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本回主要讲的是王夫人在宝玉婚姻的问题上做出了选择。这一回所说的几件事情就是她的选择依据。
一,宝玉的连环计
上回写了宝玉和黛玉闹别扭,原因是黛玉去宝玉那晴雯没给开门,可这事宝玉并不知道。但是真正的原因是黛玉没进去门,却看到宝钗从怡红院里出来,宝玉一直送到门口。黛玉哪能受得了这个,一气之下憋出了一首《葬花吟》。所以黛玉跟宝玉生气的根本原因在于宝钗。宝钗的出现让黛玉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宝玉虽然不知道黛玉这次因为什么生气,但他在向黛玉解释时还是抓住了关键问题,他知道黛玉与他生气的根源就在于宝钗。
宝玉在假山后头偷听了黛玉吟唱《葬花吟》,知道这次黛玉是真受伤了。怎么整?
宝玉真是个撩妹高手,瞬间就使出了一套连环计、组合拳。黛玉乖乖就范,俩人冰释前嫌。
宝玉先是欲擒故纵,跟黛玉说:“我就跟你说一句话,然后就撂开手。这一招成功的让黛玉停下脚步,听他说这句话。宝玉见第一目标达到,马上又来了个得寸进尺:“说两句听不?”黛玉抹头就走。宝玉一看黛玉不吃这套,赶紧说正事儿,来了个倒打一耙。他先扒短,说从小到大我对你如何如何好,然后话锋一转:“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弄的我有冤无处诉!”说着还滴下几滴眼泪来。 宝玉特意把宝钗称为外四路的,黛玉立马就舒服了。宝玉趁热打铁,开始装可怜,对黛玉说:“我有什么错处,你打我骂我批评我教育我我都接受。但是你总这么不理我,我都不知道自己犯啥事儿了,你总得让我死个明白啊!
黛玉问:“那我昨天晚上去你那你为什么不让丫鬟开门?”宝玉诅咒发誓地说真事儿我真不知道,那天就宝姐姐过来坐了一会,没看见你来啊!黛玉一看宝玉没有撒谎,知道不是宝玉的事儿,于是两人也就尽释前嫌了。
宝钗有事没事就到宝玉这坐着,而且一坐就到大半夜,以至于引起了晴雯的不满。说明宝钗也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婚姻。那么宝钗黛玉到底谁能赢得和宝玉的婚姻呢?这个决定权在家长,也就是要看王夫人如何选择。
二、薛蟠配药
宝玉黛玉和好后,一起来到王夫人屋里。王夫人见了黛玉,问道:“你最近吃的药效果怎么样?”黛玉说:“也就那么回事。”王夫人说:“天王补心丹这个药你可以试试。”宝玉说:“这些药都没用。妈,你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药到病除。”王夫人说:“什么药这么贵?”宝玉说:“这个方子里有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这些还都不算啥。那为君的药必须是古墓里头的珍珠。薛大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把这方子给他。他用了二三年时间,花了上千两的银子,才把这个药配成了。不信你问宝姐姐。”宝钗笑着说:“我不知道,你们别问我。”王夫人笑道:“宝丫头是好孩子,不撒谎。”宝玉说:“那意思我撒谎了呗!”一回身,见黛玉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
凤姐笑道:“宝兄弟没撒谎,这是真的。薛大哥和我要珍珠,说是配药。他还说是宝兄弟的方子,定要头上带过的珍珠,所以来和我要。我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
宝玉向黛玉说:“听见没,难道二姐姐也在撒谎?”朝着黛玉说,眼睛却飘着宝钗。宝玉这个举动让黛玉误会了,以为宝玉在说她。
通过薛蟠配药作者想说的是薛家比贾家有钱。宝玉说要三百六十两银子配药,王夫人觉得太贵了。而薛蟠配药却花了上千两银子。因此,此时的薛家在经济上比贾家强太多。这是王夫人权衡宝玉婚姻大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三、黛玉使小性
这时,贾母的丫头找宝玉和黛玉去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起身就走。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也不好太迁就黛玉,就说:“我今儿在太太这吃。”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你们吃你们的,由他去罢。”王夫人这是话里有话,好像是在说由着宝玉去吧,其实是在说黛玉。宝钗却假装听不懂,对宝玉笑道:“你赶紧去追,林姑娘心里打不自在呢。”宝玉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吃过饭,宝玉记挂着林黛玉,急急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吃个饭怎么着急忙慌的。”宝钗笑道:“他着急去见瞧林妹妹。”
在王夫人面前,黛玉与宝钗的表现截然不同。黛玉表现得随性,而宝钗在表现善解人意的同时,不忘在王夫人面前把黛玉的任性强调一遍。二人给王夫人留下什么印象可想而知。所以宝钗和黛玉的性格也是决定王夫人取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记的什么账
宝玉出来往西院来。走到凤姐儿院门前,凤姐见宝玉来了,笑道:“你来的正好,帮我记个账。”宝玉只得进来。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帮凤姐记下。
然后便来至贾母这边。
这段凤姐让宝玉记的账到底是什么呢?端午节就要到了,王夫人要进宫见元春。凤姐这是在为王夫人准备送元春的端午节礼物。王夫人进宫见元春为的是宝玉的婚姻问题。王夫人倾向于薛宝钗,但是贾母坚定地支持宝玉和黛玉。王夫人不敢忤逆贾母,因此她要借元春之口提出让宝玉娶宝钗。
五、林怼怼
