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文化程度是不是很低_王一博文化素养

时间:2023-04-18 浏览:41 分类:娱乐资讯

2019年对王一博来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出道第五年终于凭借影视剧《陈情令》中的精彩表现突破了自己的事业瓶颈。在兼顾影视、综艺、偶像团体的同时,还以新人赛车手的身份拿下了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D组冠军。这个22岁的年轻人正在娱乐圈刮起一阵属于自己的风暴。

屡因错别字被嘲讽

王一博是一个真正的正能量偶像,在业务能力上谦虚认真,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在舞台之外他更是洁身自好,杜绝任何绯闻,丑闻更是从来没听说过。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却屡屡因为错别字被黑粉抓到“把柄”。

第一次是因为在一次《陈情令》的直播宣传活动中,将“到此一游”的“游”写错了,也正是从这里开始,黑粉开始对王一博的遣词造句和写字上格外关注。

9月10日,王一博的一条微博又被黑粉抓到“把柄”。在博文中,王一博将湖南称作“一座城市”,被认为是搭配不当,指责王一博连初中的中文语法都没学利索。

三天之前,王一博一张签写自己名字的图片又被po到网上。在这张宣纸上,王一博把自己名字中的“博”少写了一横。这波嘲讽比前两次更加猛烈,王一博直接被冠上了“小学文化”、“学渣”等标签。

敦煌博物馆认定王一博是文化传人

说来也有趣,就是在“写错名字”事件后的第二天,网络上就传出了敦煌博物馆为王一博特意定制了两部滑板。这两部滑板的板身图案结合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是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的完美结合。恰巧王一博也是滑板高手,除了有宝马赠英雄的寓意,也带着希望王一博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寄愿。

敦煌博物馆这个举动确实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此前还没有官方博物馆向青年艺人赠送定制礼物的现象发生。可见敦煌博物馆对王一博非常有信心,认为他具备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当年这也刺激到了不少黑粉,他们认为以王一博的文化水平,不配得到这样的待遇。

没文化的是谁?

所以到底是敦煌博物馆乱搞,还是黑粉拿着错别字的鸡毛当令箭呢?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当然是王一博到底有没有与之匹配的文化程度,千狐认为光用错别字来评判王一博的文化程度是十分不合理的。

高超的韩语、英语能力

王一博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小康家庭,他确实没读完初中,在14岁时就因为舞蹈比赛里表现突出被当时求贤若渴的乐华签下当练习生。以此为起点,他先后在美国和韩国辗转,度过了艰苦的三年练习生时光。

学习业务之前,王一博首先要克服的便是语言障碍。教舞老师对王一博并不友好,王一博常常挨骂。他也下定决心练好歌舞的同时,也要完完全全听懂这些外国人到底在说什么。白天练舞、晚上练外语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几年下来,他已经有一口流利的英语、韩语。

在一期《天天向上》节目里,有一个环节要求每位主持人和嘉宾介绍一本自己正在读的书,王一博推荐的这一本生物类的书籍把每个人都看呆了,因为这本书是全英文著作,没有一定英文能力根本无法阅读。事实上即使王一博不当艺人,靠他的外语能力,也能一生衣食无忧。

超强的学习能力

粉丝们之所以把王一博当宝藏男孩,当然是因为他才艺众多。除了歌舞、演戏、主持这些最基础的才能,以及摩托车、滑板这两样玩出成就的爱好。他还会小提琴、架子鼓、手风琴等乐器,而且还都是只要有要求,就能拎出来表演的水平。

这也充分可以看出王一博的学习能力到底有多强,学过乐器的都知道,想要入门必须得有对乐理的理解能力。小提琴乐谱是五线谱,手风琴乐谱有简谱,有左手谱。能把这些谱都读明白又分清楚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没文化的人能做到的。

热衷宣扬国粹

王一博除了是流行文化的行家,对传统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2016年他就借着《天天向上》节目企划的东风,向京剧名家裘继戎讨教京剧。而且他还真不是为了节目效果随便玩玩,一年之后,他再度在《天天向上》节目里表演了耍花枪。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学习能力,想必也是敦煌博物馆看中王一博是文化传人的重要一点。

所以给王一博冠上“文化低”的标签是十分荒谬的,他只不过知识构成和我们常见的高中生、大学生不一样罢了,甚至可以说他的综合素质不是一般大学生能匹敌的。这样的王一博,担当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再合适不过了。

我是号·大千狐,用最有质感的影评带你体验电影的乐趣。原创不易,请勿搬运!

发表评论