模糊……这是韩雪峰的旅途。没有浪迹天涯、奔赴远方的诗意,支撑他一往无前的是此行过后,中国直升机的市场应用版图在世界地图上又多了一个点。

为了这个,吃点苦头又算什么呢。

今年42岁的韩雪峰,是航空工业哈飞客户服务中心的一个技术员。这次奔赴海外,是要帮用户选址、选拔飞行员和做好直升机交付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吃饭在入住的单间。他入乡随俗,和当地人一样,只吃两餐。中午开会,用户不吃饭,他也不吃饭。至于行,没有行。他的行动轨迹只有房间和工作现场。异国风情,风光旖旎,这些与他没关系,他也不怎么关心。

他比用户还勤奋。当地人下午3时下班,他5时下班,周末还在自己房间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时还要协调用户和他一起加班。

外表看起来,韩雪峰是一个每天元气满满的中国汉子。汉子也有他的柔软时刻。

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国没有中国节,中国节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驻地与国内有7小时的时差。韩雪峰结束一天的工作,父母妻儿正在梦乡中。他不忍打扰,可中秋节那天,他绷不住了。

微弱的网络信号只够支撑语音和文字,他和父母妻儿都通上了话。语言是平凡的,无非衣食住行。但“家书抵万金”,家人的牵挂就是最珍贵的精神安慰。

那天晚上,唯一的一块月饼放在枕边。那天晚上,他仿佛就在故乡,和家人在一起。

奋斗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韩雪峰终于提前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回来了。万里征程,画上逗号,但他的故事远未结束,航空人的外场故事还在继续。

世界屋脊,大漠孤烟,如春南海,北境之边,哪里有战鹰,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脚丈量山河、用心护卫家国,战鹰去翱翔,也把我们对祖国的爱和航空梦刻在蓝天之上。

航空人的万里征程

有“穷荒绝漠鸟不飞”的艰苦

更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昂

航空人在的地方

处处涌现勃勃生机

他们向着强军强国征程铿锵启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