前面宝玉对黛玉说:“我没撒谎”,眼睛却瞟着宝钗。他的意思是说宝钗在撒谎。可是黛玉却误会了,以为宝钗在说她。所以她也没等宝玉,自己到贾母那边吃饭去了。在平时,都是俩人一起去贾母那边吃饭。这会黛玉把宝玉撂下了,宝玉也是要面子的人,所以干脆在王夫人这吃。宝钗劝宝玉:“林妹妹生气了,赶紧陪陪她,劝劝她。”这话其实是说给王夫人听的。看,黛玉经常这样使小性,宝玉总是要迁就她。这正是王夫人最担心和厌恶的。宝玉为了面子,不仅没去劝黛玉,而且还很豪横地说了句:“理她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其实黛玉并没有真走,这话被黛玉听到了。
宝玉的豪横连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坚持住,吃了饭,着急忙慌地赶紧找黛玉去了。这些情况王夫人都看在眼里。
宝玉到了黛玉这,听黛玉对小丫鬟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宝玉马上就蒙圈了。
宝钗也担心宝玉在黛玉这吃瘪,所以也赶过来想帮宝玉解释解释。黛玉根本就不惯包,怼完宝玉怼宝钗。宝玉一看,越帮越忙,赶紧对宝钗说:“老太太打麻将三缺一,你赶紧过去。”宝钗气的:“我过来是为了打麻将嗷?”宝钗过来是担心宝玉。唉!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
黛玉也看出来宝钗过来的意图了,所以对宝玉说:“你赶紧过去吧,担心这里有老虎吃了你。”都是兰心蕙质,都不是省油的灯。
六、宝玉的圈子
宝玉从黛玉那出来,焙茗说:“冯大爷家请。”宝玉便命人备马,只带着四个小厮去了。
到了冯紫英家,见薛蟠已在,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和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大家见过,然后吃茶、喝酒、唱曲儿一条龙。
席间宝玉出去解手,蒋玉菡跟了出来。二人站在廊檐下,惺惺相惜,互赠信物。宝玉将一个玉玦扇坠赠与蒋玉菡。蒋玉菡回赠了一条北静王所赠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大红汗巾(裤腰带)。宝玉又把自己的汗巾解下递给蒋玉菡。
酒宴至晚方散。宝玉回至园中,袭人见扇子上的坠儿没了,睡觉时见腰里的大红汗巾子,袭人明白了个大概,就说:“你有了好的系裤子,把我那条还我吧。”宝玉这才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不该给人,心里后悔,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于是趁夜间袭人睡着时,把那条红汗巾给袭人系上。(此处伏八十回后袭人嫁蒋玉菡)
这段文字原文很长,其实就是写一件事,宝玉的社交圈子。写宝玉的社交圈子的目的就是体现宝玉坚决不走仕途经济的决心。如果要是想走仕途经济,那他就会按贾政说的多和贾雨村之类的官场人物交往。可是宝玉对那些封建读书人无比的厌恶。所以这是他和这个封建家庭也是他和他父亲贾政之间的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屡次被赵姨娘贾环利用来打击陷害宝玉。这又涉及到贾环和宝玉之间的矛盾(嫡庶之争)。后面第三十三回,贾环就利用宝玉和贾政之间的矛盾陷害宝玉,差一点把宝玉害死。本段写宝玉的社交圈子就是为后面那些矛盾爆发所留下的伏笔。
七、元春指婚
第二天,袭人回宝玉说:“昨儿贵妃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所有人都有礼物,只有宝钗的礼物同宝玉的一样。
元春以端午节赠礼的形式,表达了对宝玉婚姻的态度,支持金玉。元春为什么支持宝钗而非黛玉呢?元春的赐礼反映的是王夫人的态度。由元春表达出来,是为了让贾母没有反对的余地。不明着下谕旨,是为了顾及贾母的面子,不能让矛盾太激化。这其实就是王夫人与贾母之间的矛盾。贾母明显是想成全宝玉与黛玉,但王夫人是不认可的。
本回写了黛玉的健康情况(吃药),写黛玉的行为举止(使小性),写薛蟠配药(薛家有钱)等情况。这些情况就是影响王夫人对宝玉婚姻态度的决定因素。从这几方面考虑,王夫人决定了与薛家联姻让宝玉娶宝钗。因此王夫人在端午节之际,借着进宫送礼的机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元春,让元春为宝玉和宝钗指婚。这就是宝玉和宝钗礼物一样的原因。
八、金玉论
因为礼物之事,黛玉把昨天与宝玉闹别扭的事放下了,因为元春赐礼这件事才真正让她头疼。宝玉拿出元春赐给自己的礼物让黛玉挑,黛玉跟宝玉说:我没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黛玉这不仅是抱怨,她还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这份礼物与金玉之说的关系,这引起了宝玉的心动疑猜,宝玉也开始怀疑这礼物是受金玉之说的影响。因为薛姨妈曾向王夫人提过: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遇到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其实就是在委婉地向王夫人传递想把宝钗嫁给宝玉的想法。王夫人也接受这个想法,也才有元春赐礼之事。
本段说,宝钗因为这个金玉论,总远着宝玉。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真实情况是宝钗总是到宝玉屋里坐着,有时坐到大半夜,并因此引起了晴雯的不满。元春赐礼后,她却戴着元春赐的红麝串到处招摇,并且成功地吸引了宝玉的注意力。
所以这个金玉论应该就是王夫人与薛姨妈联手炮制的,目的就是要为贾府与薛家联姻造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